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小强

作品数:464 被引量:472H指数:11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7篇专利
  • 200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4篇理学
  • 57篇化学工程
  • 15篇医药卫生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文化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7篇分子
  • 48篇化合物
  • 45篇超分子
  • 42篇催化
  • 40篇荧光
  • 40篇手性
  • 34篇甲基
  • 33篇苯基
  • 28篇催化剂
  • 26篇石墨
  • 25篇衍生物
  • 23篇核磁
  • 22篇树脂
  • 21篇氮杂双环
  • 20篇硝基
  • 20篇辛烷
  • 18篇石墨烯
  • 18篇离子
  • 18篇纳米
  • 18篇金属

机构

  • 336篇常州大学
  • 79篇江苏工业学院
  • 39篇南京大学
  • 29篇江苏石油化工...
  • 22篇南京理工大学
  • 8篇常州工程职业...
  • 7篇南昌大学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常州方圆制药...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 1篇江苏化工学院
  • 1篇国立中山大学

作者

  • 463篇孙小强
  • 201篇李正义
  • 103篇席海涛
  • 85篇孟启
  • 63篇姜艳
  • 58篇殷乐
  • 40篇汪信
  • 40篇何光裕
  • 35篇陈海群
  • 29篇杨扬
  • 19篇陈亮
  • 16篇何明阳
  • 13篇陈新
  • 13篇靳琳琳
  • 13篇马鸿钊
  • 13篇尹芳华
  • 12篇张秀芹
  • 12篇李丹
  • 11篇石嵩
  • 11篇纪俊玲

传媒

  • 30篇合成化学
  • 19篇化学试剂
  • 16篇有机化学
  • 14篇化学通报
  • 9篇江苏工业学院...
  • 9篇常州大学学报...
  • 7篇精细化工
  • 6篇应用化学
  • 5篇精细石油化工
  • 5篇化学研究与应...
  • 5篇江苏石油化工...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无机化学学报
  • 4篇分析测试学报
  • 4篇化工进展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广州化工
  • 3篇江苏工业学院...
  • 3篇第四届全国分...

年份

  • 31篇2023
  • 26篇2022
  • 21篇2021
  • 18篇2020
  • 27篇2019
  • 17篇2018
  • 17篇2017
  • 12篇2016
  • 25篇2015
  • 22篇2014
  • 37篇2013
  • 23篇2012
  • 29篇2011
  • 32篇2010
  • 20篇2009
  • 9篇2008
  • 17篇2007
  • 13篇2006
  • 17篇2005
  • 11篇2004
4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氧杂螺环桥连TPE的固体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一种氧杂螺环桥连TPE的固体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其合成路线由三苯基溴基乙烯出发,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季戊四醇氧杂螺环衍生物,其两端的TPE基团为该分子提供了荧光基团,氧杂螺环则提供了钢性骨架,将TPE基团桥连起来,该...
魏小艳肖唐鑫李正义孙小强
文献传递
一种液氮超低温液体输送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氮超低温液体输送装置,包括液氮瓶和瓶塞,氮气进入金属管和液氮排出金属管穿过瓶塞进入液氮瓶内腔,在两金属管之间设有压杆固定压在瓶塞上表面,在瓶塞与金属管之间设置耐低温隔热层。本发明可承受-196℃以下的超...
杨扬杜晓刚尹芳华孙小强
文献传递
多胺型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悬浮聚合方法,以丙烯酸和苯乙烯为共聚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甲苯和环己烷为混合致孔剂,引入多胺基团,合成了一系列多胺型螯合树脂。研究了共聚单体比例、致孔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多胺基团结构以及吸附条件对树脂螯合金属镍离子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n(AA):n(St)=2.17、交联剂用量(占共聚单位质量)15%、致孔剂用量(占共聚单位质量)50%的条件下合成的树脂外观规整。以二乙烯三胺为螯合基团,在pH=5时,树脂吸附Ni2+的性能最佳,吸附容量达37.7mg/g,优于目前的离子交换树脂。
汤红仙金加洪陈强张秀芹孙小强
关键词:螯合树脂
水介质中二甲基姜黄素脂质体对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二甲基姜黄素(ASC-J9)脂质体,其粒径分布均匀且在水中的分散效果好,平均粒径为145. 7 nm,分散系数为0. 361。将ASC-J9脂质体作为水溶性的荧光探针,通过荧光猝灭法可选择性识别Fe^(3+)、Fe^(2+)及Cu^(2+)。经过条件筛选得到最佳荧光测试条件为:ASC-J9脂质体浓度为5. 0×10^(-5)mol/L,平衡时间5 min,测试温度25℃。由Job's曲线和荧光滴定结果判断该探针与Fe^(3+)和Cu^(2+)的络合比均为1∶1,与Fe~^(2+)的络合比为2∶1; Stern-Volmer方程判断该荧光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分别为KFe(Ⅲ)=9. 63×10~4L/mol,KFe(Ⅱ)=3. 65×10~5L/mol,KCu(Ⅱ)=2. 32×10~5L/mol;该识别体系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对Fe^(3+)、Fe^(2+)、Cu^(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 0×10^(-7)~3. 0×10^(-5)、5. 0×10^(-7)~1. 75×10^(-5)、5. 0×10^(-7)~2. 5×10^(-5)mol/L,检出限分别为6. 41×10^(-7)、3. 28×10^(-7)、5. 08×10^(-7)mol/L。
李正义邵丹迪殷乐肖唐鑫孙小强
关键词:脂质体金属离子
一种微波密闭反应器中的除水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微波密闭反应器中反应的除水方法,涉及一种在微波密闭反应器中利用吸附装置中的吸附剂来除水的方法。本发明装置是在微波反应试管内上端插入一个直经比微波试管内经略小的玻璃网兜,在玻璃网兜内加入可以吸附水的3A分...
杨扬殷乐张国君尹芳华孙小强
文献传递
双冠醚研究(Ⅳ)——Schiff碱型和仲胺型双-(苯并15冠-5)对碱金属苦味酸盐的萃取行为
1988年
仲胺型双冠醚与四苯硼酸碱金属盐在丙酮溶液中。25℃下的电导说明它们与Na^(+)可能形成1:1络合物(冠醚单元:金属离子),而与K^(+)、Rb^(+)、Cs^(+)离子则形成2:1络合物。用Schlff碱型和仲胺型双-(苯并15-冠-5)在水-氯仿体系中进行萃取,测量了分配比D和萃取平衡常数K_(7),发现后者的K_(7)值均大于前者。双冠醚F_(a)对K^(+)的萃取能力最强,选择性最佳。
王德枌王登进都恒华孙小强胡宏纹
关键词:电导法
一种分析双吲哚类化合物光学异构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析四氢吲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首次实现对四氢吲哚类化合物的手性分析测定。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析双吲哚类化合物光学异构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析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孙小强靳琳琳李正义钱纪生陈亮
文献传递
从核磁共振氢谱计算重质油中烃族组成
<正>重质油是原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炼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其含量约占原油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由于其特殊性(沸点高、粘度大、组成复杂),一般分析方法很难满足其快速和实用的要求。因此,后继工艺操作往往存在...
杨扬张鸿斌刘兵陈建海孙小强顾志杰
文献传递
新型香豆素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三聚氰胺的识别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合成了一系列基于香豆素的新荧光探针化合物,荧光性质测定表明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的香豆素荧光探针对三聚氰胺具有识别作用,检测限为5.0×10-11mol/L.
熊敏秋席海涛付永胜孙小强
关键词:香豆素荧光探针三聚氰胺
6,12-二苯基二苯并[b,f][1,5]二氮杂环辛四烯的手性制备及构型确定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绝对构型的方法。一种6,12-二苯基二苯并[b,f][1,5]二氮杂环辛四烯的手性制备及构型确定,步骤为:利用超临界色谱仪,以超临界手性柱为色谱柱,以含有超临界流体的有机溶剂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
孙小强靳琳琳李正义钱纪生陈亮
文献传递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