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SLeX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应用荧光探针SLeX(Sialyl-Lewis X,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抗原)检测血清样本,建立前列腺癌诊断新方法,提高前列癌的早期诊断率。探讨荧光探针SLeX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的价值及在临床TNM分期、病...
- 周可义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 超声引导下可视化穿刺设备联合输尿管软镜在治疗肾下盏结石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可视化穿刺设备联合输尿管软镜在治疗肾下盏结石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8月我院收治的32例采用可视化穿刺设备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的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14例.年龄25~ 65岁,平均43岁.结石直径1.0 ~2.0 cm,平均(1.4±0.6)cm.全麻下取术侧抬高30°~35°斜截石位,先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200 μm钬激光完成可操作范围内结石碎石.然后选取第12肋下缘、腋后线与肩胛线之间区域中最接近目标肾盏的位置作为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采用F4.8可视穿刺系统行经皮肾穿刺.穿刺过程中需要自18G穿刺针侧面连接带有延长管的20 ml注射器,推注生理盐水以保持视野清晰.通过可视系统的微型肾镜可以观察到针芯尖端依次通过各解剖层次,进入目标肾盏.穿刺过程中,通过监视器直视下调整针尖方向观察到结石,退出穿刺针及微型肾镜,置入斑马导丝,沿导丝置入筋膜扩张器,建立F4.8操作通道.再次置入微型肾镜及钬激光光纤,应用200 μtm钬激光击碎肾下盏结石.术后不留置肾造瘘管,经输尿管软镜鞘留置F5双J管;留置尿管.术后1d复查KUB,了解结石粉碎、排出情况及双J管位置.残留结石直径≥4 mm定义为有意义的结石残留.术后1~2d拔除尿管,4~6周拔除双J管.结果 本组32例,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 min.输尿管软镜碎石时间8 ~25 min.可视化穿刺均成功建立通道,用时3~7 min.通过可视化穿刺设备均可寻及结石.32例均无大出血、输尿管撕脱及穿孔、感染性休克、胸腔积液及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本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为93.8%(30/32),2例下盏憩室内结石患者因出血致视野不清改行二期PNCL碎石成功.术后住院时间2~3d,平均(2.0±1.5)d.术后1d复查KUB,5例有结石残留,采用体位及药物排石.术后1个月复查,32例患者结石均排净.结论 超�
- 周可义赵春利杨文增崔振宇张彦桥马涛
-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肾下盏结石
- 经皮肾镜同期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途径同期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单侧单发肾盂旁囊肿合并UPJO患者32例,其中并发同侧肾结石25例。合并结石者先行微创经皮途径钬激光碎石术后,经此通道行肾盂旁囊肿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UPJO行顺行高压球囊扩张术,术后留置海马管引流3~6个月。分析囊肿开窗内引流、狭窄高压扩张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患者肾盂集合分离系数术前(55.93±5.85)与术后1个月(46.17±6.33)、3个月(40.47±6.06)、6个月(33.81±7.05)和9个月(28.95±7.92)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9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水分离系数减小。结论经皮微通道途径同期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UPJO,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低集合系统分离系数,疗效确切,行之安全有效。
- 周可义杨文增崔振宇赵春利
- 关键词:肾盂旁囊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钬激光
- 经皮微通道同期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微通道途径同期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0月36例单侧单发肾盂旁囊肿合并UPJO资料。囊肿直径3~6.5 cm,平均4.5 cm,狭窄段长0.5~1.8 cm,平均1.2 cm。伴同侧肾结石28例,结石直径0.5~1.2 cm,平均0.8cm。重度肾盂积水15例,中度积水18例,轻度积水3例。硬膜外麻醉,俯卧位,伴有肾结石者先行经皮微通道钬激光碎石术,经皮微通道行肾盂旁囊肿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直视下用200μm钬激光将向集合系统凸起明显部囊壁开窗引流,使囊腔与集合系统相通。UPJO行顺行球囊扩张术。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引流3~6个月。结果 36例手术顺利完成。囊肿开窗引流时间15~30 min,平均20 min,狭窄球囊扩张时间4~10 min,平均6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9~27个月,平均24个月。输尿管镜复查,34例扩张后输尿管镜体顺利通过,2例输尿管纤维炎性狭窄镜体不能通过。结论经皮微通道途径可同期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UPJO,近期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 赵春利周可义杨文增张彦桥崔振宇
- 关键词:肾盂旁囊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球囊扩张
- 穿刺针辅助输尿管软镜处理肾下盏特殊位置结石的有效性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穿刺针辅助组合式输尿管软镜处理特殊位置的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性。方法:46例单侧肾下盏结石患者,全麻,取患侧抬高30°斜截石位,输尿管软镜找到肾下盏结石,因结石位置特殊普通方法不能碎石,采用经B超引导穿刺针经皮精确穿刺肾下盏结石的方法,用穿刺针尖将肾盏内结石顶起移动,予以碎石。术后留置5 F的双J管4~5周,导尿管2~3 d。术后2 d复查KUB,了解结石粉碎、排出情况及双J管位置。结果:46例患者中,结石寻及率为93.5%(43/46),碎石成功率为91.3%(42/46),其他手术方法碎石4例。手术时间25~70 min,平均55 min,无感染性休克、输尿管穿孔及撕脱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1.2)d。4~5周后复查KUB及尿常规,拔除双J管。46例结石排尽(包含其他手术方法碎石),无结石残留。结论:B超引穿刺针经皮精确穿刺肾下盏结石,穿刺针尖将肾盏内结石顶起移动再予碎石的方法,碎石有效,安全可靠。
- 杨文增周可义赵春利周洪月安丰张伟
- 关键词:穿刺针肾下盏结石
- 可视标准通道联合可视超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精准穿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可视标准通道联合可视超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精准穿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10月,采取可视标准通道超声气压弹道碎石联合可视超细通道PCNL精准穿刺钬激光碎石对4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多通道碎石取石术。包括鹿角形结石10例,肾多发结石38例。结果 48例患者共建立110个通道。其中4例术前肾功能不全合并感染者穿刺中发现积脓且结石负荷较大,术中改行肾造瘘术加PCNL简单处理梗阻部位结石;44例完成一期手术:单通道5例,双通道24例,三通道15例;二期手术8例,新建通道12个。两期中单侧首次手术完成时间平均75(35~125)min。一期清除率79.2%(38/48),二期术后结石总清除率87.5%(42/48)。6例残石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及药物排石,术后随访3个月,6例结石排净,总清石率100.0%(48/48)。两期术后无脓毒血症、大出血和输尿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可视标准通道联合可视超细通道PCNL精准穿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清石率高,且并发症低,可以在临床推广。
- 周可义赵春利杨文增崔振宇马涛张彦桥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复杂性肾结石
- 组织粉碎器在处理膀胱内果胶样血凝块的应用
- 2015年
- 膀胱填塞是泌尿外科常见并发症,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常见于经尿道前列腺手术,包括PKRP、TURP及TURP;亦可见于经皮肾镜术后、前列腺癌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肿瘤术后出血、肾挫伤及膀胱外伤等。其处理的方法报道也比较多[1]。血块填塞可导致排尿不畅,刺激膀胱收缩而出现剧烈腹痛,堵塞尿管,导致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及出血加重等情况。组织粉碎器联合肾镜的应用,其优点突显,既能清除急性膀胱内出血形成的新鲜血凝块,也能清除膀胱内陈旧性血凝块,尤其针对果胶样血凝块,清除效果立竿见影。同时,若发现出血点后,也可以电凝止血。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科共处理膀胱血块填塞症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赵春利周可义杨文增周洪月马涛师晓强
- 关键词:血凝块胶样前列腺切除术后经尿道前列腺手术膀胱填塞
- 老年双侧上尿路结石同期应用球囊扩张经皮肾镜碎石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老年双侧上尿路结石同期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分析老年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354例,双侧同期完成PCNL碎石129例(双侧同期组),双侧分期完成PCNL碎石225例(双侧分期组),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结石总清除率、平均住院日、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间的结石平均直径、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总清除率、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同期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双侧分期组(4.89±2.4)d vs.(10.35±2.35)d(P<0.05)。结论:老年性双侧上尿路结石采用球囊扩张双侧同期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方法取石较双侧分期手术未增加手术风险,且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
- 周可义赵春利杨文增崔振宇张彦桥
- 关键词:老年双侧上尿路结石球囊扩张经皮肾镜
- 微创内引流一期缝合和开腹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开腹胆总管探查并放置T管引流是国内外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常用术式。而微创外科的发展为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提供了多种途径。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并在胆总管中置人专利的“胆道支撑内引流管”.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应用胃镜将内引流管拔除的方法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满意。现将该术式与常规开腹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关资料比较如下。
- 晁志涛彭彦辉陈积圣周军周可义洪浩
-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探查术胆道内引流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SLe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应用荧光探针SLex(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抗原)检测血清样本,建立前列腺癌诊断新方法,提高前列癌的早期诊断率。探讨荧光探针SLex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的价值及在临床TNM分期、病理分级及Gleason评分中的...
- 周可义
- 关键词:前列腺癌病理分级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