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云星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神经根
  • 2篇神经根型
  • 2篇神经根型颈椎...
  • 2篇双水相
  • 2篇双水相萃取
  • 2篇水相
  • 2篇萃取
  • 2篇米粒
  • 2篇纳米粒
  • 2篇颈椎
  • 2篇颈椎病
  • 2篇黄酮
  • 2篇葛根黄酮
  • 2篇根型颈椎病
  • 2篇分子
  • 2篇肝素
  • 2篇PH敏感

机构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梁云星
  • 4篇梁桂贤
  • 3篇郑颖
  • 3篇王宁
  • 2篇孙川
  • 1篇杜艳
  • 1篇谢茵
  • 1篇范博
  • 1篇邢洋
  • 1篇郭小红
  • 1篇胡华颖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水相萃取的葛根黄酮搽剂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疗效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考察基于聚合物双水相萃取技术所得葛根黄酮搽剂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疗效。方法采用椎管插线法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搽剂高、中、低剂量外用给药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共5组,通过行为学和病理形态学考察药物的作用。结果造模后,大鼠术侧前肢弯曲,五趾紧缩,落地即抬起。给药10 d后,模型组大鼠症状无明显改变;葛根黄酮搽剂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自发痛值、步态评分值降低,游泳时间增长,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损神经根出现空泡样变、坏死灶和轴突扭曲症状减轻。结论葛根黄酮搽剂能有效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神经根性疼痛,改善受损神经根状态。
梁云星郑颖王宁郭小红梁桂贤
关键词:葛根黄酮双水相萃取神经根型颈椎病
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壳聚糖衍生物递药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壳聚糖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在提高抗癌药物的递送效率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通过多种配体与壳聚糖发生化学反应,对壳聚糖进行结构修饰得到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的壳聚糖衍生物递药载体材料,为靶向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就近年来介导主动靶向的受体、相应的配体、靶向机制和主动靶向的壳聚糖衍生物递药载体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孙川梁云星郑颖王宁梁桂贤
关键词:壳聚糖受体主动靶向
基于聚合物双水相萃取技术葛根黄酮搽剂的制备及实验药效学评价
目的:  采用回流法提取、双水相萃取技术分离纯化葛根黄酮,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从而获得高纯度和浓度的葛根黄酮搽剂,并考察其稳定性和经皮透过性;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模型,将葛根黄酮搽剂局部外用给药,通过比较行为学和组织...
梁云星
关键词:双水相萃取神经根型颈椎病药效学评价动物模型
低分子肝素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黏膜透过性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构建低分子肝素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表征;考察所构建纳米粒药物的肠黏膜透过作用。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低分子肝素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表征;用Franz扩散池考察纳米粒的药物黏膜累积透过量。结果纳米粒形态为类圆球形;平均粒径(329.6±7.3)nm,多相分散指数(0.185±0.01);电势(34.5±2.25)mV;包封率(97.75±0.02)%,载药量(12.463±0.003)u·mg-1;在pH 1.0介质中24 h累积释药:低分子肝素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巯基壳聚糖纳米粒<药物溶液(P<0.05);在pH 6.8介质中24 h累积释药: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均<药物溶液(P<0.05);体外8 h药物肠黏膜累积透过量: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巯基壳聚糖纳米粒>pH敏感壳聚糖纳米粒>药物溶液(P<0.05),数值分别为(7.23±0.21)、(6.99±0.79)、(5.62±0.22)、(3.88±0.76)u·cm-2。结论所构建的低分子肝素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高、粒径分布均匀,能增加低分子肝素肠黏膜透过率近1倍。
孙川邢洋胡华颖梁云星范博梁桂贤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PH敏感纳米粒
低分子肝素pH敏感混合聚合物纳米粒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2016年
目的建立生色底物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低分子肝素(LMWH)含量的方法,研究p H敏感巯基壳聚糖/O-羧甲基壳聚糖(TCS/O-CMC)混合聚合物纳米粒在SD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生色底物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测定LMWH注射液、LMWH溶液、p H敏感TCS纳米粒和p H敏感TCS/O-CMC混合聚合物纳米粒单剂量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并用Win Nonlin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 LMWH溶液、p H敏感TCS纳米粒和p H敏感TCS/O-CMC混合聚合物纳米粒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0.103±0.025)、(0.425±0.046)和(0.522±0.042)U/ml。AUC0→∞分别为(0.5±0.3)、(4.7±1.0)和(8.0±2.0)U·ml-1·h。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10%、20.70%和34.98%(P<0.05)。结论 p H敏感TCS/O-CMC混合聚合物纳米粒可显著提高LMWH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郑颖梁云星王宁杜艳谢茵梁桂贤
关键词:生物利用度生色底物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