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娜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创伤
  • 4篇颅脑
  • 3篇颅脑创伤
  • 3篇脑创伤
  • 3篇脑损伤
  • 3篇创伤性
  • 2篇亚低温
  • 2篇源性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内源
  • 2篇内源性
  • 2篇内源性神经
  • 2篇内源性神经干...
  • 2篇细胞
  • 2篇脑损伤后
  • 2篇空腔
  • 2篇干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机构

  • 4篇甘肃中医药大...
  • 4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丽娜
  • 4篇张赛
  • 4篇孙洪涛
  • 4篇李晓红
  • 3篇涂悦
  • 3篇陈翀
  • 2篇赵明亮
  • 2篇王景景
  • 2篇符锋
  • 1篇樊秦
  • 1篇栾佐
  • 1篇任登鹏
  • 1篇王引权
  • 1篇赵万勇
  • 1篇杨栋
  • 1篇杨雪
  • 1篇徐超
  • 1篇陈江龙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标准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时程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后成体神经发生影响的研究
第一部分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损伤区周围皮层与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发生的情况,为下步实验研究选定TBI模型。  方法:  1.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轻度TBI(miTBI)组、...
王丽娜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神经发生
MRI-三维重建动态测量颅脑创伤模型大鼠的空腔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背景:目前针对颅脑创伤后空腔的研究工作大多采用尸体标本或者针对实验动物取材后进行观察,无法实现动态评估空腔变化。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在颅脑创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5只雄性SD大鼠,使用电子脑皮质挫伤撞击仪制备颅脑创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1天、第1个月、第2个月和第3个月获取大鼠颅脑MRI扫描数据,应用Mimics16.0软件重建颅脑创伤后空腔三维模型,在Meshmixer软件中分析颅脑创伤后空腔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重建模型图像轮廓清晰,均能从不同侧面和视角进行颅脑创伤空腔的观察和测量;(2)颅脑创伤后不同时间点的空腔体积及空腔表面积,除了第2个月与第3个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其他各个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3)空腔变化结果提示,颅脑创伤后第3个月空腔形状逐渐规则;(4)基于MRI扫描数据,结合三维重建软件Mimics与模型分析软件Meshmixer,可方便、快捷地获取空腔模型,为动态评估颅脑创伤后空腔变化提供一种直观的方法。
符锋赵明亮李晓红陈翀王丽娜孙洪涛涂悦张赛
关键词:三维重建MIMICS颅脑创伤空腔DICOM表面积
基于不同时间窗的延迟亚低温对颅脑创伤大鼠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的延迟亚低温(MHT)治疗对颅脑创伤(TBI)大鼠脑组织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温治疗(NT)组、MHT 15 min组、MHT 2 h组及MHT 4 h组。采用电子可控性皮质损伤装置制备大鼠TBI模型,造模完成后NT组给予常温(37℃)维持6 h,3个亚低温组分别于TBI后15 min、2 h、4 h给予低温(33.0±1.0)℃维持6 h。3 d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NSS),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缺陷,与NT组相比,3个亚低温组m NSS评分均降低(P<0.01)。HE染色结果显示3个亚低温组神经细胞结构较规则、排列相对整齐,神经元坏死数量减少,核碎裂、溶解现象减轻。与NT组相比,3个亚低温组均能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P<0.05)。以上实验结果均显示MHT 15 min组疗效优于MHT 2 h组,而MHT 2 h组和MHT4 h组疗效相当。结论恰当地延迟亚低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缓解脑损伤进展。
赵万勇李晓红王景景徐超王丽娜陈江龙张赛孙洪涛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BCL-2相关X蛋白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亚低温时间窗
基于MRI数据的3D打印定制脑组织空腔支架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3 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大鼠脑组织空腔支架方法,为组织工程化定制空腔支架进行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修复奠定基础。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5只,体质量(300±10)g,使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建立TBI模型,基于MRI数据采用Mimics软件重建损伤空腔表面轮廓,计算机辅助设计构建内部结构,再用3 D生物打印机以胶原-壳聚糖复合物为原料进行3 D打印。对3 D打印支架进行外观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MRI扫描显示大鼠致伤侧脑组织损伤改变,且空腔位置均限于大脑右侧皮层区。成功构建了含有内部结构的个性化空腔三维模型,并利用3 D打印技术成功制备了空腔支架。支架外部轮廓与大鼠TBI后损伤区空腔相似,内部正交叉结构排列有序、孔隙连通性较好。结论结合基于MRI数据的三维重建及3 D打印技术定制的空腔支架与大鼠脑组织缺损空腔外形相近,内部正交叉结构可模拟细胞外基质拓扑结构,且打印材料为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胶原-壳聚糖复合物,为定制空腔支架修复TBI后脑组织空腔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符锋赵明亮李晓红陈翀王丽娜孙洪涛涂悦张赛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3D打印
标准化物联网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家庭康复效果评价
2022年
目的:针对应用标准化物联网呼吸康复系统对家庭呼吸康复治疗的依存性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的65例患者,随机抛硬币法分为两组,32例分配到对照组,剩余33例患者分配到观察组,开展不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疾病急性发作次数及入院治疗次数以及康复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依从性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急性发展次数及入院治疗次数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运用标准化物联网呼吸康复系统对患者家庭呼吸康复进行统一化及数据化的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家庭呼吸康复的依存性,改善肺功能,取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刘丽君张玮王丽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物联网
颅脑创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再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颅脑创伤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大多数治疗都旨在改善二次损伤引发的损害。自发现神经干细胞(NSCs)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对NSCs治疗颅脑创伤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认为利用内源性NSCs(eNSCs)再生或外源性NSCs移植来取代颅脑创伤后丧失的神经元的再生疗法是可行的。
王丽娜陈翀张赛
关键词:颅脑创伤神经干细胞影响因素
活性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活性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只暴露硬脑膜,不接受液压冲击)、活性因子组(假手术大鼠给予活性因子治疗)、TBI组[采用液压冲击仪(2.5atm)建立大鼠单侧重型TBI模型]和TBI+活性因子组(TBI后即刻对侧脑室穿刺并注射活性因子治疗),每组10只大鼠。TBI后7d,40g/L多聚甲醛灌流取材切片或断头取损伤侧海马匀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溴化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神经元核抗原(NeuN)的表达,选用连续5张切片进行阳性细胞计数,采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区核转录因子-KB(NF—KB)p6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伤后7d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BrdU+和NeuN+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与TBI组比较,TBI+活性因子组BrdU+和NeuN+细胞明显增加[(207.7±22.5):(115.9±13.3)](P〈0.05)。而假手术组和活性因子组BrdU+和NeuN+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伤后7d海马区NF—KBp65表达增强,而TBI+活性因子组减弱[(0.81±0.09):(1.46±0.13)](P〈0.05),但假手术组和活性因子组海马区NF—KBp65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活性因子可促进大鼠TBI后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元分化,可能与激发神经元生成及降低TBI后海马区NF—KBp65的表达有关。
任登鹏李晓红涂悦孙洪涛王景景王丽娜陈翀栾佐张赛
关键词:颅脑创伤神经干细胞活性因子
施钾对当归苯酞类成分含量动态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施钾量对不同生长期当归根系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阿魏酸松柏酯,丁烯基苯酞及欧当归内酯A等苯酞类成分含量动态的影响,为合理制定当归施用钾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施K_2O量为0 kg·hm^(-2)(K_0),150 kg·hm^(-2)(K_1),300 kg·hm^(-2)(K_2),450 kg·hm^(-2)(K_3),600 kg·hm^(-2)(K_4)和750 kg·hm^(-2)(K_5)对当归苯酞类成分动态含量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不同生长期当归根中上述7种成分含量。结果:施钾并不改变当归根中苯酞类成分含量随生长期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不同施钾量对当归苯酞类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K_2O以450 kg·hm^(-2)处理对增加当归根中苯酞类成分含量的效果最好。结论:施钾能提高当归根中苯酞类成分含量,但施钾不会改变整个生育期内当归根中苯酞类成分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
杨雪王引权樊秦荔淑楠姚周玲王丽娜杨栋
关键词:钾素当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