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学辉

作品数:22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舌鳞状细胞癌
  • 5篇细胞癌
  • 5篇鳞状
  • 5篇鳞状细胞
  • 5篇鳞状细胞癌
  • 4篇上皮
  • 4篇口腔
  • 3篇肿瘤
  • 3篇颌骨
  • 3篇下颌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第三磨牙
  • 2篇增殖
  • 2篇种植体
  • 2篇种植体周围炎
  • 2篇阻生
  • 2篇阻生第三磨牙

机构

  • 18篇潍坊医学院附...
  • 17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 1篇山东省口腔生...

作者

  • 21篇孙学辉
  • 17篇胡温庭
  • 12篇范欣
  • 3篇吴正华
  • 2篇蓝菁
  • 2篇巩佃霞
  • 2篇李新新
  • 2篇徐林林
  • 2篇董超
  • 2篇范欣
  • 1篇王志峰
  • 1篇姜山
  • 1篇卢小生
  • 1篇刘媛媛
  • 1篇李维正
  • 1篇王芳
  • 1篇王长磊
  • 1篇马春晓
  • 1篇董超

传媒

  • 9篇潍坊医学院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 1篇医学诊断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8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脓肿切开引流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效果,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4年10月8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切开引流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39±0.41)×109/L、(6.14±0.77)×109/L,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肿切开引流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
徐林林孙学辉庞艳蕾胡温庭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如意金黄散疗效
慢性牙周炎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了解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观察组)、牙周健康者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两组进行评分,分析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QOL-BREF总分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2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MCMQ回避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SSAS总分及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2个维度评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与回避分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生活质量偏低,在面对应激事件时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低。
徐林林孙学辉李维正范欣胡温庭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生活质量社会支持
Beclin1与p53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和癌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自噬体相关基因Beclin1与p53基因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PA)和癌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CPA)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手术切除的PA标本45例作为PA组,CPA标本32例作为CPA组,正常腮腺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三组Belin1与p53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CPA组Beclin1、p53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及Beclin1、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三组Beclin1、p53阳性表达率存在统计学差异,CPA组Beclin1阳性表达率低于PA组和对照组,CPA组和PA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且CPA组高于PA组(P<0.05)。CPA组Beclin1、p53表达情况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TNM分期为III-IV期患者Beclin1阳性表达率低于I-II期患者,p53阳性表达率高于I-II期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Beclin1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组Beclin1、p53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侵袭性无关(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CPA患者Beclin1和p53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839,P=0.000)。结论:PA及CPA中存在Beclin1异常低表达,p53异常高表达,CPA患者Beclin1、p53表达情况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
曹星华胡温庭孙学辉范欣董超栾可峰
关键词:BECLIN1P53
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和CD13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和CD13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67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和CD133的表达状况。结果 CD44和CD133在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1%(39/67)和65.67%(44/67);CD44,CD133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44的阳性表达和CD133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5年生存率存在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分化程度、CD44的阳性表达及CD133的阳性表达是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CD44,CD133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预后评价的参考标准。
栾可峰李新新孙学辉范欣巩佃霞胡温庭
关键词:CD44CD133临床病理特征
耳穴贴压治疗对缓解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牙术后疼痛及焦虑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APA)应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牙术后缓解疼痛和焦虑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符合纳入标准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61例,对照组71例。试验组:拔牙术前40min行APA并持续至术后7d,分别在术后6h,12h,24h,48h,72h,7d和T1,T2,T3,T4,T5,T6完成疼痛数据回馈;分别在术前1h及术后6h,24h,72h,7d完成焦虑数据回馈。对照组:除不予APA外,余同试验组。结果时间段平均疼痛值(VAS)、术后止痛药用量值(AD)、时间段疼痛最大值(VAS-max)、时间点活动性疼痛值(VAS-a)、术后状态焦虑值(stai-s)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6h^7d VAS值,术后7d内AD值,术后72h内VAS-max值,术后6h,12h,48h,72h,7d VAS-a值,术后6h,24h,72h stai-s值,两组比较,P<0.05。结论 APA可有效缓解口腔颌面外科拔牙术后疼痛和焦虑,减少止疼药物摄入,提高拔牙术围手术期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王高君胡温庭范欣唐清华吴昊孙学辉
关键词:耳穴贴压治疗疼痛焦虑拔牙术
应用阿托品及加压包扎对预防腮腺切除术后涎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观察口服阿托品及腮腺区加压包扎时间的长短对预防腮腺切除术后涎瘘发生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行腮腺切除的病例依据术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4组,每组27例.A组,B组患者术后三餐前半小时均口服阿托品,但A组腮腺区术后加压包扎3d,B组腮腺加压包扎10d.C组,D组患者均未口服阿托品,C组腮腺区加压包扎3d,D组加压包扎10d.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术区是否有涎瘘发生.结果 4组涎瘘发生率分别为7.41﹪,3.70﹪,3.70﹪,3.70﹪;B组,C组,D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A组和其他3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腮腺切除术后,在相同加压包扎时间内,是否口服阿托品对预防涎瘘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而给予患者相同的药物处理方法后,加压包扎的时间在3d时已经明显地减少涎瘘的发生率,过长的加压包扎无显著临床意义.
孙学辉吴正华卢小生刘媛媛胡温庭
关键词:阿托品加压包扎涎瘘
口干症患者口干程度与伴随症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调查口干症患者的口干程度与伴随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0例口干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口干程度与口腔灼痛、黏膜干燥、咽喉干燥、眼干、鼻干、味觉减退、口腔异味、声音嘶哑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关系(P>0.05)。龋均与口干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口干症不是增龄性变化,随着口干程度的加重可导致伴随症状的加重、龋齿的增多。
巩瀚文孙学辉刘宗伟范欣曲鹏宇
关键词:口干症性别年龄龋齿伴随症状
TMED2受miR-5583-5p调控在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中发挥癌基因作用
2021年
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是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最常见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大量研究表明,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非编码RNA,可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后处理,导致靶mRNA的降解及翻译抑制。然而,关于跨膜p24转运蛋白2(transmembrane p24 trafficking protein 2,TMED2)受miR-5583-5p调控对TSCC细胞Cal-27迁移、侵袭、增殖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能力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数据库,分析TMED2高表达头颈部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HNC)病人愈后不良,在HNSCC组织中的表达升高(P<0.001)。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在6例TSCC组织及TSCC细胞系SCC-9、SCC-25和Cal-27中,TMED2蛋白质表达量较癌旁组织及口腔正常上皮细胞中上调,转染TMED2干扰质粒(SiTMED2)的Cal-27细胞中TMED2蛋白质表达量降低,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表达上调,而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下调。迁移与侵袭结果发现,转染SiTMED2的Cal-27细胞穿过小室基底膜细胞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EdU结果显示,转染SiTMED2的Cal-27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TMED2存在与miR-5583-5p的结合靶点。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miR-5583-5p在Cal-27细胞中表达量较Hoec细胞中下降,转染过表达miR-5583-5p质粒的Cal-27细胞其表达量升高(P<0.05),过表达miR-5583-5p(miR-5583-5p mimics)后TMED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综上所述,TMED2受miR-5583-5p调控促进舌鳞状细胞癌细胞Cal-27迁移、侵袭、增殖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发生。
唐清华孙学辉李洪利胡温庭胡凯莉范欣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上皮间充质转化
舌癌细胞exosome中致癌因素的细胞间转移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人舌癌细胞Tca8113来源exosome与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间进行致癌因素的细胞间转移,探索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是否是舌癌细胞exosome的靶细胞。方法构建含有EGFRvIII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入舌癌细胞Tca8113,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情况;采用超滤离心结合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从已转染舌癌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exosome,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确认;将ex-osome与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共培养,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是否能摄取exo-some。结果重组质粒pEGFP-N1-EGFRvIU转染的舌癌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现绿色荧光;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xosome具有特征性的盘状结构,由双层膜构成,直径在30-100nm之间;exosome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共培养2h后,黏膜上皮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结论成功分离人舌癌细胞exosome,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是人舌癌细胞exosome的靶细胞,exosome能进行致癌因素的细胞间转移。
董超姜山胡温庭吴正华孙学辉
关键词:舌肿瘤EXOSOME
种植体表面影响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发展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 探讨种植体表面不同处理对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发展的影响.方法 BLB种植体Ⅲ代及Ⅲ代未添加表面涂层种植体(标记为C型)各16枚,随机各选1枚即刻植入Beagle犬双侧第2,3前磨牙拔牙窝内,采用自身对照选择一侧为实验侧(Ⅰ),另一侧为对照侧(Ⅱ).3个月后,将动物Ⅰ侧种植体用浸泡过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液的丝线结扎构建种植体周围炎,对照侧不绑线(基线).定期测量种植体周探诊深度(PPD),并行X线观察,测量骨丧失程度.结果 基线期后2周,两组种植体临床指标检测未见明显差别,基线期后4周PPD值比较,Ⅲ代种植体大于C型种植体,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X线观察种植体周呈现凹形骨吸收;基线期后6周,种植体周牙龈部分退缩,PPD值有所降低,X线测量骨丧失程度Ⅲ代种植体亦较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BⅢ代种植体可能由于表面涂层处理导致粗糙度增大,较C型种植体更容易促进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
范欣孙学辉蓝菁
关键词:BLB种植体种植体周围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