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建群

作品数:69 被引量:296H指数:9
供职机构: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建筑科学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隧道
  • 6篇围岩
  • 6篇量测
  • 5篇地质
  • 5篇黏土
  • 5篇监控量测
  • 5篇教学
  • 5篇红黏土
  • 4篇地方应用型高...
  • 4篇应用型高校
  • 4篇滞回
  • 4篇隧道工
  • 4篇隧道工程
  • 4篇土力学
  • 4篇土体
  • 4篇稳态
  • 4篇干湿循环
  • 4篇高校
  • 3篇地基
  • 3篇地质预报

机构

  • 32篇常州工学院
  • 3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铁西南科学...
  • 2篇西澳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2篇常州市建筑科...
  • 1篇合肥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贵州省交通规...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贵州高速公路...
  • 1篇成都基准方中...

作者

  • 69篇朱建群
  • 14篇李雄威
  • 12篇史贵才
  • 12篇高文华
  • 11篇孔令伟
  • 8篇代国忠
  • 8篇施维成
  • 6篇黄自永
  • 6篇钟方杰
  • 6篇关辉辉
  • 4篇张志敏
  • 3篇尚海松
  • 3篇朱俊高
  • 3篇于常瑶
  • 3篇刘金龙
  • 3篇陈伟
  • 3篇易亮
  • 3篇胡大为
  • 3篇王勇
  • 2篇张亚兴

传媒

  • 6篇西部交通科技
  • 5篇岩土力学
  • 4篇常州工学院学...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3篇土工基础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高等建筑教育
  • 2篇湖南工程学院...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2篇第九届全国岩...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平岩层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断层及其破碎带是影响隧道正常施工的地质构造之一,尤其岩层产状为水平时,易产生塌方等灾害,加大了施工难度。在超前地质预报资料基础上,对厦蓉高速巫帮1#隧道塌方的可能性和范围进行分析,采用超前小导管加双浆液注浆的方法对破碎带进行预加固,结合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动态变化,及时反馈于施工,实现了信息化施工。实践证明,此施工方法有效遏制了围岩变形,达到破碎带安全施工的目的。
冉茂伦关辉辉朱建群
关键词:水平岩层破碎带
隧道围岩变形动态预测的灰色自适应模型及其参数智能辨识被引量:8
2012年
隧道围岩变形具有动态性、对时间和空间的敏感性及高度的非线性等特征。基于这些特性,探讨了隧道围岩变形动态预测灰色自适应GM(1,1)模型的建模思路及步骤。为确保参数为全局最优,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模型参数进行智能辨识,并给出了参数智能辨识的方法和步骤。根据所建立的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在此基础上,以贵州厦蓉高速公路某施工标段为工程实例,建立了隧道拱顶沉降及收敛位移预测分析的灰色自适应模型。算例分析表明,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基于PSO参数智能辨识的灰色自适应模型的递推和跟踪能力较强,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控数据吻合程度较高,是隧道围岩变形动态预测较为有效的方法,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高文华朱建群黄自永邓修甫
关键词:隧道工程围岩变形粒子群优化算法
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收缩特征研究
以贵州某高速公路沿线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干湿循环作用后红黏土的收缩特性试验研究,探讨了干湿循环次数和初始含水率对红黏土收缩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循环次数内,各试样的环向收缩率在6~8h时达到稳定,而轴向线缩率...
朱建群龚琰胡大为李雄威施维成
关键词:红黏土干湿循环含水率
一种扩端式土层锚杆或土钉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端式土层锚杆或土钉的施工方法,属于岩土工程领域。本发明的步骤为:(a)预先制备扩端式承载体;(b)将扩端式承载体安装于拉杆的一端端部并固定,并在扩端式承载体内插装高压注浆管;(c)在拉杆的另一端安装止浆...
代国忠史贵才张亚兴朱建群施维成李雄威
文献传递
基于建构主义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土力学与工程地质课程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常态。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现状的反思和分析,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土力学与工程地质课程混合式教学与实践。通过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混合式教学资源建设;实施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课程考核的过程性与终结性;积极从学情分析中获得教学反馈,调整教学状态,反思教学问题,形成良性教学闭环。
朱建群吴昌胜段超然李鹏波
关键词:建构主义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杭州湾浅层储气砂土的持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
利用GDS三轴系统4D应力路径模块,进行了不同围压下含浅层生物气非饱和砂土的持水特征试验。分析不同围压对持水特征曲线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施加与增大,非饱和砂土持水能力逐渐减弱。应用所得持水特征曲线进行含浅层气...
钟方杰孔令伟朱建群
文献传递
植被作用下膨胀土蒸发模拟试验装置及TDR标定被引量:2
2015年
以广西膨胀土为研究对象,考虑大气的影响作用,针对植被作用下膨胀土的工程性质,展开室内模型试验。为了有效模拟大气环境,研制了阳光辐射模拟系统,并对不同辐射强度进行了标定;为了有效测试蒸发状态下膨胀土水分的迁移特征,对蒸发状态下TDR的测试过程进行了标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作用下膨胀土蒸发模拟试验装置及TDR标定方法可以满足试验要求,也为类似项目提供了借鉴。
李雄威刘正明史贵才朱建群
关键词:膨胀土植被
粉粒含量对砂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1
2007年
对含无塑性粉粒的砂土进行了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结果显示:粉粒含量通过颗粒组成和结构对粉砂强度和变形产生重要影响。在粉粒含量为6%,9%和12%时,松散试样在100 kPa围压下出现了静态液化现象,而粉粒含量增至15%时该现象消失,且随着围压的增大该现象也消失;在同一粉粒含量下,粉砂土残余内摩擦角高于峰值内摩擦角,但残余偏应力值很小,这是由于孔压增长很大,抵消了内摩擦角由?p′提高到?r′的有利影响;稳态线也受粉粒含量的影响,表现在随着粉粒含量的增加,稳态线逐渐向下移动;各粉细砂强度和变形对围压的敏感性强于纯净砂;粉粒含量对孔隙比的影响是含量超出一定值后才变得显著的,这说明粉粒加入到砂骨架中时,并未全部充填至砂粒孔隙中,而是以砂粒间接触点或面上为主,这样的接触结构导致了粉砂具有高体缩性,由此使得粉砂样表现出典型的应变软化特征。
朱建群孔令伟钟方杰
一种土的阻尼比近似计算方法
提出了一种用多边形逼近滞回曲线计算土的阻尼比的方法,该方法可直接利用试验数据进行计算,算法可重复利用,使得阻尼比的计算工作得以简化。将其与传统的椭圆拟合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由于实测的滞回圈不是标准的椭圆,两者的计算结...
陈伟孔令伟朱建群
关键词:阻尼比
文献传递
干湿循环作用下红黏土收缩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以贵州某高速公路沿线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干湿循环作用后红黏土的收缩特性试验研究,探讨了干湿循环次数和初始含水率对红黏土收缩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循环次数内,各试样的环向收缩率在6~8 h时达到稳定,而轴向线缩率则需更长的稳定时间;随着初始含水率增加,各试样的初始轴向线缩率减小,而初始环向收缩率增加;28%含水率试样具有相近的最终轴向变形和环向变形量,而34%含水率的试样环向变形量高于轴向变形量;初始含水率变化不大,但体缩率的变化率却明显不同,说明干湿循环过程使得土体内部结构变得不稳定,但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本质未发生明显变化;干湿循环作用对重塑红黏土最优含水率位置的基本无影响,这说明其未能改变黏土集聚体内对结合水的最大吸附能力.通过压汞试验得到了不同干湿循环作用后试样的孔隙分布情况,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小孔径尺寸和分布密度改变较小,而大孔径尺寸减小,分布密度也在减小.干湿循环作用对聚集体内孔径的影响大于对微聚体内孔隙影响,与所测得的宏观收缩规律相吻合.
朱建群龚琰胡大为李雄威施维成
关键词:红黏土干湿循环含水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