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疟疾
  • 3篇碘营养
  • 3篇营养
  • 3篇甲状腺
  • 3篇儿童
  • 2篇知晓
  • 2篇知晓率
  • 2篇输入性
  • 2篇输入性疟疾
  • 2篇水碘
  • 2篇尿碘
  • 2篇确诊
  • 2篇消除疟疾
  • 2篇甲状腺肿
  • 2篇高碘
  • 2篇高碘地区
  • 2篇
  • 1篇地方性氟中毒
  • 1篇地方性氟中毒...
  • 1篇碘含量

机构

  • 15篇许昌市疾病预...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开封市疾病预...

作者

  • 15篇彭金华
  • 12篇吴宁
  • 10篇李晓利
  • 10篇王艳
  • 4篇马莹莹
  • 3篇牛留业
  • 2篇郑惠平
  • 2篇张冬民
  • 1篇张洛铭
  • 1篇杨成运
  • 1篇钱丹
  • 1篇鲁德领
  • 1篇刘颖
  • 1篇赵东阳
  • 1篇耿少良
  • 1篇孟沙沙

传媒

  • 3篇中国地方病防...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现代疾病预防...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0—2022年许昌市1~79岁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水平的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许昌市1~79岁健康人群百日咳(pertussis)、白喉(diphtheria)和破伤风(tetanus)IgG抗体水平,为许昌市有效防控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的传播和免疫策略调整提供参考数据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79岁健康人群;通过ELISA检测人群血清中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IgG抗体,分析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及GMC。结果 共检测样本1 487份,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7%、73.57%、74.24%;GMC分别为4.90、0.06、0.06 IU/mL。2020年魏都区IgG百日咳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5.87%,GMC为6.43 IU/mL;2022年襄城县的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9.30%和85.21%,GMC分别为0.05 IU/mL和0.06 IU/mL。1~2岁组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7.96%,GMC是7.02 IU/mL;>2~4岁组白喉IgG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7.56%,GMC是0.08 IU/mL;而1~2岁组和>4~6岁组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最高,均为100.00%,GMC分别为0.16 IU/mL、0.14 IU/mL。男性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IgG抗体阳性率和GMC均高于女性。1~15岁人群有免疫史人群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和GMC均高于无/不详免疫史人群。结论 许昌市1~79岁健康人群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和GMC较低,尚达不到免疫保护水平,也远低于白喉和破伤风。须加快针对青少年和成人加强百白破联合疫苗的研发及接种,或引进国外已批准上市的疫苗,降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发生风险。
张晓璐彭金华马莹莹任增辉王文江耿少良
关键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IGG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许昌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许昌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为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抽取调查对象,采集调查对象即时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样,盐碘检测采用(GB/T 13025.7—2012)直接滴定法,尿碘检测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甲状腺容积测量采用B超法。结果共检测食用盐样1258份,盐碘中位数为26.8 mg/kg,碘盐覆盖率为98.17%(1235/1258),碘盐合格率为90.93%(1123/123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9.27%(1123/1258)。共检测8~10岁儿童尿样1258份,尿碘中位数为211.5μg/L,尿碘<100μg/L的有134份,占10.65%,尿碘≥300μg/L的有292份,占23.21%。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10%(39/1258)。结论许昌市8~10岁儿童碘营养处于较适宜水平,但也存在碘摄入不足与过量的人群,今后应加强盐业市场监管、健康教育和碘营养监测工作,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科学补碘。
吴宁王艳彭金华李晓利杨彦彦
关键词:儿童碘营养盐碘尿碘甲状腺肿
河南省许昌市2012年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报告被引量:18
2015年
2012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2011修订版)》要求抽取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鄢陵县和禹州市作为土源性线虫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对调查点3周岁以上居民进行土源性线虫检测。同时,对3~12周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373份肛拭样品中检出阳性1份,阳性率为O.3%。共检测2991份粪样,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4.3%(128/2991)。与2004年河南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9.5%)相比,下降了55.1%,与2010年的11.6%相比下降了63.0%。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3.7%(110/2991)、0.3%(9/2991)、0.1%(3/2991)和0.2%(6/2991),均为轻度感染。农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5.5%,113/2059)最高,散居儿童(3.1%,3/98)次之。
彭金华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改良加藤法
河南省许昌市非高碘地区儿童和孕妇碘营养状况评价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许昌市供应碘盐的不同水碘含量的非高碘地区儿童和孕妇碘营养状况。方法2016-2018年,在许昌市6个县(市、区)剔除高碘乡镇后,每个县(市、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抽取5个乡镇。集中供水乡镇,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分散供水乡镇,则采集10口水井水样,检测水碘含量。每个乡镇抽取8~10岁儿童40名、孕妇20名采集尿样和家中食用盐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并用B超法检查儿童甲状腺容积。分析不同水碘含量地区儿童、孕妇尿碘,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共调查30个乡镇,采集水样1282份,水碘范围为0.80~94.70μg/L。共调查8~10岁儿童1258名,儿童家中食盐碘含量中位数为26.8 mg/kg,范围为0~60.9 mg/kg;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11.5μg/L,范围为8.3~833.6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39人,肿大率为3.10%。共调查孕妇616名,孕妇家中食盐碘含量中位数为26.9 mg/kg,范围为0~88.0 mg/kg;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82.2μg/L,范围为9.7~609.6μg/L。水碘中位数在0~<10、10~<50、50~100μg/L的乡镇,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2.6、204.0、320.5μg/L,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9.89,P<0.01)。水碘在50~100μg/L的乡镇儿童尿碘明显高于0~<10、10~<50μg/L的乡镇(P均<0.01);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1.58%(10/634)、4.40%(22/500)、5.65%(7/124);3类地区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7.0、180.9、238.0μg/L,水碘在50~100μg/L的乡镇孕妇尿碘明显高于0~<10、10~<50μg/L的乡镇(P均<0.01)。结论许昌市非高碘地区供应现行标准的碘盐对于大部分儿童和孕妇碘营养是基本适宜的,但水碘>50μg/L地区儿童碘营养过量。
王艳吴宁彭金华杨彦彦张晓璐李晓利
关键词:甲状腺
河南省许昌市幼托机构儿童蛲虫感染试点调查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了解许昌市蛲虫防治试点地区托幼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制定蛲虫病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许昌市蛲虫防治试点魏都区、禹州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照城市、城郊、农村抽取6所幼儿园作为调查点,对1014名2~6岁的托幼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许昌市试点地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12.82%(130/1014),6所幼儿园均检出感染者,感染率在2.38%~47.90%之间,班级感染率范围为0.00%~68.97%。幼托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率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31,P<0.001),儿童感染率上随年龄增长而升高(χ^(2)=27.826,P<0.001),幼托机构蛲虫感染存在严重的班级聚集性(χ^(2)=44.270,P<0.001)。结论许昌市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应进一步扩大监测,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蛲虫病防控力度。
彭金华张晓璐杨彦彦王艳李晓利吴宁
关键词:蛲虫幼托机构儿童寄生虫
许昌市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对许昌市6个县(市、区)消除疟疾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许昌市消除疟疾效果。方法依据河南省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对6县(市、区)进行疫情审核、资料审核和现场考核,对保障措施、消除措施和现场考核进行逐项评分。结果收集6个县(市、区)考核近三年均无当地疟疾病例报告,撰写疟疾防治工作总结,综合得分最高分为98.30分,最低分为93.80分,平均分95.96分。结论 6个县(市、区)消除疟疾措施效果显著,通过了消除疟疾考核,但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严峻,是消除疟疾后的工作重点。
王艳彭金华牛留业李晓利吴宁
关键词:疟疾
2005-2016年许昌市疟疾诊断与报告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2005-2016年许昌市疟疾疫情和病例诊断与报告情况,为加强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疟疾病例为基础,描述和分析许昌市2005-2016年疟疾病例的诊断方式、不同类型疟疾病例的构成以及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等。结果2005-2016年许昌市疟疾报告发病数分别为2、8、5、6、2、4、6、12、8、23、5、13例,共94例,其中本地病例17例,境内和境外输入病例分别为2例和75例。2011-2016年均报告发病率(0.024 6/万)比2005-2010年(0.010/万)增长146%。2005-2010年报告27例,以临床诊断为主占66.7%(18/27),未分型疟疾最多,占44.4%(12/27);2011-2016年报告67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四种类型的疟疾均有报告,恶性疟最多,占76.1%(51/67)。疟疾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最短0 d,最长35 d,P_(50)(P_(25)~P_(75))为4(2~8)d。不同时期疟疾发病至确诊时间分布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3,P<0.01)。结论许昌市疟疾疫情有所回升,且感染类型更为复杂;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逐渐缩短但尚未达到理想效果,应对基层医务人员加强疟防知识培训,将监测关口前移。
彭金华吴宁王艳牛留业李晓利张晓璐
关键词:疟疾发病率
河南省许昌市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诊治能力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许昌市消除疟疾前后输入性疟疾诊治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消除后疟疾监测和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许昌市疟疾疫情数据和个案调查资料,对消除疟疾前(2011—2016年)和消除疟疾后(2017—2022年)病例发病至初诊时间、初诊至确诊时间以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初诊确诊率进行比较。结果2011—2022年许昌市共报告经实验室确诊的输入性疟疾118例,其中消除疟疾前67例,消除疟疾后51例。118例病例中,恶性疟占77.12%。消除疟疾前后,病例发病至初诊间隔天数的中位数均为1 d,初诊至确诊间隔天数的中位数分别为0 d和1 d,发病后0~3 d就诊的患者比例由消除疟疾前的80.60%提高至消除疟疾后的94.12%(χ^(2)=4.516,P<0.05);0~3 d确诊的疟疾患者比例由消除疟疾前的53.73%提高至消除疟疾后的72.55%(χ^(2)=4.346,P<0.05);市级医院和区(县)级医院确诊病例占比由消除疟疾前的31.3%提高至消除疟疾后的62.7%(χ^(2)=11.541,P<0.001);疟疾病例在本地诊断和治疗的比例均高于消除疟疾前(χ^(2)分别为10.529和19.383,P均<0.05)。结论消除疟疾后,许昌市市级医院和区(县)级医疗机构对疟疾的诊断能力有所提升,病例在本地诊断和治疗的比例大幅上升,发病至确诊时间逐渐缩短,但乡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疟防意识较差,今后应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彭金华周雅冰马莹莹吴宁李晓利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
许昌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为评价氟中毒病区控制效果并对未控制病区村原因进行分析,为下一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全部氟中毒病区村改水工程运行状况、水氟含量、8-12岁儿童氟斑牙情况,并收集病区村历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许昌市病区村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合格率95.14%,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14.44%,病区村控制率为84.14%。40.00%的未控制村水氟超标或5年内曾超标,54.29%的未控制村供水氟合格水≤5年,5.71%的未控制村供水氟合格水>5年。结论许昌市氟病区改水工程运行良好,防治效果明显。病区改水时间尚短和工程水氟超标是病区村不能控制的主要原因,整改超标工程和健康教育是下一步防治重点。
王艳彭金华吴宁张晓璐杨彦彦李晓利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氟斑牙
2017—2023年河南省许昌市输入性疟疾特征及病例诊断分析
2024年
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7—2023年河南省许昌市疟疾消除后输入性疟疾疫情数据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分析疫情和病例诊断特征。2017—2023年许昌市共报告疟疾病例65例,其中恶性疟48例(占73.8%)、卵形疟10例(占15.4%)、三日疟2例(占3.1%)、间日疟3例(占4.6%)和混合感染2例(占3.1%)。男女性别比为20.7∶1。报告地区主要为建安区(30.8%,20/65)、禹州市(26.2%,17/65)和魏都区(18.5%,12/65),无明显季节分布特征。病例从发病到确诊间隔时间P50为2 d(P25,P75:1 d,4 d);有、无疟疾史病例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中位数均为2 d(1,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36,P>0.05);就诊后3 d内确诊率为83.1%(54/65)。2017—2023年许昌市省级、市、县(区)三级医疗卫生单位报告疟疾病例占比分别为7.7%(5/65)、50.8%(33/65)、41.5%(27/65)。病例首诊单位省、市、县(区)、乡村级占比分别为7.7%(5/65)、29.2%(19/65)、29.2%(19/65)、33.9%(22/65)(χ^(2)=7.999,P<0.05),首诊确诊率分别为5/5、17/19、16/19、0(0/22)(χ^(2)=47.228,P<0.01)。报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以非洲的尼日利亚(20.0%,13/65)、刚果(金)(15.4%,10/65)和几内亚(9.2%,6/65)为主。
马莹莹彭金华吴宁张冬民郑惠平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病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