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俊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滋养细胞
  • 4篇滋养细胞肿瘤
  • 4篇细胞
  • 4篇细胞肿瘤
  • 3篇恶性
  • 3篇恶性滋养细胞
  • 3篇恶性滋养细胞...
  • 2篇蛋白
  • 2篇乳腺
  • 2篇胎盘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蛋白酶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6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黄梅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曾俊
  • 4篇熊永炎
  • 4篇邢寿富
  • 4篇唐志佼
  • 2篇周云峰
  • 2篇龚玲玲
  • 1篇王敏
  • 1篇张弓
  • 1篇谢丛华
  • 1篇余宏
  • 1篇袁峰

传媒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5
  • 2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细胞角蛋白在肿瘤性滋养细胞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995年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广谱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129例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30例,侵蚀性葡萄胎41例,绒毛膜癌58例)中肿瘤性滋养细胞内细胞角蛋白表达。结果表明,肿瘤性合体滋养细胞(ST)、中间型滋养细胞(IT)及细胞滋养细胞(CT)内细胞角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ST呈强阳性表达,其表达形式为胞浆型;IT呈中-强阳性表达,多数为胞浆型;CT呈中等强度阳性,一般为质膜型。我们认为,细胞角蛋白实为肿瘤性滋养细胞(包括转移瘤)的一种更为敏感、可靠的标志物,在滋养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肿瘤浸润范围的确定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熊永炎唐志佼曾俊邢寿富
关键词:滋养细胞肿瘤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不同滋养细胞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分布被引量:2
1994年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抗细胞角蛋白(CK)、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盘泌乳素(hPL)抗体,检测了91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不同类型滋养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滋养细胞组成不同。二者除了均具有较多合体滋养细胞(ST)外,前者中间型滋养细胞(IT)数量较后者明显增多,而后者细胞滋养细胞(CT)则较前者明显增多。转移性侵袭性葡萄胎与原发瘤在滋养细胞组成上无显著差异,但转移性绒毛膜癌ST较原发瘤明显增多,CT较原发瘤显著减少,IT数量虽有一定增加,但与原发瘤无显著差异。作者认为,合体滋养细胞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作用尚须进一步探讨。
熊永炎唐志佼曾俊邢寿富
关键词:滋养细胞肿瘤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胎盘激素含量的关系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抗表皮生长因子(EGF)、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盘泌乳素(hPL)及妊娠特异性β_1糖蛋白(SP_1)抗体,分别检测91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29例,绒毛膜癌29例,转移性侵蚀性葡萄胎12例,转移性绒毛膜癌21例)中EGF和三种胎盘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肿瘤性滋养细胞中EGF的表达以合体滋养细胞(ST)最强,中间型滋养细胞(IT)居中,细胞滋养细胞(CT)最弱。EGF在侵蚀性葡萄胎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绒毛膜癌(P<0.1),而在上述二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原发瘤和转移瘤中的表达无差异性(P>0.1)。EGF表达越强,hPL和SP_1的含量越高。由于EGF在侵蚀性葡萄胎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绒毛膜癌,所以hPL和SP_1的含量在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根据本文和我们较早的观察,我们认为EGF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分化、增生及胎盘激素的分泌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熊永炎唐志佼曾俊邢寿富
关键词:滋养细胞瘤表皮生长因子
组织蛋白酶D,nm2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999年
目的:大样本探讨CathepsinD、nm23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预后判断指标的可信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athepsinD、nm2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结果:9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细胞CathepsinD的阳性表达与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1)。癌细胞nm23阳性表达与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CathepsinD,nm23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转移和远期生存率的重要预测指标。
曾俊余宏龚玲玲徐惠森王敏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D乳腺导管癌NM23基因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细胞中胎盘激素的测定被引量:3
1994年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盘泌乳素(hPL)、妊娠特异性p1糖蛋白(SP1)抗体,检测91份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瘤细胞中胎盘激素的含量,其中侵蚀性葡萄胎29份、转移性侵蚀性葡萄胎12份,绒毛膜癌29份、转移性绒毛膜癌21份。结果:侵蚀性葡萄胎肿瘤细胞中hCG的含量较绒毛膜癌明显减少(P<0.005),hPL和SP,的含量较绒毛膜癌明显增多(P<0.005);转移性侵蚀性葡萄胎肿瘤细胞中hPL、SP_1的含量较原发瘤为低(P<0.025),转移性绒毛膜癌的hCG及hPL含量较原发瘤增多(P<0.1,P<0.05)。提示:hCG、hPL和SP_1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瘤细胞中含量的测定,对该瘤的诊断和分型有参考价值。
熊永炎曾俊唐志佼邢寿富
关键词:滋养层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erbB_2,p53表达与鼻咽癌的关系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研究鼻咽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 erbB2 ,p5 3的表达与鼻咽癌生存时间 ,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和与其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 ,探讨VEGF ,C erbB2 ,p5 3在预测判断鼻咽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10 3例鼻咽癌的VEGF ,C erbB2 ,p5 3的表达特征。结果 发现在10 3例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鼻咽癌病例中 ,VEGF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转移有相关性 ,p5 3的表达与鼻咽癌病人的远处转移相关 ,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而VEGF ,C erbB2 ,p5 3表达与鼻咽癌各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同时C erbB2 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生存时间和转移无关 (P >0 0 5 )。p5 3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生存时间无关。结论 VEGF在鼻咽癌活检组织中的高表达 ,说明该病例易转移 ,生存时间短 ,结合p5
曾俊周云峰龚玲玲张弓王敏
关键词:血管内皮C-ERBB2P53VEGF
中国女性乳腺癌保守治疗及美学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探讨中国女性乳腺癌保守手术的“安全边缘”及符合美学要求的保守治疗适应症。方法 以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术标本作卫星灶空间分布分析 ,以期发现合理的安全边缘。对切除组织体积和乳房体积数据作比较分析 ,以确定适合中国女性乳腺癌保守治疗的适应症。结果  75 %的病例的卫星灶分布于距原发灶 2 .0cm的范围内。原发灶小于 2 .0cm者体积丢失均小于 2 0 %;当乳房体积分别大于 32 1ml和 339ml时 ,2 .1~ 2 .5cm及 2 .6~ 3 .0cm的肿瘤其体积丢失小于 2 0 %。结论 对中国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 ,保守手术切缘应至少离肿瘤 2 .0cm ;从美学角度来看 ,不超过 2 .0cm的肿瘤为保守治疗最佳适应证 ,乳房大于 32 1ml和 339ml时 ,不超过 2 .5cm和 3 .0cm的肿瘤可作保守治疗。肿瘤大于 3 .0cm者 ,除非乳房体积较大 ,一般不宜作保守治疗。
袁峰周云峰曾俊谢丛华龚玲玲
关键词:中国女性乳腺癌保守治疗美学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