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雪莲

作品数:32 被引量:239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石漠化
  • 9篇喀斯特石漠化
  • 7篇植物
  • 7篇生态
  • 5篇小流域
  • 5篇C值
  • 4篇植物叶
  • 4篇植物叶片
  • 4篇水分
  • 3篇生态产品
  • 3篇土壤
  • 3篇小生境
  • 3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叶片
  • 2篇生态文明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机构

  • 26篇贵州财经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贵州师范学院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贵阳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2篇杜雪莲
  • 15篇王世杰
  • 6篇容丽
  • 5篇罗绪强
  • 2篇张桂玲
  • 1篇程安云
  • 1篇蔡先立
  • 1篇黄天志
  • 1篇俞国松
  • 1篇葛永罡
  • 1篇杨鸿雁
  • 1篇王程媛
  • 1篇张林
  • 1篇彭韬
  • 1篇陈树
  • 1篇张杨
  • 1篇廖晶晶

传媒

  • 6篇绿色科技
  • 4篇地球与环境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农村经济与科...
  • 2篇环境科学
  • 1篇会计之友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价格月刊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岩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海峡科技与产...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的贵州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运用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贵州省2010~2019年的生态足迹、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主要结论如下:①人均生态足迹呈“倒U型”变化:2010~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上升,由4.1589 hm^(2)/人增加到4.9048 hm^(2)/人,2016年以后呈现下降趋势。②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均呈“倒U型”变化,足迹深度2016年达到最大值3.33,2019年降至3.13;足迹广度2013年达到最大值0.9546 hm^(2)/人,2019年降至0.8049 hm^(2)/人;全省存量流量利用比以2016年为节点呈“倒U型”变化。③生态压力指数以2015年为节点呈现“倒U型”变化,10年来都处于极不安全状态;生态多样性指数小幅下降,总体呈现平稳态势;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指数逐年下降;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逐年增加。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自然资本利用可持续性呈现变好趋势,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升。
杜雪莲井彤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
贵州花江峡谷区常见乔灌植物叶片δ^(13)C值对喀斯特石漠化程度的响应被引量:27
2007年
比较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类型区植物群落中常见木本植物叶片的δ13C值,以植物叶片δ13C值为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指标,探讨不同石漠化等级对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石漠化等级乔灌叶片δ13C值的范围为-30.280‰^-25.546‰,平均值为-28.040‰±1.208‰。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上叶片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潜在石漠化样地内叶片δ13C的平均值显著低于强度、中度、轻度石漠化样地的叶片δ13C平均值;而强度、中度及轻度石漠化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荒漠化一旦发生便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直接影响,而植物生理功能对环境因子改变的适应是敏感、及时的。
容丽王世杰杜雪莲
关键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其治理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大工程。在纵览国内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概述了喀斯特石漠化的概念、治理模式、治理措施、治理效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指出积极探寻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子,创新研究方法,培养新的农村经济增长极以及建立喀斯特石漠化发生的相关信息系统等,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熊强辉杜雪莲
关键词:石漠化
贵州省环境污染损失价值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贵州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贵州省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方法]采用维护成本法对贵州省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3项指标进行虚拟治理成本核算,加以贵州省实际环保资金支出,从而得出贵州省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分析2000-2013年贵州省环境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通过对贵州省环境污染损失的动态变化分析可知,2000-2013年贵州省二氧化硫、烟(粉)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呈下降趋势,而水污染的总排放量和生活垃圾虚拟治理成本呈增长趋势。[结论]对比同时期贵州省GDP增长速度与环境污染损失成本的增长速度,发现GDP增长速度高于环境损失成本的增长速度,因此贵州省经济增长并未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殷雪薇杜雪莲
关键词:地区生产总值环境成本环境污染
茂兰喀斯特森林常见钙生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50
2014年
喀斯特森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对环境变异的生态响应和调控机制是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必需明确的关键科学问题。为探讨喀斯特森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调控机制,本文以茂兰喀斯特森林几种常见钙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10种必需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含量大于10000 mg·kg^-1的元素有N、K和Ca,1000~10000 mg·kg^-1的元素有P、Mg和S,100~1000 mg·kg^-1的元素有Fe和Mn,小于100 mg·kg^-1的元素有Zn和Ni。这些元素中,除 P 外均高于已报道的陆生高等植物所需元素的合适组织浓度,但仍全部处于世界陆生维管植物元素平均含量范围内。元素含量特点是w(Ca)>w(K)>w(Mg)型。P、Mg、Fe的频数分布呈正态分布,N、K、Ca、S、Mn、Zn、Ni呈对数正态分布。元素间的相关分析表明,N和S、P和Mg、K和S、Ca和Mg、Ca和Zn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Mg和Zn也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N和Fe、S和Fe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根据植物叶片w(Ca+Mg)含量,冷水花(Pilea notate)、荔波唇柱苣苔(Chirita liboensis)和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属于嗜钙型植物,石山吴茱萸(Evodia calcicola)属于喜钙型植物,黄梨木(Beniodendron minus)、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石山桂(Cinnamomum calcareum)和黔竹(Dendrocalamus tsiangii)属于随遇型植物,贵州悬竹(Ampelocalamus calcareous)属于厌钙型植物,荔波鹅耳枥(Carpinus lipoensis)、石山胡颓子(Elaeagnus calcarea)介于喜钙型植物和随遇型植物之间,石山楠(Phoebe calcarea)介于随遇型植物和厌钙型植物之间。对叶片元素化学计量比值的分析表明,喀斯特钙生植物具有低P、K和高Ca、Mg的特点,绝大部分植物属于P
罗绪强张桂玲杜雪莲王世杰杨鸿雁黄天志
喀斯特石漠化区小生境特征研究——以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为例被引量:23
2010年
本研究以贵州高原喀斯特石漠化小流域为对象,着重研究了该区小生境的类型、特征和组合,小生境小气候特征及植物对小生境资源的利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小生境类型主要为石面、石沟、石缝及土面。小生境组合类型主要为石面型,石面土面型及石面石沟型,其中石面型占相当大的比例。不同小生境的严酷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石面>土面>石沟>石缝。各小生境的恶劣程度均随着石漠化的进行而增加。研究区植物主要生长在石面石沟中,若以各生境中单位面积的平均株数而言,植物对小生境资源利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石缝>石沟>土面>石面。随着石漠化的进行,各小生境株密度基本上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格局。
杜雪莲王世杰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小生境小气候
喀斯特高原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分析--以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为例被引量:26
2008年
以贵州喀斯特高原区王家寨峰丛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测定了小流域内不同植被的土壤水分年变化,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峰丛坡面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并且与同属小流域内的非喀斯特土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主要受降雨和蒸散过程的影响,但变化幅度存在差异,次生林和灌木灌丛变化幅度大于非喀斯特土山和稀疏灌草丛。雨后连续晴天各植被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呈相同格局。观测期内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划分为4个阶段:冬季平稳低墒期、春季及夏初蓄水期、夏季及秋初消耗期及秋季及冬初回升期。各植被土壤剖面水分存在差异,次生林、灌木灌丛坡面土壤剖面含水量从表层到深层表现为降低型,稀疏灌草丛、非喀斯特土山则为增加型。同一坡面不同坡位间土壤水分差异不显著,反映了喀斯特地区复杂多变的小生境和其独特的二元结构水文系统。
杜雪莲王世杰
关键词:土壤水分
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困境及建议
2024年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路径。研究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丰富“两山”理论研究以及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阐述森林生态产品概念及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上,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分为森林生态补偿、森林碳汇交易以及森林生态产业,并总结分析国内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中相关模式的运用,剖析了我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现实困境,从明晰森林生态产品产权、统一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创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融资模式和健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杜雪莲袁铭彭伟辉
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以谢高地等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为参照,分析研究了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5年武汉市耕地、草地面积逐渐减少,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呈上升趋势;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1年的127.1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37.88亿元,变化率为8.47%,主要是因为林地和水域面积增加所致。武汉市应采取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保护林地、水域等具备高生态价值的生态用地,以实现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
艾雪杜雪莲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研究
2021年
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民生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贵州省2014年至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绩效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该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0.025增加到2019年的0.11,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民生各方面绩效均有所提升。其中,生态环境和生态民生发展较快,显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杜雪莲周欣
关键词: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熵值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