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记磊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3篇线圈
  • 3篇经颅磁刺激
  • 3篇磁刺激
  • 2篇导航
  • 2篇导航定位
  • 2篇导航定位系统
  • 2篇脑功能
  • 2篇儿童
  • 2篇参照点
  • 2篇成像技术
  • 2篇磁共振成像技...
  • 1篇代谢
  • 1篇单侧
  • 1篇多动障碍
  • 1篇多体素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分析

机构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张记磊
  • 6篇杜小霞
  • 4篇陆海锋
  • 3篇张慧
  • 2篇张凯华
  • 2篇张慧
  • 1篇胡瑞萍
  • 1篇雷都
  • 1篇马骏
  • 1篇刘建仁
  • 1篇徐帅

传媒

  • 3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儿童青少年反应抑制能力的发展:基于Go/NoGo任务的功能MRI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运用功能MRI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以及经典实验范式Go/NoGo任务,探讨儿童青少年运动反应抑制(motor response inhibition)与错误监测(error processing)能力的发展。材料与方法42名儿童青少年(8~17岁)在执行Go/NoGo任务的同时,进行fMRI数据采集。使用SPSS和SPM8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取反应抑制关键脑区额下回与年龄作相关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应时间缩短,反应正确率提高。fMRI数据表明:对于成功反应抑制,在8~15岁期间,额下回激活强度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然而,青春期后期额下回激活强度增加趋于平缓。对于错误监测,右侧额下回激活强度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这些数据表明,额下回是反应抑制重要脑区之一,其在青春期前期随年龄而逐渐发育,青春期后期发育趋于平缓而逐渐成熟,接近成人水平。
张慧王梦星张凯华张记磊孟卫霞杜小霞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磁共振成像发育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鱼类脂肪组织检测方法的评估
为了研究鱼类中脂肪组织的分布,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草鱼、多宝鱼、罗非鱼、鲳鱼和大黄鱼分别进行横切面和纵切面的连续扫描。利用Image J软件对鱼核磁共振扫描图进行处理,分别计算5种鱼的体内脂肪体积;同时分别检测鱼体内脂...
吴俊琳张记磊杜小霞劳勋张美玲陈立侨杜震宇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脂肪组织脂肪分布脂类代谢
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方法,步骤是:根据经颅磁刺激线圈需要定位的脑功能区,设置能得到显著效应的实验任务;采集待刺激者MRI结构像以及任务态fMRI图像;对任务态fMRI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相应任务...
张慧杜小霞王梦星张记磊陆海锋
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Go/Nogo任务中的脑fMRI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注意缺陷型(ADHD-I)、混合型(ADHD-C)以及健康儿童在经典Go/Nogo抑制控制任务中脑功能激活的异同。方法对19例ADHD-I(ADHD-I组)、21例ADHD-C(ADHD-C组)和25名健康儿童(HC组)进行Go/Nogo任务fMRI,采用SPM8软件处理功能数据,比较3组反应抑制和错误加工激活脑区的差异。结果 3组反应抑制差异的脑区主要位于左侧额下回和右侧额中回,ADHD-C在左侧额下回的脑激活水平高于ADHD-I(P<0.001);3组错误加工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右侧额上回,而ADHD-C组与ADHD-I组激活脑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ADHD儿童在Go/Nogo任务中表现出的抑制控制脑功能受损,且ADHD-I和ADHD-C的反应抑制受损程度不同。
王梦星雷都张慧张记磊张凯华马骏杜小霞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功能磁共振成像
面肌痉挛的静息态脑功能和结构的初步探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运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侧面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是否存在脑功能和结构上的改变。材料与方法结合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和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观测33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与33例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之间的自发性脑活动和脑结构上的差异。磁共振数据采用Matlab和SPM12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采用双样本t检验,统计阈值为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经过FWE检验矫正,P<0.05,大于30个体素的团块将被报道。结果静息态脑功能结果显示,HFS患者在小脑Ⅵ小叶区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 Ho)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VBM结果显示,HFS患者在小脑Ⅵ小叶区灰质体积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结论 HFS患者的小脑Ⅵ区存在脑功能和脑结构的改变,提示小脑异常可能和HFS患者持续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的状态有关。
陆海锋张绮婷张记磊王梦星徐帅秦朝霞史妍慧何欣威杜小霞刘建仁
关键词:面部单侧痉挛小脑磁共振成像
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方法,步骤是:根据经颅磁刺激线圈需要定位的脑功能区,设置能得到显著效应的实验任务;采集待刺激者MRI结构像以及任务态fMRI图像;对任务态fMRI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相应任务...
张慧杜小霞王梦星张记磊陆海锋
基于磁共振脑功能和脑结构成像的TMS线圈定位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经颅磁刺激(TM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TMS线圈准确地定位于相应的脑功能区,是TMS疗效以及对TMS疗效评估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神经导航系统与TMS的结合,极大提高了TMS线圈定位的准确性,但这种多设备的组合有些环境下无法使用,如磁共振扫描时就无法使用导航。由于导航系统价格昂贵,在实际应用中许多TMS并没有整合导航系统,则TMS线圈的定位就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作者在MR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TMS线圈定位方法。以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MS,rTMS)治疗失语为例,1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采集其高分辨率T1结构像以及言语任务功能MRI图像。使用SPM8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言语任务相应激活脑区,再用MRIcron软件加入T1结构像和脑激活图,从而构建大脑3D激活图,并在其上确定rTMS刺激部位,标记该部位在MRIcron中坐标,另外在头皮标记一个参照点并记下坐标。根据标记点及其坐标则可确定rTMS刺激部位在头皮的对应点。该方法确定TMS刺激点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个体自身结构图上进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操作简单,便于实现,节约成本,可以灵活运用。
张慧胡瑞萍王梦星张记磊陆海锋杜小霞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脑功能区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探究无先兆偏头痛的影像学特征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可致残的神经内科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搏动样、中重度头痛,对外界刺激敏感,可伴随畏声、畏光、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偏头痛在全球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能够造成患者严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可丧失劳动能力。偏头痛已成为...
张记磊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形态学分析无先兆偏头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