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旭东
- 作品数:39 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常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入布比卡因和得宝松镇痛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入布比卡因和得宝松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40例腰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术后关节腔内注入不同药物,实验组予75mg左旋布比卡因和1mL得宝松,对照组予1mL得宝松,记录术后第8,12,24,36小时患者静态和动态(屈膝关节90°)的VAS评分。结果实验组在术后第8,12,24小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6小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入左旋布比卡因和得宝松的混合物,镇痛效果满意,镇痛时间也较长。
- 许旭东
- 关键词:膝关节镜布比卡因得宝松
- 丙泊酚与七氟烷预防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并比较丙泊酚与七氟烷预防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反应(OIH)的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丙泊酚+高剂量瑞芬太尼组(A1组)、丙泊酚+低剂量瑞芬太尼组(A2组)、七氟烷+高剂量瑞芬太尼组(B1组)、七氟烷+低剂量瑞芬太尼组(132),各20例。比较四组麻醉情况、瑞芬太尼总量、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四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O.05),A1、A2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长于B1、B2组(P〈O.05),B1组术后24h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多于其他三组(P〈0.05)其余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1组、B1组瑞芬太尼总量多于A2组、B2组,且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A2组术后6h、24h切口周围疼痛闽值及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高于A1组、B1组、B2组,且A1组、B1组、B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与低剂量瑞芬太尼[O.1μg/(kg·min)]相比,高剂量[O.3μg/(kg·min)]更容易引发0IH;且丙泊酚减轻高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0IH的效果优于七氟烷。
- 张爱萍许旭东潘春英郦惠芳
- I-gel喉罩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比较I-gel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全麻诱导后分别采用喉罩(I)组和气管插管(T)组行机械通气,记录气腹前、后10 min、15 min呼气末CO_2(PETCO_2),气道平台压(Palat)、气道峰压(Ppeak)和肺顺应性(CL),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气腹后10 min、15min,I组CL明显高于T组,Palat,Ppeak明显低于T组(P<0.05)。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10 min、15 min,两组CL明显降低,PETCO_2,Pplat,Ppeak明显升高(P<0.01)。I组术后咽喉痛和呛咳的例数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I-gel喉罩通气更安全,不良反应更少。
- 张爱萍许旭东潘春英
- 关键词:气管插管妇科腹腔镜手术
- 地佐辛不同用药方式对剖宫产术患者麻醉后寒战的预防效果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地佐辛不同用药方式对剖宫产术患者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产妇分成A、B、C三组各45例。麻醉且胎儿取出后,预处理:A组给予3m L的生理盐水静注;B组给予地佐辛静注,剂量为0.1mg/kg;C组给予地佐辛肌注,剂量为0.1mg/kg。再给予寒战预防处理:A组静注0.1mg/kg的地佐辛,B、C两组分别给予0.05mg/kg的地佐辛静注。对比各组麻醉后的寒战反应情况,产妇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围术期的相关指标(BMP、HR、RR)。结果:B组寒战反应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A组的51.11%及C组的28.89%,C组寒战反应发生率亦显著低于A组,B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术前及术后的MBP、HR及RR的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术中的HR及RR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地佐辛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患者寒战,但静脉注射的预防效果更佳,值得临床重视。
- 张爱萍潘春英许旭东
- 关键词:地佐辛不同用药方式寒战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6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及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前(T1)、麻醉后5 min(T2)、胎儿取出时(T3)及手术结束后(T4)时刻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及心率(heart rate,HR)。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法对产妇术后4、8、24 h疼痛感受进行评分。对比两组产妇母婴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3和T4时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T4与T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同时刻CO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妇T3时刻CO均高于T1时刻(P>0.05)。研究组产妇术后4、8 h及24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儿出生3 min阿氏评分<7分、母体牵拉反应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可缩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 盛志锋邹鲁张爱萍许旭东
- 关键词:舒芬太尼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麻醉效果
- 联用地佐辛和罗哌卡因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分析联用地佐辛和罗哌卡因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术后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 :从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选取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对两组产妇均进行常规的镇痛处理。在此基础上,联用罗哌卡因和地佐辛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镇痛。然后对比两组产妇术后2 h、12 h、36 h的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2 h的VAS评分[(2.85±0.89)分]、术后12 h的VAS评分[(2.52±0.68)分]、术后36 h的VAS评分[(1.92±0.82)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术后2 h的VAS评分[(4.98±1.36)分]、术后12 h的VAS评分[(4.02±1.05)分]、术后36 h的VAS评分[(2.68±0.85)分],P <0. 05。结论 :联用地佐辛和罗哌卡因对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术后双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较好,能够减轻其疼痛感。
- 庄凌云许旭东徐达商建飞陆瑞斌
- 关键词:地佐辛罗哌卡因剖宫产
- 术前髂筋膜间隙阻滞持续镇痛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8年
- 目的观察入院早期使用髂筋膜间隙阻滞持续镇痛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A组为术毕至术后48h,B组为入院即刻至术后48h。观察并记录2组术中情况、芬太尼用量、术前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以及入院后即刻(T0)、术前12h(T1)、术后24h(T2)、术后72h(T3)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并检测各时间点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浓度。结果 B组术中芬太尼用量较A组少,术前PSQI评分较A组低,POCD发生率较A组少,住院时间较A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呈降低趋势,2组MMSE评分呈升高趋势,2组IL-6和S-100β浓度呈先升高(T1、T2)后降低(T3)趋势,B组VAS评分、IL-6和S-100β浓度降低幅度较A组更明显,而MMSE评分较A组更高,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髂筋膜间隙阻滞持续镇痛可以提供完善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改善睡眠,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降低患者免疫炎性反应,从而降低患者早期POCD的发生。
- 邹鲁邹鲁许旭东潘小燕潘小燕
- 关键词:髋骨折
- 穴位电刺激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穴位电刺激联合全身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胃肠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常州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根治术中采用常规全身麻醉,30例)和观察组(根治术中采用穴位电刺激联合全身麻醉,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室时(T_(0))、建立气腹30 min时(T_(1))、建立气腹1 h时(T_(2))、建立气腹2 h时(T_(3))、手术结束后30 min时(T_(4))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水平;T_(0)时和术后24 h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神经营养指标、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T_(0)~T_(4)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先降低后升高,且T_(1)~T_(3)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T_(0)~T_(4)时中心静脉压均先升高后降低,且T_(1)~T_(3)时观察组中心静脉压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与T_(0)时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与T_(0)时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异性蛋白(S100-β蛋白)、血小板溶酶体膜蛋白(CD63)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全身麻醉中辅以穴位电刺激,可提升患者对手术与麻醉的耐受度,减轻麻醉与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保护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胃肠激素,减轻认知损伤,降低血栓形成发生风险,保障患者预后。
- 隋金玲许旭东龙焱张亚菲
- 关键词:全身麻醉穴位电刺激神经功能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9
- 2021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罗哌卡因组、复合组,每组42例。术中均行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术,术后罗哌卡因组采用罗哌卡因自控镇痛,复合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自控镇痛。对比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谵妄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合组术后6、8、12 h静息及运动状态VAS评分低于罗哌卡因组,2组术后8、12 h静息及运动状态VAS评分均高于术后2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当晚、术后12 h PSQI评分均高于术前,但复合组低于罗哌卡因组[(12.2±2.0)分比(13.1±2.0)分、(8.5±1.7)分比(9.4±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合组术后第1、2天谵妄发生率低于罗哌卡因组[11.9%(5/42)比31.0%(13/42)、4.8%(2/42)比21.4%(9/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谵妄发生率,促进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伤口愈合。
- 陆瑞斌蒋涛许旭东邹鲁
- 关键词:下肢骨折罗哌卡因
- B超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
- 2019年
-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术后镇痛方法 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患者均全身麻醉,A组手术后给予B超引导下腰丛阻滞镇痛,B组术后静脉芬太尼持续泵注镇痛.患者术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4分,则使用芬太尼0.05?mg静脉注射,间隔30?min可重复使用.比较术后24?h内芬太尼额外使用量;比较术后1?h、4?h、8?h、12?h、24?h疼痛VAS评分;比较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芬太尼额外使用剂量显著少于B组(P<0.05),术后5个时间段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并发症占比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痛效果理想,并发症明显降低,镇痛药物使用量显著减少.
- 盛志锋邹鲁许旭东
- 关键词: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B超引导腰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