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晖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下颌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熊果酸
  • 1篇牙根
  • 1篇牙根吸收
  • 1篇牙骨质
  • 1篇增殖
  • 1篇正颌
  • 1篇正颌术后
  • 1篇正颌外科
  • 1篇支抗
  • 1篇软骨
  • 1篇术后
  • 1篇种植体
  • 1篇种植体支抗
  • 1篇锥形束CT
  • 1篇组织形态学
  • 1篇组织形态学观...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口腔...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5篇王春晖
  • 3篇刘畅
  • 2篇王思涵
  • 2篇郭小凯
  • 1篇胡敏
  • 1篇高尚
  • 1篇王硕
  • 1篇包幸福
  • 1篇姜欢
  • 1篇刘金凤
  • 1篇刘畅
  • 1篇王玉琢
  • 1篇王一舟
  • 1篇汪延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口腔正畸...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可降解微种植体支抗在比格犬下颌骨内降解的组织形态学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通过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不同配比的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微种植体在实验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探讨其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6只成年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3组,下颌骨共植入72颗微种植体。术后2、4、6个月分别处死两只。动物处死前14 d和4 d分别肌肉注射盐酸四环素。对下颌骨标本和微种植体分别进行锥形束CT(CBCT)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微种植体降解情况及其表面形貌变化情况;对组织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CBCT显示,随着微种植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延长,其逐渐呈阻射影像。扫描电镜显示微种植体表面形貌变化明显,并逐渐发生降解。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微种植体周围有新生骨组织形成,且无炎症反应。盐酸四环素标记显示10 d间微种植体周围有新骨基质沉积。结论: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微种植体生物相容性较好,能够促进周围骨组织的形成,其在体内可发生生物降解。
王硕王一舟王春晖崔毅刘畅
关键词:可生物降解微种植体支抗
可吸收材料内固定与钛合金内固定对正颌术后骨稳定性的Meta分析
2015年
目的评价可吸收材料内固定与钛合金内固定对正颌术后的骨稳定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4-2014年Pub N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可吸收材料内固定与钛合金内固定在正颌外科应用的各类对照性研究,提取文献数据及质量评价后,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比较两者在BSSRO和Le Fort I术后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骨稳定性。结果共有10篇文献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在BSSRO和Le Fort I术后水平向和垂直向有相似的骨稳定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与钛合金比较,两者在正颌术后均可提供相似的骨稳定性。由于该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原始研究质量较低,且有中度偏倚风险,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更可靠的证据,建议临床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
贺娇娇刘畅王春晖王思涵郭小凯
关键词:可吸收正颌外科META分析
骨性Ⅰ类及Ⅱ类患者基于锥形束CT的下颌骨对称性研究
2022年
目的通过对骨性I类与骨性Ⅱ类患者锥形束CT影像资料进行定点测量,探讨两类患者之间下颌骨对称性的差异,分析下颌骨对称性与ANB角的相关关系。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纳入骨性I类及骨性I类患者各30例,采用三维测量软件对初诊拍摄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下颌骨标志点的标定和线距的测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裸突、下颌升支、下颌角、下颌体部的相关指标。结果组内对比:骨性I类组中双侧突最后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52.76±2.47)mm,右侧:(53.95±2.21)mm,P=0.004]、突最侧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59.40±3.31)mm,右侧:(60.79±3.37)mm,P=0.013]、乙状切迹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47.88±2.18)mm,右侧:(48.84±2.54)mm,P=0.012]、喙突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46.59±2.49)mm,右侧:(47.28±2.54)mm,P=0.043]和下颌升支长度[左侧:(57.00±4.50)mm,右侧:(57.97±4.96)mm,P=0.020];骨性II类组所有项目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测量项目突最侧点到矢状面的距离[骨性I类组:(1.39±2.88)mm,骨性Ⅱ类组:(-0.16±2.74)mm,P=0.037]、乙状切迹点到矢状面的距离[骨性I类组:(0.96±1.95)mm,骨性Ⅱ类组:(-0.15±1.97)mm,P=0.033]和下颌升支长度[骨性I类组:(0.97±2.14)mm,骨性Ⅱ类组:(-0.38±2.61)mm,P=0.033],其余项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角点的不对称性与ANB角度呈负相关(r=-0.308,P=0.017)。结论骨性I类患者治疗前下颌骨的不对称较骨性Ⅱ类患者更明显,下颌角的不对称性与ANB角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瑜汪延曹宇鸣王春晖张兵刘畅
关键词:锥形束CT
熊果酸对成牙骨质细胞增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鼠成牙骨质细胞系OCCM-30增殖、周期、凋亡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一定浓度熊果酸处理成牙骨质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微量酶标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茜素红染色法定量及定性检测矿化结节量。结果:熊果酸组(2.5μmol/L)相比于对照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周期增殖指数升高,早期凋亡率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矿化结节量上调。结论:一定浓度熊果酸可促进成牙骨质细胞增殖,G1期百分比降低,抑制早期凋亡,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矿化结节的形成。
王玉琢包幸福姜欢高尚刘金凤王春晖胡敏
关键词:熊果酸
静电纺丝纤维支架在软骨组织重建中的设计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软骨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软骨是一种无神经和血管营养的组织,其自身修复能力很差。组织工程学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方法。组织工程学主要由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三要素构成。而其中支架材料是近年来组织工程学研究的热点。静电纺丝技术更是由于其能形成多孔隙的纳米纤维支架而备受青睐。本文具体介绍静电纺丝技术在软骨组织工程学中的设计应用。
王春晖贺娇娇王思涵郭小凯赵明璨刘畅
关键词:静电纺丝软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