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华
- 作品数:25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日历寿命加速测试与拟合被引量:16
- 2015年
- 以磷酸铁锂系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例,利用性能衰减数据进行了动力电池寿命衰减模型的推导和寿命加速测试与评估方法的研究。研究发现该电池容量衰减符合1/2次方的衰减变化规律,利用该衰退模型建立寿命加速预测方法,根据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衰减速度,得出电池寿命随温度衰减模型,从而可以通过检测高温下的日历寿命并结合模型,推算出动力电池的实际日历寿命,可以解决动力电池寿命评估周期长和成本高的问题。
- 王芳樊彬刘仕强肖成伟张文华
- 关键词:动力电池日历寿命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新型硼酸酯溶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锂二次电池电解液的新型溶剂,所述溶剂的结构特征为醚链取代的硼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R<Sub>1</Sub>OB(OR<Sub>2</Sub>)OR<Sub>3</Sub>,式中R<Sub>1<...
- 裴锋张文华毛荣军吴三毛田旭曹余良吴冰斌
- 文献传递
- 磷酸铁锂电池循环过程中电化学交流阻抗研究被引量:19
- 2015年
- 研究了商品化磷酸铁锂电池不同倍率循环过程中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了电池体系中各部分阻抗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循环次数的正负极片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表明在较高倍率下电池容量衰减较快,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石墨负极结构的破坏,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交流阻抗谱上中低频区新出现的一段圆弧,说明交流阻抗谱的变化与电池性能劣化状态具有相关性。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特征变化来判断电池的容量劣化状态,为电池的分级筛选和建立梯次利用电池快速评价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张文华裴锋刘平吴三毛伍发元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化学阻抗谱
- 硫/微孔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张文华潘家新艾新平杨汉西
- 硫/介孔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3
- 2010年
- 以经加热处理的单质硫与由模板法制备的介孔碳合成一种硫/介孔碳复合材料(S/C).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介孔碳能有效提高硫电极的电化学反应活性、限制硫电极中间产物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流失,从而使S/C复合电极具有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倍率放电性能和稳定的循环性能.在800mA/g的高电流密度下,硫电极的首周放电比容量达到1234mAh/g;循环100周后,比容量仍保持在800mAh/g以上.
- 张文华陈瑶艾新平曹余良
- 关键词:介孔碳
- 一种快速查找废旧动力电池包中性能最差电池的方法
- 一种快速查找废旧动力电池包中性能最差电池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在高压充放电仪上将整个电池包先进行充电,充满后进行1次完整放电,充放电倍率采用1C,放电容量记为C<Sub>1</Sub>;(2)将电池包分成两个小...
- 毛荣军张文华吴三毛裴锋伍发元田旭刘平
- 文献传递
- 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的回收技术被引量:3
- 2013年
- 在总结废旧钴酸锂电池回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的回收工艺流程。在正极回收料中加入Li2CO3,Fe(NO3)3.9H2O和NH4H2PO4调整回收料中Li/Fe/P的摩尔比为1.05:1:1,在700℃、Fe/C=1/1.5、N2保护下反应10h生成磷酸亚铁锂,并实现了以金属的形式回收了电池中的大部分铜、铝等金属,整个流程没有使用强酸溶液,少量使用强碱溶液,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废旧电池回收工艺。
- 裴锋贾蕗路吴越张文华吁霁
- 关键词:废旧电池磷酸亚铁锂回收
- 面向电力行业人才需求的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随着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泛在物联网等大量新技术的涌现,电力行业对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和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而工程教育认证正是面向企业和社会需求,以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宗旨的一种国际通用的工程师资格认证。文中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以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为导向,分别从实践教师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以及多维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从以学科为导向转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实现从传统应试教育向具有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教育的转型,培养满足电力行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从而提高电力行业人才队伍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 张文华刘平章顺华许惠君连晶晶
- 关键词:电气工程工程教育认证实践教学改革复合型创新人才
- 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4年
- 储能技术是一项可能对未来能源系统发展及运行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在众多储能技术中,技术进步最快的是电化学储能技术。以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为主导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在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具产业化应用前景。介绍了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以及液流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原理、体系特点和各材料的发展现状。
- 贾蕗路刘平张文华
- 关键词: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
- 储能电池用空心介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改进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高比能二次电池中,锂硫电池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的中间产物溶解流失及体积膨胀等问题,采用模板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空心结构的高孔容介孔碳球(标记为SiO2^-空心碳),不仅提高了载硫量,而且可将多硫化物吸附在球体的空心结构和壳层的介孔孔隙中,从而抑制活性物质的溶解流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脱附表征结果表明多孔碳呈空心球结构,壳层布满介孔孔隙,孔径约为2~4 nm;X-射线衍射(XRD)图谱说明单质硫均匀分散在空心碳孔隙结构中;热重分析结果显示,SiO2-空心碳/S复合材料的硫含量为74. 2%;电化学测试表明,其首周放电比容量增加至1608. 6(mA·h·g^-1),循环100周后仍保持在863. 4(mA·h·g^-1)以上,说明SiO2^-空心碳/S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及循环稳定性。采用KS6为导电剂,可以使复合硫电极循环100周后的可逆比容量提高至961(mA·h·g^-1),容量保持率提高至61. 7%,可见KS6导电剂可以明显改善SiO2^-空心碳/S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
- 张文华刘平杨小品章顺华杨小品欧阳志昭
- 关键词:锂硫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