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峰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血细胞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分析仪
  • 3篇肝炎
  • 3篇肝炎病毒
  • 2篇血细胞分析
  • 2篇血细胞分析仪
  • 2篇细胞分析
  • 2篇细胞分析仪
  • 1篇蛋白测定
  • 1篇点突变
  • 1篇端脑
  • 1篇新鲜全血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形态学

机构

  • 15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5篇孙峰
  • 6篇昝丽娜
  • 5篇石秀芳
  • 5篇张静
  • 3篇刘广印
  • 3篇张永娟
  • 2篇敖家富
  • 2篇张秀芳
  • 2篇张丽侠
  • 2篇雷婷
  • 2篇邓芳
  • 1篇王祥英
  • 1篇蒋敏
  • 1篇佘亚辉
  • 1篇张丽霞
  • 1篇王海涛
  • 1篇董松武
  • 1篇甘建和
  • 1篇潘军峰
  • 1篇顾国浩

传媒

  • 6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病变支数分组,分析比较疾病不同程度时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结果AMI组、UAP组、SAP组及对照组两两比较,NT-pro BNP和HCY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两两比较,NT-pro BNP和HCY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病情程度越重,病变冠状动脉越多,NT-pro BNP和HCY水平升高越明显。结论血清HCY、BNP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动态监测对于临床指导冠心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秀芳孙峰雷婷王萍敖家富
关键词:冠心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
372例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分布特点及在血液病病因诊断中的作用,了解该地区血液病疾病谱特征。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该院372例血液病患者的骨髓穿刺标本进行瑞姬氏染色和化学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化学染色结果,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得出形态学报告。结果372例患者确诊为血液系统疾病368例,以白血病(95/372)、增生性贫血(36/372)和缺铁性贫血(26/372)为3种主要类型。82例贫血患者类型分析,以增生性贫血(36/82)、缺铁性贫血(26/82)和巨幼细胞性贫血(11/82)为主。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系统疾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疾病谱的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
刘广印张丽霞李荣利孙峰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检查细胞诊断学贫血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S/CO值与HBV-DNA浓度的关系
2013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S/CO值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浓度的关系。方法采集306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HBeAg定量检测,采用ABI73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306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中,HBeAg阳性177例(57.84%);HBeAg阴性而HBV-DNA阳性24例(7.84%);HBV-DNA阴性而HBeAg阳性56例(18.30%)。HBV-DNA浓度为103-107 IU/mL,HBeAg与HBV-DNA浓度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 HBV-DNA与HBeAg联合检测可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昝丽娜孙峰张秀芳雷婷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化学发光测定法
新鲜全血差值法在血细胞仪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邓芳孙峰张秀英王海涛
关键词:血细胞仪新鲜全血分析仪器血液分析仪
毫州市学龄前儿童6种微量元素检测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了解毫州市3 257例学龄前儿童静脉血钙(Ca)、镁(Mg)、锌(Zn)、铁(Fe)、铜(Cu)以及铅(Pb)水平,为学龄前儿童保健预防和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6种微量元素,用SPSS17.0软件按1、2、3、4、5、6岁6个年龄组及男、女性别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统计。结果毫州市学龄前儿童均值总体在参考值范围内,Pb水平在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种元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n、Fe水平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Ca水平随年龄增长有降低趋势,Cu、Mg在各年龄组水平波动。Zn、Mg和Pb水平在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u、Ca和Fe水平在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n、Cu、Ca、Mg、Fe缺乏率分别为19.31%、1.29%、11.54%、0.09%、13.54%,其中Zn缺乏率最高,尤其是5岁(45.20%)和6岁(45.21%)阶段儿童;各年龄组儿童Mg、Pb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n、Cu、Ca、Fe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间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州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缺乏较普遍,儿童Pb中毒现状不容忽视,应加强儿童预防保健。
潘军峰刘莹莹张静孙峰张永娟包丽娜
关键词:微量元素学龄前儿童
皖北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的比较
2013年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检测的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388例患者血清HBV-M,同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HBV-DNA含量。结果:乙型肝炎大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为91.25%,阳性患者中HBV拷贝数为107 IU/ml的所占比例最多,小三阳组阳性患者中HBV拷贝数以103 IU/ml为主,大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高于小三阳组(P<0.05);HBsAg(+)、HBeAg(±)、抗-HBc(+)组阳性率为66.67%;HBsAg(+)、HBeAg(+)、抗HBc(-)组阳性患者中以105 IU/ml和106 IU/ml为主;HBsAg(+)、HBeAg(-)、HBcAb(+)组阳性率为30.77%。结论: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者病毒复制水平最高,其与HBV-DNA密切相关;抗-HBe(+)、抗-HBc(+)患者病毒复制并非完全停止,但其复制水平明显降低;联合检测血清HBV-M与HBV-DNA可反映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反应状态和病毒复制水平,为临床监测病情和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昝丽娜石秀芳孙峰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DNA
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对即将投入使用的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进行应用评价。方法采用新鲜抗凝静脉全血及质控品评价仪器的主要性能。结果批内、间精密度和总重复性CV值均小于5.0%;携带互染率小于1.0%;对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测定。结果与Sysmex 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密切相关,r>0.95。结论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指标试验结果能满足临床检测需要,是一种快速、有效筛检标本的血细胞分析仪。
邓芳张丽侠孙峰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室间比对法验证无室间质评项目的一致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使用室间比对的方法作为无室间质评(EQA)项目评估的替代方案对该科室无能力验证项目胆碱酯酶(CHE)和总胆汁酸(TBA)的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准备20份血清标本,等分2分,分别在2个不同实验室同时进行检测,根据GP29-A文件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估。结果 TBA、CHE在我室和阜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可接受。结论室间比对法可作为无能力验证项目检测结果一致性的评价。
敖家富王祥英石秀芳孙峰
关键词:一致性
HBV感染不同时期基因分型和P基因区点突变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耐药位点变异在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40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5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和32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标本,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各组患者的HBV DNA载量及血清标志物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临床类型(AHB、CHB、LC、HCC)患者拉米夫定(LAM)耐药率及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率分布为11.25%(19/169)、4.73%(8/169);HBV感染者基因型为B型和C型,未见其他基因型;C型年龄分布高于B型(t=2.48,P<0.05);AHB、CHB、LC、HCC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6,P<0.05)。结论苏州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为B型和C型,且HBV C型更易导致严重肝病的发生。
毛菊珍张静刘广印孙峰史进方蒋敏顾国浩甘建和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突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病原体的检测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究呼吸道病原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4月住院4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病毒(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8种呼吸道病原体Ig M抗体,并进行痰培养细菌学鉴定。结果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总感染率为78.0%(373/478),病原体分类感染组合以单类病原体感染为主占41.2%(197/478),病毒类感染居多(占58.4%),病原体多重感染占58.7%(219/373),较单一感染多,其中流感病毒B、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流感病毒A和念珠菌位于总阳性率和单一病原体感染者的前列;感染者中男性占54.7%(204/478),男性以单一感染为主63.0%(97/154),女性以2个或以上病原体的多重感染为主51.1%(112/219),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P=0.03;χ~2=19.83,P=0);真菌在不同季度间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P=0.008),其余病原体在不同季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病原体感染主要由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引起,以流感病毒B、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A、嗜肺军团菌和念珠菌的单一或混合感染常见。
孙峰张静张永娟梅倩昝丽娜刘广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道病原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