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5篇慢性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疗效观察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衰竭
  • 2篇曲美布汀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病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肺病
  • 2篇NT-PRO...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动态血糖

机构

  • 10篇湛江市第四人...
  • 3篇贵阳医学院第...

作者

  • 13篇彭宙
  • 5篇黄玉华
  • 3篇陆云江
  • 2篇李春鸿
  • 2篇游东
  • 2篇林养
  • 2篇王晓东
  • 2篇吴春芳
  • 2篇敖洪萍
  • 1篇陈晨
  • 1篇陈志军
  • 1篇陈世碧
  • 1篇叶兰芬
  • 1篇彭蓬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4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9例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口服谷维素治疗;对照组71例,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14和28 d后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停药4周后随访,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大便次数、性状,腹痛及腹胀等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上述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的腹胀、大便次数及性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的对照组;治疗14 d后,治疗组患者的腹痛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的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马来酸曲美布汀的基础上联用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良好。
彭宙黄玉华游东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谷维素肠易激惹综合征
血清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和心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体检的8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NT-proBNP、cTnI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cTnI、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分级高者的cTnI、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分级低者(P<0.05)。结论:NT-proBNP、cTnI水平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肌标志物,且NT-proBNP、cTnI水平能够准确反映出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联合检测可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疾病诊断依据。
林养彭宙符少杨黄梓就吴春芳李春鸿
关键词:NT-PROBNPCTNI慢性心力衰竭
应用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其是否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6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治疗,静脉注射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α-硫辛酸30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连续2周,观察疗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王晓东彭宙陆云江敖洪萍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Α-硫辛酸
尿液N-末端-前B型钠尿肽在慢性心衰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尿液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在慢性心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收集来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液及尿液NT-proBNP水平,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的尿液及血液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慢性心衰患者尿液及血液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高而升高。尿液与血液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尿液NT-proBNP及血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具有相似的价值。检测尿液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治疗、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林养彭宙符少杨黄梓就吴春芳李春鸿
关键词:尿液
治疗性应用抗抑郁剂对伴有失语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应用抗抑郁剂对伴有失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伴有失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脑卒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应用抗抑郁剂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抗抑郁剂对伴有失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彭宙符少杨黄玉华
关键词:抗抑郁剂失语脑卒中
曲美布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 探讨曲美布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312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曲美布汀联合奥美拉唑156例为观察组,口服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15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上腹痛、胃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及嗳气等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上腹痛、胃部烧灼感症状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嗳气、餐后饱胀症状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布汀联合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效果相近,而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FD首选用药.
洪稚夏蔡辉彭宙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曲美布汀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
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应用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FINS、HOMA-IR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心力衰竭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未有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彭宙黄玉华符少杨
关键词:依那普利慢性心力衰竭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NSCLC中鳞癌38例,腺癌19例,腺鳞癌3例。中心型者前期采用常规放射治疗,2.0Gy/次,5次/周,总剂量40.0Gy,后程采用3DCRT,5.0Gy/次,3次/周,总剂量30.0Gy。再程放射治疗者和外周型者对病灶直接采用3DCRT,5.0Gy/次,3次/周,总剂量50.0Gy,外周型者患侧肺门及纵膈淋巴引流区常规预防照射,2.0Gy/次,5次/周,总剂量50.0Gy。结果:60例近期疗效19例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肿瘤总有效率为80%(48/6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36.67%;20.oH。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NSCLC近期有较好效果,副反应可耐受,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洪稚夏蔡辉彭宙
关键词:适形放疗疗效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因重型颅脑损伤所致应激溃疡患者84例(住院时间>7d,入院后均进行常规降颅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止血治疗),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无药物组,B组予抑酸剂泮托拉唑,C组予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D组予泮托拉唑+硫糖铝,①观察A组患者胃粘膜内pH值(PHi),胃液pH值,血糖值与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关系;②观察四组患者胃液PH值,应激性溃疡出血率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①PHi值降低、pH值降低及血糖升高时出血率及病死率明显升高;②出血率:A组最高并明显高于B、C、D组,D组最低,胃液pH值:A组最低并明显低于B、C、D组,D组最高;溃疡愈合时间:A组时间最长并明显高于B、C、D组,D组时间最短。结论①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胃粘膜损害,高血糖等因素有关;②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措施应在常规降颅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止血治疗后加用抑酸药与胃粘膜保护剂联合用药以更好的降低出血率及病死率。
陈志军叶兰芬彭宙梁汝忠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
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40名随机分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甲)组,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乙)组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HbA1C明显下降,但甲组胰岛素用量比乙组多,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甲组明显多于乙组,两组HBA1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使2型糖尿病HBA1C明显下降,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改善。
陈晨陈世碧彭宙陆云江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