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妍苏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血压
  • 1篇体质指数
  • 1篇内脂
  • 1篇转肽酶
  • 1篇综合征
  • 1篇肽酶
  • 1篇高血压
  • 1篇谷氨酰转肽酶

机构

  • 2篇延边大学

作者

  • 2篇全贞玉
  • 2篇王妍苏
  • 2篇郭健

传媒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谷氨酰转肽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20岁以上成年人3 792名为调查对象,测定血压、血脂、血糖和肝功能等生化检测指标,并分析不同GGT水平人群的各指标的变化情况,了解不同GGT水平和BMI水平人群的MS患病率及不同GGT水平人群MS患病的比值比。结果男女性人群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和尿酸(UA)水平均随GGT水平的增加而上升(P趋势<0.01)。男女性GGT水平与BMI水平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交互作用<0.01),导致患MS。男女性患MS的危险性均随着GGT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甚至调整年龄、UA、TC、TG、LDL-C和HDL-C后仍出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GT水平升高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应用于MS的预测和筛检,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鲁晓涵郭健王妍苏全贞玉
关键词:谷氨酰转肽酶代谢综合征体质指数
内脂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内脂素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1年12月到2012年2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参与健康体检的1500名年龄〉20岁成年人中血压等体检指标和血脂等生化指标完整的1013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内脂素水平将观察对象分为内脂素第1四分位(〈92.54ng/L)、第2四分位(92.54~〈99.60ng/L)、第3四分位(99.60~〈112.99ng/L)和第4四分位(≥112.99ng/L)组,分析不同内脂素水平人群血压等指标的趋势,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内脂素水平的增加与高血压风险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1013(男412、女601)人,年龄27~88(48.0±13.1)岁,包括高血压患者351例(34.64%),其中合并糖尿病43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内脂素和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的BMI、内脂素和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均P〈0.05)。随着内脂素水平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率、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尿酸和BMI水平均增高,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P趋势〈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脂素第4四分位组高血压发生风险是第1四分位组的3.621倍(95%CI2.462~5.324),调整混杂因素后内脂素第4四分位组的高血压发生风险是第1四分位组的1.637倍(95%CI1.009~2.656)。结论内脂素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呈独立正相关。
鲁晓涵郭健王妍苏全贞玉
关键词: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