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 作品数:82 被引量:761H指数:16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气虚血瘀证评价量表条目筛选方法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对气虚血瘀证评价量表进行条目筛选。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收集15位专家问卷数据和140例患者临床信息数据,通过专家问卷法、区分度法、相关系数法和克朗巴赫系数法进行条目筛选。结果综合4种方法结果,删除4种方法中2种及以上方法提示删除的条目,筛选后保留条目21个。结论基于专家共识与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气虚血瘀证评价量表条目筛选可结合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可为复合证候评价量表研制提供借鉴。
- 王少卿刘强郭盛楠周莉高颖
- 关键词:气虚血瘀证评价量表条目筛选流行病学
- 科研课题申报阶段伦理审查操作规程的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当前普遍认可的伦理审查类别包括初始审查、跟踪审查和复审。目前还有一类审查普遍在开展,就是纵向科研课题申报前的伦理审查。然而这个阶段伦理审查类别的定义和操作规程尚未规范,且缺乏参考。文章基于作者多年科研管理和伦理管理的经验,旨在探讨申报前审查的流程和操作细则,并对申报阶段伦理审查送审文件清单、申请表、委员审查工作表、审查决定文件等的内容给予一定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对此进行了探讨。
- 夏芸关梓桐刘强石磊郭蓉娟
- 关键词:伦理审查
- “过眼热”针法治疗常见眼病(干眼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方晓丽雍小平刘强颉瑞萍徐兴华姜影任正意
- 该课题选择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过眼热"针法组和常规针刺组,分别进行治疗,并以症状积分法和基础泪液分泌量观察两组治疗方法对症状的缓解效果和基础泪液分泌量的改变,从即时有效率上对两组首次治疗病例进行比较,两个疗程后(...
- 关键词:
- 关键词:干眼症针法临床疗效
- 针刺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浆中血栓烷B_2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颅脑损伤后脑血液循环障碍是病情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在继发性颅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观察针刺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浆中血栓烷B2(thromboxane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5/09在甘肃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完成。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4,72h)、针刺治疗组(24,72h)、药物治疗组(24,72h),每组8只。参照Feeney自由落体法致大鼠左侧颅脑损伤。按预定时间采集静脉血,将标本作相应处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TXB2,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①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浆中TXB2的含量显著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上升更高,24,72h分别为(3420.71±1153.16),(3701.21±1133.67)ng/L;血浆中6-keto-PGF1α的含量下降,在72h后缓慢恢复,24,72h分别为(18.91±12.19),(21.99±9.45)ng/L;TXB2/6-keto-PGF1α(T/K)值明显升高,在72h缓慢恢复,24,72h分别为(204.28±76.28),(176.07±57.94)。②24h针刺组血浆中TXB2的含量下降,为(2935.32±1166.47)ng/L,6-keto-PGF1α的含量逐渐恢复,为(27.56±14.17)ng/L;T/K值升高,为108.04±41.7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低于模型组。
- 赵永烈张侬王玉来陈锦锋王爱成刘强
- 关键词:脑损伤血栓烷B26-酮-前列腺素F1Α针灸疗法
- “温通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平补平泻法及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温通针法治疗组)、B组(平补平泻治疗组)和C组(玻璃酸钠治疗组),每组30例。A组和B组均取血海、鹤顶、梁丘、内膝眼、犊鼻、膝中、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并进行辨证加减配穴,A组行温通针法;B组行平补平泻针法;C组取内膝眼、犊鼻、膝中任何一个穴位注射玻璃酸钠。A组、B组均每天治疗1次,10d为一疗程;C组5d注射1次,2次为一疗程。以上3组疗程间隔2d,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较B组和C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降低更明显(均P<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30/30),优于B组的90.00%(27/30)(P<0.05)和C组的73.33%(22/30,P<0.01)。结论:温通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平补平泻针法和玻璃酸钠穴位注射,其疗效肯定。
- 赵耀东韩豆瑛刘强赵中亭元永金薛研
- 关键词:温通针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穴位注射随机对照试验
- 针刺对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三磷酸腺苷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5
- 2003年
- 针灸疗法为古代外治法的一种 ,在促醒疗法中 ,因其具有简便易行、疗效迅速等特点为历代医家所青睐 ,其中有些穴位一直沿用至今 ,如水沟穴。现代研究认为 ,针刺水沟一方面兴奋脑神经元 ,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复杂的整合作用 ,另一方面可改善脑血流 ,为脑细胞的功能恢复提供能量。目的 :观察针刺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Na+ -K+ -ATP酶、Ca2 + -ATP酶和Mg2 +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5 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假手术组 (8只 )、模型组 (16只 )、针刺治疗组 (16只 )、药物治疗组 (16只 ) ,后三组用自由落体法致大鼠左侧颅脑损伤。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于术后 0 .5h给予治疗 ,然后每隔 12h治疗一次。模型组、针刺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于术后 2 4h、72h取大脑组织 ,假手术组于术后 72h取大脑组织 ,测定组织匀浆中ATP酶的活性。结果 :(1)Na+ -K+-ATP酶、Ca2 + -ATP酶和Mg2 + -ATP酶活性在伤后 2 4小时明显下降 ,伤后 72小时活性更低。 (2 ) 2 4h针刺组Na+ -K+ -ATP酶和Mg2 + -ATP酶的活性变化不明显 ,Ca2 + -ATP酶活性的变化明显。结论 :(1)针刺对Na+ -K+ -ATP酶和Mg2 + -ATP酶的速发型反应不如迟发型反应明显。 (2 )针刺对Ca2 + -ATP酶活性的速发型和迟发型反应都很明显。 (3)针刺可以减轻脑组织细胞内钙离子?
- 赵永烈刘强史海霞楚惠媛
- 关键词:颅脑损伤三磷酸腺苷酶针灸疗法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标准化针刺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标准化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方法:临床招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统一取穴,接受4周标准化手针治疗。选用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在试验开始和第4周完成时进行指标评价。根据WOMAC改善率分为无效组、有效组和显效组,比较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共招募患者182例。152例患者完成试验,无效组45例,有效组53例,显效组54例。不同疗效组间Kellgren-Lawrence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的Kellgren-Lawrence分级高于显效组。而性别、年龄、BMI指数、教育程度、病史、患病部位、针灸次数、治疗情况和辨证分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分级的严重程度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标准化针刺疗效。针对严重骨关节病变的患者,仅采用标准化针刺方案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 戴中柳洪胜王少杰白文杨嘉颐李虎孙烨刘强
- 关键词:针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
- 缺血性中风大小动脉病变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大小动脉病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7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根据缺血性脑血管病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诊断标准结合影像学的方法,分为大动脉病变组87例、小动脉组病变120例,对2组患者中风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进行动态比较。结果①中风病发病后1、2、3、7、14、28d6个时点NIHSS量表得分的动态演变显示出与证候得分类似的规律性,大动脉病变的曲线形态多为发病后先上升,后下降;而小动脉病变曲线形态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在第2天多会出现一个波谷,曲线波峰多在3~7d之间。②在大小动脉病变的预后方面,大动脉病变组MRS评分、NIHSS评分明显高于小动脉病变组,提示大动脉病变组较小动脉病变组预后差。2组ADL差异不显著。结论缺血性中风大小动脉病变表现出不同的预后变化规律,大动脉病变组较小动脉病变组预后差。
- 张娜陈志刚孟繁兴李学军蔡英丽王乐马丽珍林参高芳刘强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小动脉病变预后
- 风池穴为主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查阅近五年内使用针刺、艾灸、电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小针刀、推拿等方法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归纳单用风池穴或辨证配合风池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目前选取风池穴治疗偏头痛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具体临床操作以针刺为主,同时配合电针、耳穴、穴位注射等方法,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张延菊杨晨光张星华刘强方晓丽
- 关键词:偏头痛风池穴
- 温通针法“益肾旺脾”辨治原发性痛经之特色初探
- 2024年
- 原发性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之一,月经来潮前后气血较平时变化急剧,血室正开,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基于这一特殊的生理现象,温通针法益肾旺脾,配合经穴,补益先后天之本,扶正以助温、助通,达到散寒邪、化湿浊、祛瘀通络的目的,文章就温通针法治疗该病的机理作一阐述。
- 孟丽娟赵耀东方晓丽刘强
- 关键词:温通针法脾肾原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