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 作品数:24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藏山羊FGF1基因克隆、生物学特征及组织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本研究旨在克隆藏山羊FGF1基因的CDS序列,并获得其生物学特征,同时阐明其组织表达规律。选取2.5周岁健康公藏山羊6头,采集皮下脂肪、背最长肌、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组织样品,提取组织总RNA,利用RT-PCR方法克隆FGF1基因序列,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其m 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获得藏山羊FGF1基因序列1 165 bp(Gen Bank登陆号:KX509990),其中CDS为468 bp,5'UTR 255 bp和3'UTR 422 bp,编码155个氨基酸,藏山羊FGF1基因与山羊(KT899959)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57%,氨基酸同源性为99.35%。FGF1 m RNA在藏山羊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本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藏山羊FGF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参考资料。
- 林森林亚秋林亚秋李倩李倩
- 关键词:藏山羊克隆
- 成都麻羊FTO基因组织表达及其与IMF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为了研究脂肪肥胖相关基因(FTO)在成都麻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肌肉组织中FTO相对表达量与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的相关性,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TO在成都麻羊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索氏化学抽提法测定肌肉组织中IMF含量。结果表明:FTO在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脂肪组织(P<0.05),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臂三头肌、心脏(P<0.01)。成都麻羊背最长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股二头肌、臂三头肌(P<0.05);背最长肌、股二头肌中FTO相对表达量与IMF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臂三头肌中FTO相对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FTO可能对山羊肌内脂肪沉积有重要调控作用。
- 李倩林亚秋廖红海邬杨楠王永
- 关键词:成都麻羊实时荧光定量PCR
- 肉用山羊脂代谢相关基因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6年
- 本研究旨在鉴定脂代谢相关基因在不同肉用山羊品种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相关性,从而为研究山羊肌肉IMF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选取健康的简州大耳羊和成都麻羊成年羯羊各6只,屠宰后分别采集背最长肌、后腿股二头肌及臂三头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肌肉中IMF的含量,分析基因表达水平与IMF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PPARG外,脂代谢相关基因(包括SREBP1c、THRSP、INSIG1、ACACA、SCD1、DGAT1和DGAT2)在简州大耳羊各肌肉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普遍高于成都麻羊,其中THRSP、SCD1、DGAT2的表达量在各组织中均显著高于成都麻羊(P<0.05)。除ACACA外,简州大耳羊背最长肌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组织,而后腿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除PPARG外)。除THRSP和SCD1在背最长肌中具有更高的mRNA表达外(P<0.05),成都麻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肌肉组织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简州大耳羊各组织中的IMF含量均显著高于成都麻羊(P<0.05),背最长肌在不同山羊品种间均具有最高的IMF含量(P<0.05)。THRSP、DGAT2和SCD1在成都麻羊和简州大耳羊3个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的表达与IMF含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些数据表明,THRSP、SCD1和DGAT2在肉用山羊肌肉IMF沉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也为进一步揭示IMF形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朱武政林亚秋江明锋王永廖红海李倩朱江江
- 关键词:肉用山羊脂肪沉积IMF
- 藏山羊PID1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 2016年
- 研究旨在获得藏山羊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phosphotyrosine interaction domain containing l,PID1)基因序列,并进一步分析该基因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揭示其组织表达规律。以藏山羊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PID1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藏山羊PID1基因CDS区为654bp,编码217个氨基酸,为无跨膜结构的酸性不溶类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藏山羊与山羊的同源性较高为99%,且处在进化树的同一个分支上。PID1在藏山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脂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等组织中均检测到表达,但在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P<0.01)。研究获得了藏山羊PID1基因序列,其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
- 吕明林森朱江江王永梅寒廖红海李倩林亚秋
- 关键词:藏山羊基因克隆
- 山羊Wnt10b基因生物学特征及组织细胞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获得山羊Wnt10b基因序列,并阐明其组织表达谱及在前体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利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山羊皮下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利用组织块法获得成肌细胞;采用RT-PCR方法克隆山羊Wnt10b基因序列,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各组织、前体脂肪细胞与成肌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由分析可知,获得山羊Wnt10b基因序列1 232 bp(Gen Bank登陆号:KU950832),其中CDS为1 176 bp,5'UTR 44 bp和3'UTR 12 bp,编码391个氨基酸残基,山羊Wnt10b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8%;Wnt10b m RNA在山羊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Wnt10b m RNA随着山羊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的分化表达呈上升趋势,但其在皮下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却相反。结果表明,山羊Wnt10b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可能在脂肪沉积和脂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在皮下和肌内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表达模式不同,提示该基因在山羊不同部位脂肪沉积中可能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
- 林森林亚秋林亚秋李倩李倩
- 关键词:山羊前体脂肪细胞脂肪沉积
- 山羊GPR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旨在克隆山羊GPR1基因,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研究组织表达。以简州大耳羊为试验材料,应用RT-PCR方法克隆山羊GPR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山羊GPR1基因编码区长度为987 bp(Gen Bank登录号:KT347601),编码蛋白为稳定疏水蛋白;存在7个跨膜结构域,在69~304氨基酸序列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保守结构域(Pfam:7tm-1);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PR1在24月龄山羊心、肝、脾、肺、肾、脂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肺脏中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脂肪、脾、肝和心次之,股二头肌中表达量最低;GPR1基因在1~3月龄与24月龄表达变化趋势相同,由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8~10月龄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GPR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 廖红海林亚秋朱江江李倩王永林森张小玉
- 关键词:山羊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 藏山羊SFRS18基因克隆、表达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试验旨在克隆藏山羊SFRS18(splicing factor arginine/serine-rich 18)基因CDS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征以及与肌内脂肪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山羊肌内脂肪沉积中的作用积累数据。采用RT-PCR技术获得藏山羊SFRS18基因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不同物种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检测SFRS18mRNA表达情况,并将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联。结果表明,藏山羊SFRS18基因cDNA序列长为1 299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1 272bp,编码423个氨基酸,蛋白分子结构式为C2003H3424N760O696S4,分子质量为49.42ku,等电点pI=11.20,SFRS18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有103个磷酸化位点,2个N-糖基化位点和39个O-糖基化位点;亚细胞定位于在细胞核(82.6%)、细胞质(8.7%)、细胞骨架(4.3%)和质膜(4.3%),属于非跨膜蛋白;预测二级结构由0.71%α-螺旋和99.29%无规则卷曲组成;藏山羊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牛、绵羊和水牛的相似性最高(9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藏山羊与牛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FRS18基因在藏山羊的不同组织中都存在表达,其中在脾脏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背最长肌中表达水平最低;在藏山羊背最长肌和腿肌中SFRS18mRNA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081,P<0.05;r=0.373,P<0.05)。SFRS18基因可以作为调节山羊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
- 廖红海林亚秋李倩邬杨楠王永
- 关键词:藏山羊克隆肌内脂肪
- 山羊CCRL2基因的分子克隆和表达分析
- 2017年
- 本研究旨在克隆山羊趋化因子(C-C基序)受体2(chemokine(C C motif)receptor-like 2,CCRL2)基因序列,并研究其组织和时序表达谱。以简州大耳羊为试验材料,应用RT-PCR方法克隆CCRL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qPCR方法构建该基因在山羊不同组织表达谱和不同月龄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中的表达水平,并将基因表达与IMF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得到山羊CCRL2基因(GenBank登录号:KT165378)长度为1 143bp,编码区长度为1 047bp;qPCR分析表明,CCRL2mRNA在24月龄山羊心、肝、脾、肺、肾、脂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脾表达量最高(P<0.01);时序表达中,CCRL2基因在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中的表达量均在8~10月龄极显著高于1~3和24月龄(P<0.01),在背最长肌中则为24月龄极显著高于1~3和8~10月龄(P<0.01);相关分析显示,股二头肌中CCRL2基因mRNA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CRL2基因可能参与山羊IMF沉积作用。
- 廖红海林亚秋朱江江李倩李倩张小玉林森王永
- 关键词:山羊克隆表达谱肌内脂肪
- 山羊DLK1基因分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本研究旨在克隆山羊DLK1基因,预测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同时研究该基因在山羊组织器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以简州大耳羊为试验动物,采用RT-PCR克隆DLK1基因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生物学特性,荧光定量检测DLK1mRNA表达情况,并将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得到山羊DLK1长度为1 137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927bp(GenBank登录号:KP686197),编码308个氨基酸,山羊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牛的相似性最高(97%),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山羊与牛亲缘关系最近;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该蛋白属于不稳定酸性疏水蛋白;有8个磷酸化位点和1个N-糖基化位点;亚细胞定位于内质网(44.4%)、高尔基体(33.3%)和质膜(22.2%),属于分泌跨膜蛋白;具有5个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和2个表皮生长因子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EGF-CA;预测二级结构由12.99%β-折叠和87.01%无规则卷曲组成的非常规蛋白。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DLK1基因在山羊不同组织中都存在表达,其在肾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低;DLK1基因在羔羊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高于育成羊和成年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山羊背最长肌、腿肌、臂三头肌中DLK1mRNA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6,P<0.05)、无显著正相关(R=0.2,P>0.05)和无显著负相关(R=-0.2,P>0.05)。研究结果显示,DLK1可能对山羊肌内脂肪沉积起着重要作用。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LK1在肌内脂肪沉积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 廖红海林亚秋邬杨楠朱武政李倩王永陈娟
- 关键词:山羊DLK1克隆肌内脂肪
- 过表达FGF10促进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被引量:7
- 2019年
- 本研究在构建山羊FGF 10过表达腺病毒载体的基础上,阐明过表达FGF 10基因对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采用AdEasy腺病毒包装系统成功构建过表达腺病毒pAdTrack-CMV-FGF 10,并感染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方法从形态学上观察FGF 10对成脂分化的影响;利用qPCR技术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脂代谢相关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FGFRs)和Kruppel样因子家族(Kruppel like factors,KLFs)mRNA的相对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过表达FGF 10后的第2天,皮下脂肪细胞中脂滴聚集显著多于对照组,C/EBPα、LPL、ACACA、FGFR 1和FGFR 3的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FASN和ATGL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出现显著上调(P<0.05)和显著下调(P<0.05),同时,过表达FGF 10显著上调KLF家族成员KLF 8-10、16和17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KLF 1、2、4和15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过表达FGF10基因可能通过调控C/EBPα、LPL、FASN、ACACA、ATGL和KLFs部分成员的表达促进山羊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及脂滴聚集,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其调控山羊不同部位脂肪沉积的分子机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 许晴李倩李倩李倩王永朱江江
- 关键词:山羊过表达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