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平
- 作品数:45 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别嘌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别嘌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伴高尿酸血症患者 4 5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别嘌醇组 ,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别嘌醇 0 .4g/d ,疗程 12周。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 (LVESVI) ,同时测定血浆丙二醛、一氧化氮。结果 :别嘌醇组血浆丙二醛明显降低、一氧化氮增加 (P <0 .0 1) ,LVEF增加、LVESVI降低 (P <0 .0 5 ) ,LVEF、LVESVI的变化与丙二醛降低相关 (r=- 0 .4 2 ,0 .4 5 ,P <0 .0 5 ) ,与一氧化氮增加无相关关系 (r =0 .32 ,- 0 .34,P >0 .1)。结论 :别嘌醇改善CHF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心功能 ,可能与减少活性氧族有关。
- 肖立中江志平黄志徐新潘丽坤赖少燕曾兆俞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别嘌醇心功能活性氧族
- 大豆异黄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大豆异黄酮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格列吡嗪、大豆异黄酮组各 2 6例 ,分别治疗 3个月 ,观察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一氧化氮 (NO)、纤溶活性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的变化。结果 :大豆异黄酮组血糖稍降低 ,TC、LDL C、UAE降低 ,NO、tPA/PAI 1、ISI增加 (P <0 0 5 )。△NO与△TC、△LDL C负相关 (r =-0 3 5、-0 41,P <0 0 5 ) ,与△ISI、tPA/PAI -1正相关 (r =0 48、0 46,P<0 0 1) ;格列吡嗪组仅血糖降低 (P <0 0 0 1) ,其他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改善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内皮功能、纤溶活性、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胰岛素抵抗状态。
- 林晓云肖立中江志平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2型糖尿病胰岛素血糖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病人经罗格列酮长期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的变化。方法选择59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29例)与治疗组(30例),治疗组加用罗格列酮治疗24个月,治疗前后应用高频超声检测IMT及斑块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MT及斑块检出率降低(P<0.01或P<0.05),血清NO增加,CRP、TNF-α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IMT增加(P<0.01),斑块检出率及血清NO、CRP、TNF-α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罗格列酮长期治疗能延缓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斑块。
- 张鸿飞肖立中林晓云江志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内膜中层厚度罗格列酮
-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 1998年
- 江志平陈伟林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药物疗法倍他乐克
-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价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溶栓治疗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趋势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发病后24h内入院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188例,根据患者最终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四组:A组(n=50):行急诊PCI治疗,住院期间第5~7d行第二次PCI治疗;B组(n=48):仅行急诊PCI治疗;C组(n=46):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住院期间第5~7d行择期PCI治疗;D组(n=44):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测量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患者入院24hNT-proBNP值,将患者分为:0~299pg/ml组、300~899pg/ml组及≥900pg/ml组,记录三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半年内及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对PCI术后NT-proBNP水平与随访1年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四组患者入院24hNT-proBNP水平均达峰值,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A、B两组比较,AMI后45d、半年、1年时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B组比较,入院后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D两组比较,AMI后第11d、随访第45d、半年及1年时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0~299pg/ml、300~899pg/ml及≥900pg/ml三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半年及1年时MACE发生率均呈递增趋势;其中0~299pg/ml组、300~899pg/ml组患者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此两组与≥900pg/ml组比较,MACE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时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患者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再狭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及溶栓治疗后近、中期预后及1年时冠状动脉再狭窄具有临床价值;急诊PCI及择期二次PCI对降低NT-proBNP水平优于溶栓治疗。
- 刘向阳唐良秋江志平张社兵肖雨雄何凤屏李爱华万槐斌范文茂陈宝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及心功能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及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2009年7月~2010年12月,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94例,住院期间未行第2次PCI治疗者为A组(n=46),住院期间第5~7天行第2次PCI治疗者为B组(n=48);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AMI患者未行再灌注治疗者为C组(n=34);使用电化学发光测量不同时间NT-proBNP水平,同时测量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S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B两组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较C组明显下降,LVEDD、LVSDV、LVEDV、LVEF在45 d及6个月时较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NT-proBNP水平在45 d及6个月时与A组相比进一步下降,LVEDD、LVS-DV、LVEDV、LVEF测量值则进一步改善,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行PCI后NT-proBNP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且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患者心功能预测因子,后续的择期PCI治疗能进一步降低NT-proBNP及改善心功能。
- 刘向阳唐良秋江志平张社兵李爱华万槐斌范文茂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功能
- 冠心病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浆胃饥饿素(Ghrelin)水平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将纳入研究对象依据相关检验及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冠心病糖代谢正常组和冠心病糖代谢异常组)、单纯糖代谢异常组。收集所有入选对象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血样,采用ELISA方法同批检测血浆Ghrelin水平。结果:①冠心病组及单纯糖代谢异常组血浆Ghrelin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②冠心病糖代谢异常组血浆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冠心病糖代谢正常组及单纯糖代谢异常组。③析因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与糖代谢异常在对血浆Ghrelin水平影响方面不存在交互作用。然而,糖代谢异常比冠心病对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更明显。结论:冠心病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显著下降,且糖代谢异常对Ghrelin的影响更明显。
- 庞军刚徐新唐良秋张社兵江志平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糖代谢异常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12月,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AMI患者为A组(n=46例),住院期间行择期PCI治疗者为B组(n=42),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的AMI患者未行再灌注治疗者为C组(n=34);测量NT-proBNP,完善心脏彩超检查,记录三组患者半年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A组NT-proBNP在入院后较B、C组明显下降,B组NT-proBNP在心肌梗死第11天及以后较C组明显下降;心功能方面:A、B组,A、C组及B、C组在第45天及半年时差异明显;A、B、C三组心血管事件组间差异明显;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或择期PCI后NT-proBNP明显下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但急诊PCI优于择期PCI治疗;同时NT-proBNP水平可作为患者心功能预测因子。
- 刘向阳唐良秋江志平张社兵李爱华万槐斌范文茂陈宝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功能心血管事件
- 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后X综合征患者血脂及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03年
- 肖立中江志平徐新黄志赖少燕胡碧花
- 关键词:X综合征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内皮功能
- 大豆异黄酮抑制去势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 (OVX)兔血脂、内皮素 -1(ET -1)、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 2 8只 4月龄雌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7只。除A组行假手术外 ,余组均行OVX ,并饲以胆固醇饮食 ,C组予大豆异黄酮 ,D组予雌二醇 ,12周后测定血脂、ET -1、TNF -α、IL -6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 与B组比较 ,C组、D组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均降低 ,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增高 (P <0 .0 5 ) ;C组、D组血浆ET -1、TNF -α、IL -6均降低 (P <0 .0 5 ) ,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占主动脉总面积的百分比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大豆异黄酮改善去势兔血脂 ,并降低ET -1、TNF -α、IL -6水平 ,可预防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 江志平肖立中徐新赖少燕黄志林晓云马连英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