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Corail柄行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中期随访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应用Corail羟基磷灰石全涂层股骨柄假体行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并初步观察Corail假体在国人股骨髓腔中的下沉规律。[方法]对本院于2006年5月∽2008年2月采用Corail假体行全髋置换术治疗的64例(64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Garden分型:Ⅲ型37例,Ⅳ型27例。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行X线片,观察假体初始位置及下沉、应力遮挡性骨吸收、透亮区、骨溶解、异位骨化,按Engh标准评定假体的生物学固定,按Gruen法描述股骨柄分区,按Brooker标准对异位骨化进行分级。[结果]本组64例患者中,6例于术后3个月内失访,其余58例均获得5年以上(5.5∽7.5)年随访,平均6.7年。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其中,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1例术后髋关节脱位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出现BrookerⅠ级异位骨化,无特殊不适。随访末按Engh标准评定,58例假体均稳定,其中骨性固定53例(91.4%),纤维性固定5例(8.6%)。以Corail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任何原因导致的翻修作为终点事件进行评估,随访末假体生存率为100%。患者髋关节功能从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7.5分改善至术后1年的平均89.1分及末次随访的平均90.4分,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评分均优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末患者SF-36评分结果仅生理职能、活力得分较参考值低外,其余各项得分与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Corail羟基磷灰石全涂层股骨柄假体行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获得良好的假体稳定性,显著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并能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且并发症较少,中期疗效满意。同时,Corail柄在国人股骨髓腔中的下沉主要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
- 瞿玉兴王斌高益赵洪蒋涛彭立波侯为林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全髋置换术股骨颈骨折
- 填塞自体骨粒的Concorde脊柱微创椎间融合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6
- 2017年
- 背景: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突出游离于椎管内的髓核呈条索状、团块状,压迫神经根和硬膜囊,造成机体出现严重的腰腿痛和/或马尾神经损伤症状。目的:比较通道下单纯髓核摘除与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并自体骨粒填塞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一项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将收集脱垂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的5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通道下单纯髓核摘除组(n=36,仅进行单纯髓核摘除)和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并自体骨粒填塞组(n=22,Concorde脊柱微创椎间融合器进行植骨融合,合并自体骨粒填塞)。结果与结论:2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及18个月时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比术前明显下降(P<0.05);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组术后18个月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通道下单纯髓核摘除组(P<0.05);2组腿痛目测类比评分接近(P>0.05);通道下单纯髓核摘除组有2例术后复发。结果提示通道下单纯髓核摘除和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并自体骨粒填塞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并自体骨粒填塞在腰痛缓解方面更具有优势。
- 赵洪王斌谢子康徐建达瞿玉兴
- 关键词:生物材料腰椎间盘突出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干骺端背侧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7
- 2014年
- 干骺端背侧粉碎性骨折被认为是判断桡骨远端骨折稳定性参数之一。虽然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报道有很多,但干骺端背侧粉碎性骨折对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报道却很少。
- 郑冲蒋涛徐建达高益王斌赵洪沈鹏飞
- 关键词:手法复位小夹板
- 全髋关节置换修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及生活质量变化被引量:13
- 2015年
-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常被用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患者,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全髋关节置换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的影响如何目前仍不清楚。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对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于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因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行全髋关节置换并获得术后1年以上随访的4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其置换前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根据患者置换前后SF-36调查表,计算各维度评分,评估其生活质量;运用Pearson检验分析置换前各平衡参数与各维度评分间的相互关系,并比较置换前后的平衡参数及SF-36评分变化。结果与结论:患者矢状面正平衡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呈负相关;胸椎后凸角与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呈负相关;腰椎前凸角与生理职能呈正相关;骨盆倾斜角与活力、社会功能呈负相关;骨盆入射角与躯体疼痛、活力和情感职能呈负相关。骶骨倾斜角与SF-36各条目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置换后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较置换前增加,矢状面偏移、骨盆倾斜角较置换前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置换后胸椎后凸、骨盆入射角与置换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置换后SF-36评分均较置换前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矢状面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是影响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能因素。全髋关节置换能增加患者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减小矢状面偏移和骨盆倾斜角,并能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高益王斌谢子康沈鹏飞徐建达郑冲瞿玉兴
- 关键词:植入物人工假体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
- 香豆雌酚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OPG/RANKL及MMP-1、MMP-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研究香豆雌酚(coumestrol)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OPG/RANKL及MMP-1、MMP-3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因膝骨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细胞,运用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用不同浓度(10-9、10-8、10-7mol·L-1)香豆雌酚干预第3代细胞,并设0浓度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培养后3、7 d用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mRNA的表达。结果:干预3 d,10-8mol·L-1组OPG及RANKL mRNA表达均增加,其OPG/RANKL相对表达是空白对照组的2.59倍(P<0.05);干预7 d,10-9和10-8mol·L-1组OPG mRNA表达均增加,10-7mol·L-1组RANKL mRNA表达增加,10-8mol·L-1组OPG/RANKL相对表达是空白对照组的3.85倍(P<0.05)。干预3 d,10-8mol·L-1组MMP-1 mRNA表达减少(P<0.05);干预7 d,10-8mol·L-1组MMP-1和MMP-3 mRNA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香豆雌酚能增加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细胞OPG表达及OPG/RANKL值,减少其MMP-1、MMP-3表达,具有一定的软骨保护作用。
- 王斌高益彭立波赵洪瞿玉兴
- 关键词:香豆雌酚软骨细胞
- 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喙肩韧带转位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Ⅲ度肩锁关节脱位28例,均采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喙肩韧带转位代替喙锁韧带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20个月,疗效优24例、良4例,肩锁关节间隙复位满意;术后15~20d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术后2~4个月患者恢复工作和体力劳动;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明显肌萎缩及再脱位。结论 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喙肩韧带转位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靠,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 彭立波瞿玉兴赵洪徐建达王斌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
- 髋关节置换术等待期老年男性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等待全髋置换术的髋关节炎老年男性患者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情况。方法共有52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平均年龄64.7岁,研究对象行单侧或者双侧双能X线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记录研究对象椎体、股骨近端以及前臂远端的骨密度值,检测外周血钙离子浓度、25(OH)D、甲状旁腺激素浓度以及骨吸收和骨生成标志物水平。结果有29%的研究对象骨质疏松,44%出现骨质减少,骨质疏松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其中4例(8%)患者实验室检查异常,1例患者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19例患者出现维生素D缺乏,骨密度较低的研究对象与其他的骨钙素、I型原胶原N端前肽以及I型胶原N末端肽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0和0.048)。骨关节炎患侧股骨颈骨矿盐含量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粗隆骨矿盐含量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73%患者出现骨质减少以及骨质疏松,呈骨转换表现,部分患者存在继发性骨质疏松,骨关节炎侧股骨近端骨密度分布异常。
- 周祺瞿玉兴高益王斌罗立立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质减少全髋关节置换
- 案例教学复合临床路径导向法在中医骨伤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复合临床路径导向法在中医骨伤科实践中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实习的60名医学本科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复合临床路径导向法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出科时分别进行中医骨伤科理论知识测评、病例分析测评(包括病史采集、查体和病历书写)和实践技能测评,同时使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三项成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引入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规范临床教学流程,提高实习生对常见骨科疾病的中医诊治能力,实现学用一体化,可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推广。
- 陈俭波张曦孙玉英王斌翟羽陶宏明高俊盛永华伏治国沈鹏飞郑冲蒋涛杨建薛峰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中医骨伤科
- 可撑开及普通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桡骨长度与腕关节功能恢复比较被引量:16
- 2015年
- 背景:运用锁定钢板修复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应用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后桡骨远端相关解剖参数的变化仍不清楚。目的:通过与普通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比较,探讨可撑开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及桡骨长度恢复的修复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拾的38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可撑开锁定钢板组22例,普通锁定钢板组16例,骨折分型采用AO分型,均采用掌侧入路。测量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末X射线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根据Denis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6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9-16周,平均12.3周。内固定后两组掌倾角均值分别为10.6°和11.3°,尺偏角均值分别为21.1°和19.2°;随访末两组掌倾角均值分别为8.5°和8.5°,尺偏角均值分别为17.9°和15.8°,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两组桡骨短缩均值分别为0.5 mm和1.1 mm,随访末两组桡骨短缩均值分别为0.9 mm和1.4 mm,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Dienst功能评估:可撑开组优16例,良6例;普通组优11例,良5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运用可撑开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良好的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功能,且其对桡骨长度的恢复较普通锁定加压钢板更好,并能在随访期间得到维持。
- 王斌高益徐建达谢子康沈鹏飞郑冲瞿玉兴
- 关键词:骨折植入物桡骨远端骨折桡骨短缩
- 玻璃酸钠和得宝松对老年性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和得宝松对膝关节关节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5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玻璃酸钠和得宝松注射组和非注射组。观察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腔积液及肿胀与关节功能改善程度。结果在术后1年玻璃酸钠和得宝松注射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和得宝松对膝关节关节镜术后的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高益瞿玉兴王斌
- 关键词:关节镜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