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振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78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物种
  • 2篇爬行类
  • 2篇种群
  • 2篇两栖
  • 2篇灭绝
  • 2篇编目
  • 2篇濒危
  • 2篇濒危物种
  • 2篇哺乳动物
  • 1篇大蟾蜍
  • 1篇冬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多样性
  • 1篇动物园
  • 1篇动物种类
  • 1篇多样性
  • 1篇演替
  • 1篇野生动物
  • 1篇野生脊椎动物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广州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四川省林业科...
  • 3篇广东省生物资...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华南濒危动物...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1篇罗振华
  • 8篇蒋志刚
  • 7篇李春旺
  • 5篇平晓鸽
  • 4篇汤宋华
  • 4篇方红霞
  • 3篇冯祚建
  • 3篇王应祥
  • 3篇刘少英
  • 3篇吴毅
  • 3篇周开亚
  • 3篇马勇
  • 3篇李春林
  • 3篇李立立
  • 2篇曾岩
  • 2篇胡慧建
  • 2篇臧春鑫
  • 2篇李峰
  • 2篇胡军华
  • 2篇孟智斌

传媒

  • 6篇生物多样性
  • 1篇野生动物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第九届全国野...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北界狗獾食性的生物地理模式:狗獾是蚯蚓专食者吗?被引量:6
2013年
一些研究者认为狗獾是蚯蚓专食者.本文对欧亚狗獾(Meles spp.)的食性和相关的地理因子(纬度、海拔和坡向等)和环境因子(温度、雪被厚度、降水、初级生产力和人类影响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检验了这一假说.加上本研究组在青海湖地区的狗獾食性的研究数据,我们共采用了19篇文献中报道的22个研究地点的数据用于狗獾食性与生物地理关系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甄别了狗獾食性类别,提取影响狗獾食性重要作用的主成分;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了食物多样性与主成分因子及生物地理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狗獾食物的构成有明显的纬度梯度.狗獾在低纬度地区主要以昆虫和爬行动物为食,而在高纬度地区则代之以蚯蚓为食,狗獾不是一个蚯蚓专食者.进一步研究表明,狗獾的食物多样性与纬度和人类影响强度呈显著正相关.食物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决定了狗獾的采食策略.狗獾善于利用当地的资源作为自己的主要食物.从整个狗獾分布区来看,狗獾是一个机会广食者.
李峰罗振华李春林李春旺蒋志刚
关键词:纬度梯度食物多样性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被引量:606
2016年
为全面评估中国野生脊椎动物濒危状况,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国科学院于2013年启动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编制工作。通过这项工作,我们编制了《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
蒋志刚江建平王跃招张鹗张雁云李立立谢锋蔡波曹亮郑光美董路张正旺丁平罗振华丁长青马志军汤宋华曹文宣李春旺胡慧建马勇吴毅王应祥周开亚刘少英陈跃英李家堂冯祚建王燕王斌李成宋雪琳蔡蕾臧春鑫
关键词:野生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
通过红色名录评估研究中国哺乳动物受威胁现状及其原因被引量:28
2016年
依据中国哺乳类野生种群与生境现状,我们利用IUCN 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Version 3.1),Guidelines for Using the IUCN 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和Guidelines for Application of IUCN Red List Criteria at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Version 4.0),评价了中国所有已知的673种哺乳动物的濒危状况。本次评估了71种《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5)》没有评估的哺乳动物,还评估了60种《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5)》误认为中国没有分布的哺乳动物。发现中国有3种哺乳动物"野外灭绝",3种"区域灭绝"。受威胁中国哺乳动物共计178种,约占评估物种总数的26.4%,高于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物种平均受威胁率(21.8%)。中国哺乳动物1/4的特有种属于受威胁物种。受威胁比例最高的目是灵长目、食肉目与鲸偶蹄目。多数省区的受威胁哺乳动物物种占本省区哺乳动物总数的20–30%。中国哺乳动物种类多分布在中国第二级地理阶梯。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哺乳动物虽然种类少,但是受威胁哺乳动物的种类比例高。过度利用、生境丧失和人类干扰名列受威胁哺乳动物致危因子的前3位。自从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以来,一些中国濒危哺乳动物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改善。然而,鉴于中国哺乳动物区系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以及中国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如何拯救这些濒危物种仍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艰巨任务。
蒋志刚李立立罗振华汤宋华李春旺胡慧建马勇吴毅王应祥周开亚刘少英冯祚建蔡蕾臧春鑫曾岩孟智斌平晓鸽方红霞
关键词:哺乳动物灭绝
青藏高原有蹄类动物多样性和特有性:演化与保护被引量:17
2018年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具有丰富的生境类型和生物种类,是生物多样性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的热点研究区域。青藏高原发育着独特的动物区系,尤其是有蹄类动物,如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i)、野牦牛(Bos mutus)、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普氏原羚(P.przewalskii)、白唇鹿(Przewalskium albirostris)等青藏高原特有动物。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如下问题:青藏高原有多少种有蹄类动物?有多少种特有有蹄类动物?其分布格局如何?生存状况如何?保护现状如何?我们首先确定了青藏高原动物地理区的地理边界。发现青藏高原有28种有蹄类,其中10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种。青藏高原有蹄类种数占中国有蹄类的42%,单位面积上的有蹄类物种密度比中国现生有蹄类物种平均密度高62%。特有种比例高达36%。然而,青藏高原有蹄类物种分布不均匀,其丰富度呈东部高西部低格局,而高原特有有蹄类则分布于高原腹地。青藏高原有蹄类动物生存受威胁比例高,其中71%为受威胁物种,54%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或附录II。野外调查发现大额牛(Bos frontalis)已经野外灭绝,目前仅在高黎贡山有人工养殖的群体。青藏高原有蹄类物种红色名录指数从1998–2015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将加剧这一趋势。青藏高原有蹄类受威胁局面仍在继续,物种生存状况持续恶化。虽然经过40年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但一些青藏高原有蹄类的重要种群与栖息地并没有被自然保护区和新建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所覆盖。因此,在开发青藏高原、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应尽量保存高原野生动物种群与生境,实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赢目标。
蒋志刚李立立李立立胡慧建李春旺平晓鸽李春旺
关键词:青藏高原区系全球变化多样性
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环境覆盖的变化及其对两栖爬行类保护的启示被引量:17
2018年
三江源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我国第一个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被建成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为更好地服务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本研究从海拔、年均温和年降水等方面,在环境空间上系统比较了国家公园与三江源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差异;以4种两栖爬行动物即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norana pleskei)、西藏齿突蟾(Scutiger boulengeri)和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分布点环境条件在国家公园内外的异同为例,探讨分布受环境制约大、扩散能力弱的物种保护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果表明,国家公园与已建自然保护区在地理空间上重叠较大,但它们在自然环境上的差别很明显;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类所偏好的环境条件较多未包含在国家公园内。鉴于三江源的区位特殊性及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区域内两栖爬行动物等对环境依赖性强、扩散能力弱物种的有效保护不仅有助于保持物种遗传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国家公园目标定位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在国家公园内,应开展两栖爬行动物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长期监测,加强基础生物学研究,掌握环境变化对两栖爬行动物分布、遗传、行为、形态、种群动态及群落可能产生的影响,实现区域内两栖爬行动物及其类似物种在环境变化下的永续生存。
乔慧捷汪晓意王伟罗振华唐科黄燕杨胜男曹伟伟赵新全江建平胡军华
关键词:国家公园年均温年降水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华大蟾蜍越冬习性及冬眠栖息地选择
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一种常见两栖类,目前关于中华大蟾蜍的报道多见于其药用价值和繁殖习性,对其越冬习性及冬眠栖息地生境选择的研究较少。我们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
苏娟朱笑然吴华赵勉罗振华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生境选择主成分分析
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被引量:115
2015年
中国哺乳动物区系有鲜明的特色:有青藏高原分布的特有种属,有第三纪孑遗动物——大熊猫科和白鱀豚科,世界一半以上的鼠兔科动物为中国特有种,中国还是世界有蹄类最丰富的国家。新世纪以来,世界哺乳动物分类体系发生了变化,中国也发现一批哺乳动物新种和新记录种。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名录进行及时更新和完善。我们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哺乳动物卷》的编研中,对中国哺乳动物的目级阶元采用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已经取得一致意见的方案;在科及以下阶元以《中国哺乳动物种与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和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第3版)的分类系统为基础,有蹄类的分类采用Ungulate Taxonomy分类系统;收集整理了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所有哺乳动物资料,增加了截至2015年3月31日学术期刊发表的中国哺乳动物新种和新记录种,通过会议评审和通讯评审,调整了一些物种的名称和分类地位,确定了《中国哺乳动物名录(2015)》。该名录收录了中国现有哺乳动物12目55科245属673种,其中,新种18种(包括11种最近发现的或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的、尚有争议的新种)、新记录种18种、60个亚种提升为种。根据研究结果和专家意见,剔除了52种哺乳动物。此外,中国分类学家对新版名录中的20种啮类(Glires)的分类地位持不同意见,这些种类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中国哺乳动物名录(2015)》收录的中国哺乳动物种数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哺乳动物种数超过IUCN(2014)报道的世界哺乳动物排序第一的印度尼西亚(670种)。中国有150种特有哺乳动物,特有种比例为22.3%。兔形目特有种比例达43%,鼠兔科特有种比例更高达52%。劳亚食虫目的特有种比例为35%。中国灵长目、啮齿目和翼手目特有种比例约占各目总种数的1/5,翼手目特有种包�
蒋志刚马勇吴毅王应祥冯祚建周开亚刘少英罗振华李春旺
关键词:哺乳动物编目生物多样性特有种
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种群现状被引量:9
2012年
梅花鹿南方亚种被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列为濒危级,仅分布于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和浙江西北部,分布区域日益萎缩,分布区之间隔离程度较大。江西桃红岭是该亚种分布区之一,为保护该亚种,1981年成立桃红岭自然保护区,2001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解桃红岭野生梅花鹿现生种群数量,评估保护区过去30 a的保护成效,我们于2011年秋季采用直接计数的广义样线法开展梅花鹿种群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梅花鹿数量为365只,密度为2.92只/km^2,近年来梅花鹿种群增长较慢。经过30 a的保护,该保护区自然植被正在演替恢复。然而,当地的顶级植物群落可能并不是梅花鹿的适宜生境。因此,近年来,梅花鹿向保护区外扩散趋势明显,由此带来的各种管理问题值得关注。
蒋志刚徐向荣刘武华李春林李春旺卢学理肖金朋李言阔汤宋华平晓鸽李峰罗振华方红霞余斌章建华陈启俊高依敏吴建冬吴问国王淋波吴业飞朱欢兵王超代杰应霞王洁清刘钊陈静李琳琳陈代强张小伟崔绍朋李佳袁芳凯张斌斌朱建华高红志李洪宾陈裕禄陈永江林忠华王缘张楚周倩涵
关键词:梅花鹿种群扩散植被演替
操作性比的改变对峨眉树蛙雄性竞争的影响
操作性比被认为是影响性选择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两栖类繁殖过程中,由异步到达造成的偏向雄性的操作性比经常发生,导致了两栖类中可能出现激烈的雄-雄竞争。
李辰亮魏世超穆太洋张玮祁英英罗振华赵勉吴华
物种受威胁状况评估:研究进展与中国的案例被引量:25
2012年
评估物种濒危等级,确定物种保护优先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不断的修订,IUCN红色名录濒危等级标准已经趋于完善。但是,目前人们还在探索在无法获得物种的种群数量、生境、生活史数据时,如何寻找替代指标评估物种濒危等级。我们综述了国内外物种濒危状况研究的进展,提出了结合物种分布区、生活史、生态功能、人为干扰和特殊利用价值的评估物种受威胁状况的方法,并以此方法评估了中国陆生脊椎动物的生存状况。结果表明,列入灭绝级的物种有5个,功能性灭绝级的物种有30个,濒危级的物种有343个,受胁级的物种有459个,关注级的物种有439个,无危级的物种有1,032个。
蒋志刚罗振华
关键词:灭绝濒危物种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