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敬德

作品数:1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历史地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丝织
  • 6篇织品
  • 6篇丝织品
  • 4篇园林
  • 3篇大学生
  • 3篇先秦
  • 3篇两汉
  • 3篇皇家园林
  • 3篇规制
  • 2篇大学生创业
  • 2篇大学生创业团...
  • 2篇东汉
  • 2篇学生创业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功能
  • 2篇团队
  • 2篇培养大学生
  • 2篇礼仪
  • 2篇创新创业
  • 2篇创业

机构

  • 11篇重庆工商大学
  • 8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敬德
  • 3篇邹芙都
  • 1篇向仲怀
  • 1篇肖钻
  • 1篇童立

传媒

  • 5篇蚕业科学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丝绸
  • 1篇中国商人
  • 1篇中国农史
  • 1篇企业家信息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 1篇文化遗产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8年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分析——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2019年
2010-2018年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计数据表明:此时间段内,立项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重大、重点项目立项数量偏少;新疆、广西、甘肃等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立项数量较多,而上海、浙江、天津等经济、教育发达地区立项数量较少;立项项目负责人高级职称人数较多,中级职称人数较少;有13所“985”、25所“211”、74所普通高校,1所党校获得资助,“985”、“211”高校立项之和达到总数的40%;立项项目注重实践及应用研究,理论研究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依然是研究的重点领域;研究方法上以思辨分析为主,定量实证运用不够。
敬德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两汉皇家园林社会功能研究
两汉既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也是皇家园林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因而向来是我国古典园林史研究的热点所在。然而这些论述多从造园技巧、造园思想、设计理念以及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偶尔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论述,也多集中在对园林...
敬德
关键词:皇家园林社会功能西汉东汉
文献传递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两汉园林史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09年
从两汉园林的基本概况、特点、造园技术、社会功能、造园思想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总结198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关于两汉时期园林史的研究成果,对主要论文和专著予以摘要性的介绍。
敬德肖钻
关键词:两汉园林史
近代中国蚕丝业国际地位的边缘化——基于世界体系“中心-边缘”关系的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中心-边缘"理论,对近代(1840~1919年)中国蚕丝业国际地位由中心走向边缘的种种表现与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中国蚕丝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途径。近代以前,中国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中国的蚕丝业也一样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并在世界蚕丝业占据重要位置。自近代中国被卷入世界体系并被边缘化之后,中国的蚕丝业也随之被边缘化,沦为中心区国家的丝绸原料生产者与成品销售地,蚕丝业的外贸权与产品价格被中心区国家操纵,蚕丝生产技术的发展亦被限制,其原因在于世界体系下"中心-边缘"关系的制约。至今,中国蚕丝业仍在为走向中心而努力,其唯一之途径,就在于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以科技推动蚕丝业发展。
敬德童立向仲怀
关键词:蚕丝业边缘化
殷商时期丝织业生产组织形式探赜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检索文献、甲骨文、金文和考古资料,对殷商时期丝织业生产组织形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殷商时期,丝织业以族为单位进行生产,且有多支族群从事丝织生产,不同丝织生产族群间已经有了一定的专门化分工。在各生产族群内部,族长及上层贵族掌握着关键性的生产技术,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社会地位较高;占大多数的族众是丝织生产的主要力量,从事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非关键性生产,有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料和社会地位,属于平民阶层;还有少数生产者从事与丝织生产相关的技术含量很低,甚至无技术可言的体力劳动,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和社会地位,属于奴隶身份。此外,殷商王朝还将这些族群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并有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这种政府控制下的氏族生产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丝织业的生产技术创新和发展。
敬德
关键词:殷商时期丝织业生产组织形式氏族
论东汉皇家园林的军事性质、生态特性与社会功能被引量:1
2008年
东汉时期皇家园林获得巨大发展,休闲娱乐性逐渐增加,但狩猎军事功能依然存在。这些园林多以天然环境为主体,保存了大量的动、植物资源,具备原初的自然保护区性质;同时,基于皇家园林内丰富的山林水泽、动植物资源,在发生天灾人祸之时,皇家园林成为了国家重要的资源储备基地,为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
敬德
关键词:东汉皇家园林生态特性社会功能
器与礼的互动:丝织品与先秦礼制发展演变略论
2017年
为探究先秦时期丝织品与礼制发展演变的关系,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并借鉴考古学研究成果,分析先秦礼制形成阶段、成熟阶段、鼎盛阶段、衰败阶段,丝织技术的产生及发展与各阶段礼制发展演变之间的密切关系。先秦时期,丝织品被人们运用在礼仪之中,是身份等级和权力的象征,是维护社会礼仪制度的载体。丝织品与礼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礼的发展促进了丝织生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并将丝织品以更丰富的形式和内涵运用于诸项礼仪中;一方面丝织技术的进步又使得丝织品以更加绚丽的色彩、更多的数量、更加多样的形制被运用到冠、婚、丧、祭、朝聘等诸项礼仪中,以维护礼的运行。
敬德
关键词:先秦丝织品礼制互动
巫师群体在中国养蚕丝织技术起源中的作用探讨
2020年
学界对中国养蚕、丝织技术起源的研究十分重视,在起源时间、地域、动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对作为其中关键因素的人类自身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较少。研究表明,在充满巫术宗教信仰的史前社会,野蚕因其特殊的生命特征被当时的巫师运用到巫术活动中,为蚕丝业的起源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巫师们进一步观察到了蚕茧,并结合麻、毛纺织技术从手工搓捻利用野蚕茧开始,逐渐创造了丝织生产技术,且赋予了丝织品相应的巫术功能。与此同时,巫师们也更多地掌握了野蚕的生活习性,并因巫术的需要而展开对野蚕的驯化。其过程是先于野外放养,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移入室内饲养,进而产生了人工室内养蚕技术。总体而言,丝织技术的产生要早于养蚕技术的产生,女性巫师群体在养蚕、丝织起源中起着主要作用。
敬德邹芙都
关键词:巫师养蚕技术驯化丝织技术
二十世纪初美国桐油业的发展及中国的应对被引量:1
2022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桐油的优良特性和工业用途不断被开发,引起西方工业强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当时作为世界唯一的桐油生产国,桐油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美国为降低对中国桐油的依赖,从1902年开始尝试引种中国油桐树,以发展本国桐油业并逐渐取得相当的成绩。国人普遍为中国桐油业的未来感到紧张和不安。为维护中国桐油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中国方面积极做出回应。在密切关注美国桐油业发展的同时,科学家开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良桐油业,政府也采取行政力量加强应对。在中美桐油业发展的博弈背后,深刻反映了社会制度、科技手段在国家产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敬德
关键词:桐油油桐树引种
两周礼用丝织品纹饰规制及其影响探微
2016年
丝织品是两周礼仪中重要的礼用物品,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婚冠、祭祀、丧葬等诸项礼仪中。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考古学研究法,结合历史文献、金文和出土实物对两周时期丝织品在礼仪中使用时的纹饰制度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两周礼仪中,丝织品在使用时,其纹饰要遵循礼的要求,以图案组合形式、图案数量的不同来体现礼的等级特性,此外还需彰显周礼"天人合一"的内涵。两周时期礼用丝织品纹饰制度还为古代中国官服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刺绣、绘画艺术的发展。
敬德
关键词:周朝丝织品刺绣艺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