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人文素养教育于地理教学中
- 2012年
- 我国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曾说过:“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至科技带来的文化黑暗和社会灭亡的深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界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怎样引导学生把现代文明与传统美德融合起来,塑造新时代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品质的人文精神。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与人文构成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双翼,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也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构成。
- 章玲
-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家地理教学学生综合素质人文教育
- 此时无声胜有声——谈地理教学的“空白”艺术
- 2010年
- 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则称它为“煞声”。空白是艺术家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而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中恰当的运用“空白”手法,往往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空白”艺术是课堂教学中美的升华,是实现知识向智慧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若我们能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空白”艺术,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章玲
-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程教学书法家音乐家
-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创设图像情境?
- 2011年
- 1.巧用图像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彼得罗夫斯基曾说:“察看地图是一所培养再造想象的特殊学校。”这充分说明同像在教学中对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章玲
-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情境图像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 人人是创造之人——勘探、发现、开采学生地理创新意识的矿藏
- 2003年
- 章玲
- 关键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地理知识
-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索——以《不必要的等待——绿色校园行》为例被引量:4
- 2014年
-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由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校本课程《不必要的等待——绿色校园行》为例,从情境、方法、评价三个角度进行论述,以促进校本课程的有效教学。
- 章玲
- 关键词:校本课程有效教学
- 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转型——从2021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试题谈起被引量:1
- 2021年
- 2021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试题充分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育。选材广泛,贴近生活,深化地理实践力;重视原理,注重综合思维的培养;以生为本,彰显人文关怀;聚焦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彰显了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向。这样的新高考评价体系,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学可通过用地理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中的现象、用地理的思维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用地理的价值去强化社会责任担当等方法实现转型。
- 章玲
- 巧用漫画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被引量:3
- 2005年
- 章玲
- 关键词:漫画教学教学效率教育教学报刊杂志饭后手法
- 一图胜千言
- 2009年
- 1.以图释文.直观简洁
中学地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特征等内容面广量大,枯燥难学,而在教学中引入图表直观教学,就会使得这些内容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及动觉记忆等。如高中地理“水循环和洋流”一节中的“洋流”,是该节的重点及难点。洋流多而且分布复杂,加之书本中的文字叙述冗长,造成学生理解困难。针对以上情况,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图1所示。
- 章玲
- 关键词:教学内容设计听觉记忆地理概念地理教材地理特征视觉记忆
- 让地理教学五味俱全被引量:3
- 2003年
- 章玲
- 关键词:生活性人文素养智力开发个性张扬情感体验
- 浅谈地理设问的留白艺术
- 2018年
-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思维的大门、思考的动力,通过合理的设问以及留白艺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以实现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目标。
- 章玲
- 关键词:地理教学思维课堂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