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彤

作品数:9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2篇盐渍化
  • 2篇厌氧
  • 2篇土壤重金属
  • 2篇理化性
  • 2篇理化性质
  • 2篇黑土
  • 2篇腐植酸
  • 2篇高温厌氧
  • 2篇表面活化
  • 1篇盐渍
  • 1篇盐渍土
  • 1篇有机肥
  • 1篇有机肥与化肥...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组分
  • 1篇玉米
  • 1篇玉米产量

机构

  • 9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友谊...

作者

  • 9篇李伟彤
  • 8篇马献发
  • 6篇孟庆峰
  • 3篇田志会
  • 2篇张娟
  • 2篇李莎
  • 2篇周连仁
  • 2篇孙福海
  • 2篇陈乐
  • 2篇徐嘉萍
  • 2篇宋佳
  • 1篇杨梦
  • 1篇夏雪莲
  • 1篇丁环
  • 1篇凌超

传媒

  • 2篇腐植酸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长期施用牛粪对松嫩平原盐渍化土壤质量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0
2017年
在盐渍化土壤中,普遍存在土壤结构性和养分状况差以及土壤酶活性低等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土壤中过量的交换性钠离子和较高的土壤pH所引起。长期施用有机肥(牛粪)是一项提升盐渍化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依托东北农业大学盐碱土改良长期定位试验站,以腐熟的牛粪为改良材料,依据牛粪施用年限共设置5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3次重复,供试作为玉米,各处理分别为:施用牛粪2年、6年、13年和18年,以不施用牛粪的盐渍化土壤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各处理的土壤理化指标和酶活性。采用因子分析法与土壤质量指数法评价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盐渍化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改善盐渍化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状况、降低土壤pH和盐分以及增加土壤酶活性。根据特征根>1原则,经因子分析后可提取2个公因子,分别表征"土壤结构性"(因子1)和"土壤盐碱性质"(因子2)。与未施用有机肥的土壤相比,施用有机肥13年和18年的土壤具有较好的土壤结构性和较低的盐碱性质,而施用有机肥2年和6年的土壤仅具有较低的盐碱性质。比较土壤质量指数(SOI)可知:盐渍化土壤质量随有机肥施用年限而增加,有机肥施用18年处理的土壤质量最高。总之,土壤结构性差和盐碱性质高是影响松嫩平原盐渍化土壤质量的关键限制因子,其中以土壤结构性差最为主导;土壤容重、pH和盐分的降低是长期有机培肥措施下盐渍化土壤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特征,尤其是以土壤容重的降低最为重要。
孟庆峰张娟李欣伦屈晓泽李伟彤曾宪楠马献发
关键词:土壤长期定位试验
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迁移转化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7年
在土壤重金属防治中,生物炭因其特有结构和性质,可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和移动性,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达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目的。文章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研究进展,阐述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重金属形态、重金属迁移转化等方面影响,分析作用机理并提出展望。
马献发李伟彤孟庆峰宋佳李莎周连仁田志会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重金属
一种玉米秸秆制备盐碱土改良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玉米秸秆制备盐碱土改良剂及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干燥粉碎:将玉米秸秆风干,水分含量小于10%,然后粉碎至20目;步骤二:高温改性:250‑300℃高温厌氧改性3‑5小时;步骤三:酸化:按秸秆与质量...
马献发孙福海陈乐李伟彤夏雪莲杨梦孟庆峰
文献传递
简述腐植酸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6年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腐植酸作为土壤中重要的有机物质,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腐植酸的组成及结构入手,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有的修复技术、腐植酸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及修复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腐植酸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马献发李伟彤孟庆峰周连仁李莎田志会夏金龙徐嘉萍凌超
关键词:腐植酸重金属污染土壤
防治城市绿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材料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阻碍城市绿地植物生长的主要问题,其中融雪剂的大量使用是导致哈尔滨市绿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施用的土壤改良剂存在见效慢、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了降低哈尔滨市绿地土壤盐分含量,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对褐煤腐植酸、沸石、玉米秸秆、磷石膏进行复配。结果表明,褐煤腐植酸、沸石、玉米秸秆和磷石膏对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有极显著影响;改良城市绿地土壤盐渍化的最佳组合为每2 kg土壤(干重)施用褐煤腐植酸63.6 g、沸石14.4 g、玉米秸秆12.2 g、磷石膏3.9 g。
李伟彤孙福海马献发
关键词:土壤次生盐渍化腐植酸土壤改良剂
基于Δ^(13)C的不同水氮管理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为揭示不同水氮管理的水稻叶片水分高效利用机理,基于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对作物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特性,研究了不同水氮管理对水稻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ins)、内在水分利用效率(LWUEint)和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水氮管理下水稻叶片Δ^(13)C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关系。结果表明:稻作控制灌溉模式下配施适量氮肥可以提高水稻叶片气孔导度(Gs),促进叶片胞间与外界气体交换,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维持较高的LWUEins、LWUEint,过量施氮会增加水稻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使水稻Gs降低,不利于叶片尺度水分的高效利用;抽穗开花期控制灌溉模式下施氮量较高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较大,同一施氮量处理控制灌溉水稻LWUEins、LWUEint和WUE均高于淹水灌溉,起到了节水高产的效果。通过统计分析可知,不同水氮管理下抽穗开花期水稻叶片Δ^(13)C与LWUEins、LWUEint和WUE均呈负相关,叶片Δ^(13)C对LWUEint的指示性优于LWUEins,且在控制灌溉下叶片Δ^(13)C与LWUEins、LWUEint的相关性较淹水灌溉更为显著;拔节孕穗期及抽穗开花期水稻叶片Δ^(13)C可以很好地表征水稻WUE。结果表明,通过测定水稻不同时期叶片Δ^(13)C能够为预测不同水氮调控下水稻水分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张忠学陈鹏郑恩楠聂堂哲陈帅宏李伟彤
关键词:水稻水氮管理水分利用效率碳同位素分辨率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黑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化肥的使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其用量的不断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土壤质量有关问题。为了减少黑土资源的损失、发展可持续农业。本研究以当地肥料用量为基础,依据同一氮素水平,采用有机肥与化肥1:1比例配施的方式,共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对土壤性质和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肥力状况,施用猪粪肥提高有机质含量最高,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质含量增加了6.63 g/kg;速效养分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碱解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33-15.32 mg/kg;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0.63-42.35 mg/kg;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8.96-78.53 mg/kg。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后,土壤的物理性质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施用猪粪肥处理时各项物理性质改善最明显,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2.48 cmol/kg;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分别9.81%和3.77%均高于其他处理;土壤容重降低最明显,降低至1.07 g/cm3;施用猪粪肥和鸡粪肥处理的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P<0.05),分别增产1059 kg/hm2和938 kg/hm2。玉米产量与有机质、有效磷、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分析,同一氮素水平下,1/2化肥和1/2猪粪肥配施时,土壤性质和玉米产量效果最佳。
李欣伦屈晓泽李伟彤丁环张娟马献发孟庆峰
关键词:有机肥化肥玉米产量黑土
一种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净水剂及制备方法
一种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净水剂及制备方法,方法如下:步骤一:干燥粉碎:将玉米秸秆风干,然后粉碎;步骤二:高温活化:300‑350℃高温厌氧3‑5小时;步骤三:酸化:玉米秸秆与质量浓度10%盐酸,按重量比1:25比例混合,浸...
马献发田志会陈乐李伟彤凌超徐嘉萍孟庆峰
文献传递
黑土区设施栽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以东北黑土区庆安、绥陵、明水、海伦、望奎、绥化北林区、哈尔滨等地区的设施栽培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设施栽培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系统研究了设施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特征及其有机碳含量、各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对土壤总有机碳贡献率。结果表明:从不同粒径来看,团聚体有机碳主要分布在粒径>1 mm的水稳性大团聚体范围内,而粒径<0.106 mm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低。粒径在0.5~1.0 mm的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达到23%,粒径在0.25~0.50 mm的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最大,达到26%。对不同栽培年限下各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进行具体分析可知,栽培年限为0~5年和>15年时,粒径>5.0 mm的团聚体对土壤总有机碳贡献率最大。
李伟彤马献发宋佳杨天一孔令冉朱莹雪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