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奋
- 作品数:96 被引量:41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腕舟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3
- 2008年
- 腕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和腕关节不稳定,严重影响关节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运动损伤导致的腕舟骨骨折呈增多趋势,需引起重视,更新治疗观念。本文从腕舟骨的解剖学、骨折分类、诊断、治疗及预后对国外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陈国奋史占军
- 关键词:腕舟骨骨折治疗观腕关节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腕骨骨折延迟愈合
-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发骨关节炎的初步体会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HR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并发骨关节炎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自2006~2009年,本组完成20例(23髋)THRA,其中DDH并发骨关节炎共11例(13髋),男4例(4髋),女7例(9髋);左髋5例次,右髋8例次;年龄平均(43.0±11.6)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6.9±17.8)分。按照KarlPerner法分度,13髋中Ⅰ度发育不良7髋,Ⅱ度发育不良3髋,Ⅲ度发育不良3髋。按照Hartofilakids法分度,Ⅰ度11髋,Ⅱ度2髋。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置换假体,股骨侧骨水泥固定、髋臼侧生物型固定。结果患者获得近期随访(0.5~2年),出院时及末次随访时间Harris评分同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髋臼角(Sharp角)33.8~56.4°,平均(47.7±6.5)°;头颈比例1.29~1.64,平均(1.47±0.11);颈干角126.7~162.2°,平均(141.2±9.7)°;CE角-7.5~28.8°,平均(12.3±12.3)°。术后臼杯外展角22.4~69.3°,平均(46.8±12.9)°;假体柄干角126.8~159.1°,平均(143.0±9.2)°。髋臼假体完全被骨床覆盖6髋,外上缘外露小于0.5cm的2髋,外上缘外露超过0.5cm的5髋。1例患者术后2年随访时发现髋臼松动。结论对DDH并发骨关节炎的患者实施THRA,会面临头臼假体无法良好匹配、异常头颈比和异常颈干角等问题,加之患者髋臼表浅及髋臼角过大,容易导致术后假体位置不良,所以DDH导致的骨关节炎并非THRA的良好适应证。
- 王健史占军李鉴轶李郅涵赵赞栋朱志刚肖军陈国奋
-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成形术内固定器
- 桥式皮瓣移植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3年
- 林立叶淦湖裴国献林昂如顾立强金明新陈国奋
- 关键词:自控镇痛术后
-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分类与关节镜下复位固定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前的桡骨远端骨折分类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没有详细描述关节面的解剖改变。基于CT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根据关节面骨块的数目,日本的土井一辉(Doi)教授将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分为3型,即2、3、4块型。此分类法简单但直观准确描述了关节面的结构改变,对关节镜操作非常实用。根据此分类,针对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的复位固定,以期达到关节面移位小于1mm的复位和固定效果。1992~2003年,91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年龄21~79岁。其中42例为2块型,占46%;34例3块型,占37%;15例4块型,占17%。关节镜用于复位后检查14例,引导克氏针13例,辅助复位固定61例,其中4例改为开放复位内固定。固定方法包括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或钢板、钢板联合拉出钢丝或螺钉,6例单用克氏针,1例单用螺钉。长期的功能随访结果表明,与其它传统方法相比,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的复位固定可获得更好的关节活动度和握力。
- 陈国奋土井一辉顾立强裴国献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镜复位固定
- 氩氦刀冷冻消融辅助手术治疗关节周围骨肿瘤的临床报道
- 目的 评估氩氦刀冷冻消融辅助手术治疗关节周围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疗效优势,尤其对于保留自体骨性关节结构和功能的意义。方法 四肢关节周围骨肿瘤17例,其中骨巨细胞瘤1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其它2例。开放手术...
- 陈国奋李敏郑少伟
- 关键词:氩氦刀冷冻消融关节周围骨肿瘤
- 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被引量:20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双重股薄肌移植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手握持功能的疗效。方法 24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行吻合血管、神经的双重股薄肌移植,一期重建屈肘、伸指、伸拇,二期重建屈指、屈拇,以重建手握持功能。结果 随访16例二期手术后时间超过24月患者,最长62月,平均36月。16例均恢复屈肘、伸指、伸拇功能,屈肘90°~135°,肌力M_4(Highet法),伸指伸拇M_3~M_4。14例屈拇、屈指恢复,肌力M_3~M_4,可握持200~500g物品;2例屈拇屈指肌力M_1。结论 吻合血管、神经的双重股薄肌移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可很好恢复屈肘、伸拇伸指功能,较好恢复屈指屈拇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
- 顾立强陈国奋裴国献相大勇任高宏李绍光凌旭朱立军郭刚胡罢生
- 关键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创伤骨科
- 小腿桥式皮瓣移植手术及其功能康复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介绍桥式皮瓣移植手术在修复小腿严重创伤中的作用及相关功能的康复措施。方法 选择小腿严重创伤后、受区无可供吻接血管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 16例 ,实施桥式皮瓣移植手术 ,注重术中操作及术前、术后的功能康复治疗。 结果 16例小腿桥式皮瓣移植手术均成功 ,术后平均断蒂时间为 6 .2周 ,1例术后 9h出现动脉危象 ,经积极抢救后 ,危象消失 ,皮瓣成活。 结论 注意桥式皮瓣手术的设计及操作过程 ,重视术前、术后的功能康复 ,可提高桥式皮瓣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和修复效果。
- 林立裴国献叶淦湖顾立强林昂如侯喜君陈国奋王钢金明新陈滨
- 关键词:外科皮瓣小腿创伤功能康复软组织缺损
- 外伤性股骨髁部负重区软骨缺损的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股骨髁部负重区软骨缺损的治疗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文献回顾。方法2000年至今共处理股骨髁部骨折20余例,其中2例为股骨髁部骨折并负重区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另有1例刀砍伤致负重区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合并股骨髁部骨折首先复位固定骨折,然后软骨缺损以骨膜移植进行修复;刀砍伤所致软骨缺损行磨削关节成形术。结果按照Brittberg-Peterson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例1随访1年,评分21分;例2随访8个月,评分29分;例3随访6个月,评分4分。结论单纯软骨缺损采用骨膜移植疗效一般;采用磨削关节成形术效果较好,与文献回顾疗效相吻合。
- 陈滨郭刚王钢朱立军陈国奋林昂如裴国献
- 关键词:外伤性股骨髁部软骨缺损
- 选择性正中、尺神经部分束联合副神经移位治疗颈5,6根性撕脱伤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正中、尺神经部分束联合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颈5、6根性撕脱伤的疗效。方法22例臂丛颈5、6根性撕脱伤,行选择性正中神经内侧一神经束移位修复腋神经外侧半、尺神经内侧一神经束移位修复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联合副神经斜方肌支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结果术后时间超过12月随访16例,平均随访24月。15例屈肘100°~150°,肌力M4~M5;肩外展90°~120°,肌力M3~M4。1例屈肘90°;肩外展75°。按中华手外科学会标准,优15例,良1例。结论选择性正中、尺神经部分束联合副神经斜方肌支移位治疗臂丛颈5、6根性撕脱伤,可很好恢复屈肘、肩外展功能,且手术简便、功能恢复时间较短。
- 顾立强陈国奋李绍光相大勇邵岩裴国献
- 关键词:正中神经尺神经副神经移位根性撕脱伤
- 金属对聚乙烯与陶瓷对聚乙烯人工髋关节负重界面的抗磨损性能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假体中,聚乙烯内衬假体以其稳定的质量和价格优势使用广泛,但聚乙烯磨损颗粒诱发骨溶解,进而导致假体的无菌性松动仍然是影响假体远期生存率的主要原因。目的:以计算机辅助方法,测量金属对聚乙烯和陶瓷对聚乙烯负重界面组合假体的聚乙烯内衬线性磨损,比较2组不同负重界面组合抗磨损性能的差异。方法:对1997/2005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行初次Zweymuller非骨水泥型假体系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48例共58髋进行随访。利用股骨头假体中心相对于髋臼杯开口平面轴线的矢量位移,来判断线性磨损的大小和方向。根据负重界面组合的不同分为金属对聚乙烯组(36髋)和陶瓷对聚乙烯组(22髋),比较2组之间聚乙烯线性磨损率的差别。结果与结论:金属对聚乙烯组平均随访6.3年的线性磨损率为(0.20±0.11)mm/年,陶瓷对聚乙烯组平均随访4.6年的线性磨损率为(0.11±0.03)mm/年。排除年龄、随访时间、双侧股骨偏心距差距、线性磨损方向作为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协方差分析显示金属对聚乙烯组的线性磨损率明显高于陶瓷对聚乙烯组(P=0.017)。提示陶瓷对聚乙烯负重界面组合相比金属对聚乙烯组合,在中期临床随访中展示出更加优良的抗磨损性能。
- 兰天史占军陈国奋卢坤周亚鹏
- 关键词:髋关节聚乙烯骨科植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