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炎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50例护理体会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为提高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对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结果:50例患儿经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患儿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做好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信心,同时预防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帮助患儿恢复神经脊髓功能。
- 蒋雨秀谭丽华韦丽珍李雄炎杨亚利
- 关键词: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
- 延续护理服务在肠造口患儿出院早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在肠造口患儿出院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肠造口患儿及其家庭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出院时及出院2周内,通过造口知识培训、电话随访、建立肠造口患儿康复群和开设造口门诊预约等方式,采用延续护理测评量表,对居家造口护理指导前、后患儿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延续护理提高了患儿及家长造口护理知识和技能,改善了患儿自身健康管理依从性,无造口并发症发生,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服务能改善患儿的健康结局,保证专业护理的连续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 黄莹杨巧玲梁丽君李玲潘文琦李雄炎
- 关键词:延续护理肠造口患儿
- B超引导下使用静脉留置针行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使用静脉留置针行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拟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应用静脉留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的穿刺针进行置管操作。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术后静脉炎发生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的穿刺针进行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可以提高儿童PICC置管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后静脉炎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
- 蒋雨秀黄惠桥谭丽华韦丽珍李雄炎陈裕玲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留置针改良塞丁格技术儿童
- 大龄儿巨型脐膨出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时期巨型脐膨出的诊疗经验,以提高小儿外科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9岁的巨型脐膨出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通过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Google Schola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对关键词为巨型脐膨出(Giant Omphalocele)、儿童(Children)、延期(Delayed)的文献进行系统性复习。结果共9例患儿符合条件纳入本研究,年龄17月龄至15岁;腹壁缺损面积最大者为35.0 cm×25.0 cm,最小者为9.4 cm×7.7 cm;合并法洛四联症和双侧腹股沟斜疝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合并盆腔异位肾和胸骨分裂1例;合并右乳缺如及右侧胸肌发育不良1例。7例行脐膨出一期修补术,2例行分期手术(其中1例腹腔置入组织扩张器,1例使用生物材料补片覆盖),1例出现暂时性血压增高,1例术后行机械通气10 d。结论巨型脐膨出的治疗策略多样,但在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时间和地方,应做好囊膜局部护理,待囊膜完全上皮化后再行手术,是个可选方案。儿童时期巨型脐膨出的手术治疗,重点在于自身材料合理运用,重建腹壁达到理想的功能和外观。
- 李伟杨继鑫罗意革王红唐咸明陈嘉波李雄炎
- 关键词:脐膨出儿童延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