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急性期脱水状态与脑出血90天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211名基底节区脑出血住院患者的数据。计算发病后第7天血尿素氮肌酐(blood urea nitrogen/creatinine on day 7,7dBUN/Cr)比值作为急性期水合状态的指标。根据90天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90天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比较各因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7dBUN/Cr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脱水组和非脱水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脱水对脑出血功能结局的影响。结果预后不良组初始血肿体积、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7dBUN/Cr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高血压史、高渗药物史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血肿体积、7dBUN/Cr比值是脑出血后90天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ROC曲线下,7dBUN/Cr比值(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53,95%CI:0.685~0.817)与血肿体积(AUC=0.784,95%CI:0.718~0.844)预测预后能力相当(P=0.507)。7dBUN/Cr比值定义脱水的最佳截断值为20.5(敏感性77.1%,特异性71.5%)。单因素分析显示初始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90天mRS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高渗药物史在脱水组和非脱水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90天mRS评分与脱水独立相关。与非脱水组患者比较,脱水组患者表现出向更差功能结局转变(OR为6.14,95%CI:3.60~10.48,P<0.001)。结论急性期脱水状态与脑出血患者90天不良预后有关。预防脑出血急性期脱水和针对脱水的补液治疗是否可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还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