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玉奇

作品数:11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课程
  • 4篇俄语
  • 3篇课程改革
  • 3篇俄罗斯学
  • 2篇地缘
  • 2篇地缘政治
  • 2篇文化
  • 1篇地缘政治关系
  • 1篇独立学科
  • 1篇学科
  • 1篇语言
  • 1篇政治关系
  • 1篇中俄
  • 1篇中俄关系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文化
  • 1篇同声传译
  • 1篇区域学
  • 1篇文化因素
  • 1篇现象学

机构

  • 9篇四川外语学院
  • 2篇四川外国语大...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1篇国玉奇

传媒

  • 4篇中国俄语教学
  • 2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西伯利亚研究
  • 1篇俄罗斯文艺
  • 1篇中国首届“海...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缘政治与中俄关系
<正>本文试图以地缘政治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指出中俄双方共同努力探索合作方向并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性。
国玉奇
文献传递
复合型俄罗斯学人才的培养与课程改革被引量:22
2005年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的目标、任务、方法、课程设置等要素,以应对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俄罗斯学(俄学)1人才的当务之急。本文将探讨俄语专业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俄罗斯学和俄学人才的定义,以及俄语教学的课程改革等问题。
国玉奇
关键词:俄语俄罗斯学课程改革
复合型俄学人才的培养与课程改革
国玉奇
文献传递
俄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被引量:1
2004年
在俄语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而且也应注重与许多语言现象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的讲授。结合文化特点学习语言知识,通过语言现象拓宽学生的对象语言国的文化及国情知识,对于培养真正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国玉奇
关键词:俄语教学文化语言
“一带一路”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和俄语教育改革被引量:23
2015年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得到广泛的国际响应,这个项目的建设则需要对相应区域和国家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的社会正处于转型过渡期,大学教育也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大学俄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社会转型和人才总体转型的大背景下,俄语专业人才的转型也日益紧迫。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实践的推动下,改革俄语教育和教学、建立俄罗斯学专业、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时代真正需要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人才都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国玉奇罗舒曼
关键词:一带一路俄语专业区域学俄罗斯学
俄罗斯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苏联解体后,中国和俄罗斯在各自的改革和建设中取得不同的成就。两个相邻的大国存在许多共同特点和互补性,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中俄两国之间逐步形成新的地缘政治关系。双方应共同努力探索合作方向和共建新的世界秩序。
国玉奇
关键词:地缘政治关系
从现象学视角看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中个性的社会文化认同问题
2014年
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堪称转折时代的文化写照,其主人公则是社会生活和个人意识的过渡状态引发出来的一种现象。本文以社会现象学的视角,对毕巧林的"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进行考量,论证毕巧林的行为观念取决于作者及其人物对新的社会文化认同环境的探索,从而也决定着小说艺术视野的开阔性、与新生代的精神-道德探求的共性,也决定着作品长久的生命力。
维.米.格罗夫科国玉奇
关键词:现象学莱蒙托夫
关于俄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构想被引量:1
2006年
根据目前我国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探讨合理确定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建议建立俄罗斯学专业以摆脱俄语专业发展瓶颈的制肘,主张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俄罗斯学人才。
国玉奇
关键词:课程设置
试论作为独立学科的俄罗斯学被引量:14
2007年
本文试图从俄罗斯学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入手,简要阐释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介绍俄罗斯学的功能,论述作为独立学科的俄罗斯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国玉奇
关键词:俄罗斯学
谈同声传译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被引量:4
2010年
随着国际交往的急剧增多,大型国际会议和各种其他国际往来活动越来越多地使用同声传译工作方式,同传人才成为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的一个热点。尽管同声传译是口译的一个方面,但它和一般口译又有许多不同。要提高同传水平,对同声传译理论、方法和技巧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重点探讨同声传译的一些主要方法和技巧。
国玉奇
关键词:同声传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