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苗
- 作品数:19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聚焦超声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 2024年
- 聚焦超声(fosused ultrasound,FUS)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新技术,它使用特制的换能器让体外发射的超声波穿透并在真皮浅层或黏膜下的病变组织处聚焦,通过产生生物学效应达到治疗目的。目前,FUS已被应用于治疗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包括子宫颈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等。文章就目前FUS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 张苗周洪贵
- 关键词:聚焦超声人乳头瘤病毒
- 医学院青年医生的培养路径
- 2023年
- 医学院青年医生拥有三重身份:医务工作者,教育者,科研者。新时代赋予青年医生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如何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汲取拼搏、实干、奋斗的精神力量,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根植于心中,保持清晰的头脑,夯实自身临床操作基础,明确自身的定位;如何在日渐繁杂的工作中保持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弘扬大医精神;教育者如何构建出适合当前时代的育人准则,科研者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和诚信行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本文将结合“二十大”精神内容进行相关的理论阐述。
- 蒋浩张苗王娟
- 关键词:青年医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71例临床分析
- 曾玉华蒋静陈燕雍敏张苗冉伟周洪贵
- N7-甲基鸟嘌呤表观遗传修饰参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RNA修饰作为调控RNA功能的一种高度特异性和高效率的方法,近年来已成为表观遗传学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已有100多种不同类型的RNA修饰被发现,包括RNA编辑、剪接、5-帽子和转录内修饰等不可逆修饰及甲基化、羟基化等可逆修饰,二者均在调节RNA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
- 张苗吴锐刘悦刘瑶赵攀
- 关键词:恶性肿瘤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37
- 2019年
-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确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50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选择下列治疗方法之一,共分为5组,A组为单纯GnRHa治疗组,B组为全子宫切除术组,C组为全子宫切除术+GnRHa治疗组,D组为HIFU治疗组,E组为HIFU+GnRHa治疗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FSH、LH、E2)的变化情况,初步分析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痛经评分、月经量的变化情况、治疗后的复发率及患者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一步分析HIFU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D组患者治疗前、后3个月FSH、LH和E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FSH和LH水平升高,E2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治疗后3个月的FSH、LH和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D、E组治疗后3个月患者痛经评分、月经量均少于治疗前,而E组患者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A、D、E组患者SRHMS与治疗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P>0.05),而存在子宫全切术的B、C组患者治疗的1年SRHMS明显低于治疗后3个月(P<0.05)。结论 HIFU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对患者治疗后社会活动、人际交流无明显影响,同时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甚微。
- 蒋静周洪贵陈燕张苗吴宏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腺肌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自然妊娠结局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的自然妊娠情况及其妊娠结局,为优化薄型子宫内膜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22-35岁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计划内自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明显下降,A型子宫内膜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患者计划内妊娠,妊娠率为47.83%,其中1例(4.55%)自然流产,1例(4.55%)胚胎停育行清宫术,20例(90.91%)继续妊娠至分娩。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7/20)。共顺利分娩20例新生儿,均为单胎,足月儿15例(75.00%),早产儿5例(25.00%)。结论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可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动脉血流灌注,实现自然妊娠,妊娠期及产后无严重并发症。
- 张苗冉伟瞿大成杜成超廖萍周洪贵
- 关键词: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容受性不孕症自然妊娠
- 双表达淋巴瘤的诊断前沿及治疗进展
- 2024年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可通过标准的一线免疫化疗治愈,但仍有30%~40%的患者会出现难治或复发,其中双表达淋巴瘤(DEL)约占复发/难治DLBCL患者的50%。寻求提高DEL患者疗效的诊治策略至关重要。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等新型诊断技术在DLBCL的应用为其在DEL诊治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提供了潜在的可行性。靶向药物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等治疗手段被发现可能会为DEL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因此,该文旨在对DEL的诊断前沿及治疗进展进行系统综述,展望DEL诊治的有效策略。
- 吴锐张苗赵攀张曦(审校)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 子宫肌瘤超声造影灌注特征预测超声消融疗效
- 目的 评估子宫肌瘤超声造影灌注特征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66例单发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不同超声造影灌注特征(增强强度、增强形态、有无充盈缺损)的子宫肌瘤...
- 张苗周洪贵
- 一种用于盆底肌筋膜的按摩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盆底肌筋膜的按摩棒,包括按摩杆,所述按摩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转块,转块远离按摩杆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杆,转杆远离凹槽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按摩球,按摩杆的另一端套设有按摩辊,所...
- 张苗殷成坤王娟刘春蓉
- 文献传递
-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究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后再次妊娠的有效性及对胚胎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诊断为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选择芬吗通治疗组(对照组)和电刺激阴道+穴位(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肾俞)联合芬吗通组(观察组),每组各36例,治疗时间为3个排卵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肌力、子宫内膜容受性、再妊娠及孕产结局等临床数据。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子宫内膜容受性,再妊娠率均有改善,盆底肌I类肌纤维及Ⅱ类肌纤维肌力有明显提升,且子宫动脉血流RI值较观察组显著降低(均P<0.05),再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子宫内膜形态比例均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无创产前检测、剖宫产率、产时出血量、胎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妊娠期主要并发症为妊娠期糖尿病。结论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盆底肌肌力差,联合穴位、药物阴道电刺激能够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盆底肌力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再妊娠率,不增加不良妊娠的发生,治疗安全有效。
- 张苗曾玉华陈小芬李蕊周洪贵刘春蓉
- 关键词: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穴位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