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检测
  • 1篇毒性
  • 1篇治疗儿童
  • 1篇溶酶
  • 1篇溶酶体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感染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酸锌
  • 1篇迁延
  • 1篇迁延性腹泻
  • 1篇中枢神经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 1篇小儿
  • 1篇疗效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功能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叶莹莹
  • 2篇韦红
  • 1篇耿松乔
  • 1篇朱长龙
  • 1篇马永利
  • 1篇马晓燕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迁延性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治疗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为观察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接受葡萄糖酸锌治疗的32例患儿为A组,未接受葡萄糖酸锌治疗的32例患儿为B组。对比A和B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的恢复时间以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对比A和B组治疗前后的血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P均<0.05);A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少于B组(P均<0.05);随访期间,A组患儿的复发率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前的血锌、IgA、IgM、IgG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A组治疗后患儿的血锌、IgA、IgM、IgG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而B组治疗后的血锌、IgA、IgM、IgG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治疗后的血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IgG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B组治疗后的血锌、IgA、IgM、IgG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迁延性腹泻患儿存在锌元素缺乏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葡萄糖酸锌的应用有助于纠正患儿缺锌的状态,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从而缩短迁延性腹泻的病程,降低病情的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叶莹莹韦红马晓燕耿松乔马永利
关键词:葡萄糖酸锌迁延性腹泻
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0-11—2013-11收治的75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化脑观察组,选取7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病脑观察组,选取7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患儿的血清与脑脊液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化脑观察组血清与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病脑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脑观察组血清与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化脑观察组与病脑观察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可以帮助判断病情的进展与恢复情况,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朱长龙韦红叶莹莹
关键词:C反应蛋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在CXCL10-CXCR3轴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及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外部感染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该...
叶莹莹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