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晓
- 作品数:33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平面阵列识别声源三维坐标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采用平面阵列识别定位声源三维坐标的方法。基于球面波声场模型,采用波束形成方法,以三维空间网格化后的网格交点作为重构点,进行不同距离的平面声场重构,比较沿距离方向(即z方向)上不同重构面的波束形成器的输出...
- 卢奂采李春晓金江明丁浩梅东挺
- 文献传递
- 干扰环境下窄带信号时反算子分解聚焦性能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近几年来,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海上试验,都验证了时反算子分解可实现有选择性的聚焦和目标检测.然而,这些分析和试验都是建立在信噪(混)比很高的前提下的,因此,需要对时反算子分解在干扰环境下的使用进行评估.利用传播模型和混响模型产生回波和混响,研究目标处的聚焦.结果显示,在噪声限制条件下,随着信噪比的降低,聚焦点处的能量逐渐降低;在混响限制条件下,如果选择的特征向量合适,即使在信混比较低的情况下,聚焦性能下降也是比较小的,这点为时反算子分解在低信混比情况下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 李春晓宫先仪邹丽娜
- 一种迭代解卷-时反目标检测及距离估计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迭代解卷‑时反目标检测及距离估计方法,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与发射信号求相关获得互模糊度函数;同时,发射信号与自身求相关获得自模糊度函数;通过迭代解卷的方式,消除发射信号引起的模糊问题,通过时反的方法,消除多路径...
- 李春晓郭明飞丁浩
- 文献传递
- 强混响背景下悬浮目标的时反成像
- 2019年
- 提出了一种加权宽带全信号子空间时反成像方法,将扩展性目标建模为有限数量个、相互独立的点散射体构成,实现了时反成像在可疑目标区域的全信号子空间和整个宽带的累加。在实验室波导水池中,底部放置圆柱筒制造混响背景,共进行了两个实验,一是扩展性的悬浮目标位于圆柱筒附近,其回波与圆柱筒反射的混响不在同一个时间窗内,二是弱点目标回波与圆柱筒反射的混响重叠于同一个时间窗内,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强混响背景下弱悬浮目标的成像能力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强混响背景下的弱悬浮目标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的时反成像方法。
- 李春晓郭明飞王忠康
- 关键词:成像方法混响信号子空间目标回波
- 一种半主动控制的潜艇推进轴系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及方法
- 一种半主动控制的潜艇推进轴系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包括可相对于推进轴轴向移动的负刚度机构、调整负刚度机构位置的平衡位置自动调整机构、正刚度机构、以及振动半主动控制系统;负刚度机构包括移动钢架、径向阻尼器、径向弹簧、以及设置在...
- 翁泽宇余行行胡晶晶年新宇徐特奇桂元坤李春晓
- 一种迭代解卷-时反目标检测及距离估计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迭代解卷‑时反目标检测及距离估计方法,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与发射信号求相关获得互模糊度函数;同时,发射信号与自身求相关获得自模糊度函数;通过迭代解卷的方式,消除发射信号引起的模糊问题,通过时反的方法,消除多路径...
- 李春晓郭明飞丁浩
- 文献传递
- 通过结构尺寸参数优化石英晶体谐振器热应力的方法
- 通过结构尺寸参数优化石英晶体谐振器热应力的方法,包括:根据石英晶体谐振器各个组件的初始尺寸与材料,通过有限元仿真获得石英晶片上的初始热应力;选择影响热应力的结构尺寸参数,根据不同结构尺寸参数的取值范围合理的选择其水平,从...
- 翁泽宇王武江桂元坤李春晓余行行
- 一种半主动控制的潜艇推进轴系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及方法
- 一种半主动控制的潜艇推进轴系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包括可相对于推进轴轴向移动的负刚度机构、调整负刚度机构位置的平衡位置自动调整机构、正刚度机构、以及振动半主动控制系统;负刚度机构包括移动钢架、径向阻尼器、径向弹簧、以及设置在...
- 翁泽宇 余行行 胡晶晶 年新宇 徐特奇桂元坤李春晓
- 一种时延—多普勒解卷提高超声成像系统分辨力方法
- 本发明属于超声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时延—多普勒解卷提高超声成像系统分辨力方法,包括:激励换能器产生超声发射信号;建立发射信号数据库,查找发射信号;超声检测场景下,由换能器采集超声反射信号得到回波信号数据;计算超声发射信号...
- 李春晓阮少龙翁泽宇胡艳飞桂元坤游红武
- 可识别声源深度的三维声聚焦波束形成方法被引量:9
- 2013年
- 当前平面传声器阵列结合波束形成方法进行声源识别定位时,存在不能确定声源相对全息测量阵列距离的问题,提出了可识别声源深度的三维声聚焦波束形成方法。基于球面波声场模型和波束形成方法,在不同深度的平面上进行声聚焦,首先根据聚焦面上波束形成功率的最大点位置沿聚焦深度方向(即z方向)的轨迹变化判断声源在z方向的位置,再进一步确定声源在x和y方向的位置。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点声源构成的声场中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且在全消声室内进行了单声源及多声源识别定位的实验验证。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基于平面阵列的三维空间中声源的识别定位。但由于受二维平面阵列所限,仍不能识别在其前后的声源的位置。
- 丁浩李春晓金江明梅东挺卢奂采柴国钟
- 关键词:聚焦波束形成平面阵列球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