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帆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样本库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人类表皮生长...
  • 1篇人类表皮生长...
  • 1篇人类表皮生长...
  • 1篇乳腺
  • 1篇乳腺浸润
  • 1篇乳腺浸润性
  • 1篇乳腺浸润性导...
  • 1篇乳腺浸润性导...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癌高发区
  • 1篇食管鳞癌

机构

  • 3篇汕头市中心医...
  • 2篇汕头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少洪
  • 3篇李帆
  • 2篇詹晓芬
  • 2篇邱晓阳
  • 1篇章克毅
  • 1篇范扬航
  • 1篇傅俊惠
  • 1篇张泽淳
  • 1篇许秀娥
  • 1篇李恩民
  • 1篇朱天翔
  • 1篇李锐雄
  • 1篇郑海波
  • 1篇况丽平
  • 1篇吴璇
  • 1篇姚晓冬
  • 1篇张仕义
  • 1篇杨彦龙
  • 1篇杜泽森
  • 1篇林旋豪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标本离体固定时间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标本离体固定时间对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16例,将每例患者同一癌组织标本分成5份,根据标本离体固定时间将标本分为A组(5 min)、B组(30 min)、C组(60 min)、D组(90 min)、E组(120 min),每组各116例。采用FISH法检测各组HER2基因,观察各组HER2基因荧光镜检结果,比较各组HER2基因阳性检出率。结果 A、B、C组荧光显微镜下的细胞轮廓完整性、背景干净度均优于D、E组,且橘红/绿色荧光信号强度及数量均强于或多于D、E组。A、B、C组HER2基因阳性检出率均高于D、E组(均P <0. 005)。结论标本离体固定时间可影响FISH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的结果,标本离体固定时间以30 min内为宜,最长不应超过60 min。
詹晓芬王少洪况丽平邱晓阳李帆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基因荧光原位杂交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抗原(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对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7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剩余的细胞学标本中HPV E6/E7 mRNA及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结果。HPV E6/E7 mRNA检测采用HPV E6/E7 mRNA检测试剂盒利用Panther分子诊断仪进行检测、P16/ki67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利用Ventana Benchmark Ultr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进行。分析两种检测法在同级别宫颈上皮病变中阳性率的差异,探讨两种检测法及二者联合检测在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效能的差异,综合评估不同检测方法分流诊断ASCUS中的作用。结果宫颈细胞学ASCUS对应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包括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到宫颈癌等。单纯分子诊断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阳性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在宫颈炎和LSIL病变组中,两种检测法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明显,在HSIL和宫颈癌病变组中,两种检测法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联合检测法诊断HSIL以上病变的综合性能最佳,其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 65%、85. 40%、0. 81、87. 13%、57. 14%、98. 97%。结论 HPV E6/E7 mRNA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均在ASCUS分流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联合检测HPV E6/E7 mRNA和P16/ki67明显提高分流诊断的灵敏度,保持了较好的特异度。
詹晓芬王少洪吴璇邱晓阳李帆曾芸珠陈志强
关键词:MRNA免疫细胞化学
潮汕沿海地区食管癌样本库的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全球常见八大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六位[1-2]。依据组织病理类型分类,食管癌主要包括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食管鳞癌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东部和非洲等地区,而食管腺癌则在欧美等国家地区多发[3]。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食管鳞癌高发国,食管鳞癌病例占全部食管癌病例的90%以上,并呈现明显的地理性分布差异,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闽粤交界的潮汕沿海地区,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四川北部地区,新疆哈萨克族居民居住地区和苏北地区等[4-5]。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潮汕地区是我国唯一的沿海食管癌高发区,与我国其他内陆型食管癌高发区相比,其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以及当地居民饮食生活习俗等均明显不同。1995–2004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食管癌的标化发病率为74.47/105[6-7]。在潮汕当地,食管鳞癌的发病率一直高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在此背景之下,毋庸置疑,建立潮汕沿海地区食管癌样本库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对揭示食管癌,尤其是食管鳞癌的病因,阐明这种特殊恶性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寻找其早期癌变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以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及监测治疗后患者病情发展转归、预警预后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旋豪王少洪吴智勇蓝斌李帆肖坤胜许秀娥吴健谊傅俊惠傅俊惠章克毅姚晓冬范扬航郑海波郑春鹏李锐雄黄建豪张仕义陈捷鑫李卓毅朱天翔杨彦龙张泽淳杜泽森黄崇植许小超许小超赵麟李恩民
关键词:食管癌高发区肿瘤流行病学标化发病率食管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