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波

作品数:4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
  • 2篇置换术
  • 2篇全膝关节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膝关节置换术
  • 2篇下肢
  • 2篇下肢力线
  • 2篇力线
  • 2篇股骨
  • 2篇关节置换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胸椎
  • 1篇置换术后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根损伤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7...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王波
  • 2篇马保安
  • 2篇潘健
  • 1篇高浩然
  • 1篇王海鹏
  • 1篇周程沛
  • 1篇龙华
  • 1篇胡运生
  • 1篇马舟涌
  • 1篇牛舜
  • 1篇钱济先
  • 1篇梅玉峰
  • 1篇胡海涛
  • 1篇罗有福
  • 1篇简伟明
  • 1篇陈祝峰
  • 1篇李军

传媒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螺钉复位固定治疗伴有神经根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在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伴有神经根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不同节段胸腰椎骨折伴有神经根损伤患者30例,采用微创通道下神经根减压结合经皮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8-61岁,平均42岁。骨折节段及神经根损伤节段为T11-L3,均为单节段神经根不完全损伤,无脊髓、圆锥或马尾损伤。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及Cobb角,评价骨折椎体复位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评价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12-42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X线片提示螺钉位置满意。末次随访X线片提示所有螺钉无错位且无断钉。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Cobb角、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伴有神经根损伤的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满意,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潘健高浩然马舟涌罗有福王波钱济先
关键词:胸椎脊柱骨折内固定器
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在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髋关节外科脱位(surgical hip dislocation,SHD)技术在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与临床意义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8月,29例患者应用SHD技术进行手术,得到全程随访19例,随访时间11-46个月,平均28个月。术前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8例,股骨头坏死继发髋关节撞击征3例,髋关节良性肿瘤5例,扁平髋畸形(Perthe’s病后遗畸形)3例,所有病例术前有明显的关节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影像学提示关节畸形。本组年龄16-55岁,平均31.2岁。末次随访时行髋关节X线摄片评估股骨头缺血坏死情况及YHS评分(Non-Arthritic Young Hip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变化,比较手术前后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手术脱位时间32.6 min,术中失血353.43 ml。所有病例髋关节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和关节活动度的提高,髋关节功能平均YHS术前评分(49.42±7.73)分,术后(83.52±10.19)分。改良YHS评分满意度评价优5例(26.3%),良12例(63.2%),可1例(5.3%),差1例(5.3%)。大粗隆截骨部位均愈合良好,无股骨头坏死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结论 SHD技术可全方位显露髋关节包括髋臼和股骨侧的所有关节和非关节头颈交界区,不影响股骨头主要血液供应,是全面进入髋关节内部进行髋关节手术的良好方法。
李军梅玉峰王海鹏陈祝峰胡运生周程沛王波
关键词:髋关节股骨头坏死矫形外科手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力线与早期临床效果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7
2015年
目的 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力线与早期临床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4-12行初次TKA的138例(203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摄下肢全长X线片(LLR)、测量手术前后胫骨股骨机械轴夹角(MFTA)、股骨远端外侧角(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采用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OM)、AKS评分、HSS评分评价TKA效果。将MFTA分为控制在2°以内组和3°以内组讨论下肢力线允许偏离中立位的范围,利用LDFA、MPTA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关系分析术后下肢力线偏差的主要原因。结果 采用3°作为衡量下肢力线的标准:-3°≤MFTA≤3°组术后AKS关节与功能评分、HSS评分高于MFTA〉3°或MFT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2°作为衡量下肢力线的标准:-2°≤MFTA≤2°组与MFTA〉2°或0.05)。分别以3°为标准对LDFA、MPTA进行分组,除术后ROM外,-3°≤LDFA≤3°组AKS关节和功能评分、HSS评分高于LDFA〉3°或〈-3°LD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PTA≤3°组与MPTA〉3°或MPTA〈-3°组术后ROM、AKS关节和功能评分、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TKA临床效果确切,下肢力线允许偏离中立位的范围为3°,即外翻3°-内翻3°,且引起术后下肢力线偏差的主要原因为股骨远端截骨不够精确。
王波胡海涛潘健简伟明牛舜龙华马保安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力线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
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旋转定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缓解膝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最为成功的治疗方法之一,手术目的就是重建下肢力线,保证手术成功和临床效果的关键就是使假体对位良好,尽管TKA术后10年的生存率已经超过90%[1-5],但是假体旋转对位不良,是TKA术后因力线不良而导致失败的最主要原因[6,7]。股骨假体旋转定位不良将会导致膝关节屈曲失衡、内外翻不稳。
王波马保安
关键词:股骨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计算机导航下肢力线ARTHROPLASTY膝关节屈曲股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