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健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新诗
  • 2篇诗歌
  • 1篇大学学报
  • 1篇新诗创作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创新
  • 1篇学术评价
  • 1篇学术制度
  • 1篇身体意识
  • 1篇诗创作
  • 1篇诗歌研究
  • 1篇诗形
  • 1篇诗意
  • 1篇女性
  • 1篇期刊界
  • 1篇现代诗
  • 1篇现代诗歌
  • 1篇向度
  • 1篇节奏
  • 1篇精神向度

机构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高健
  • 2篇王泽龙
  • 1篇高健

传媒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折射生存世界的棱镜——论余秀华诗歌的身体意识被引量:6
2016年
湖北钟祥横店村的女诗人余秀华,其诗歌创作中蕴含着极强的身体意识。"身体"在余秀华的诗歌中呈现出丰富、复杂的内涵,在余秀华的诗歌中,身体的内涵和特征既是具体的,也是变化的,在她的诗歌中既有因为身体不便而展开的对残缺身体的隐喻;也有通过女性独特的生存体验而展开的对女性经验的身体书写;还有通过生存空间延伸出的对日常性身体的书写。这三方面的探索共同构成了余秀华强烈的身体意识内核,也造就了余秀华独一无二的文学世界。
王泽龙高健
关键词:诗歌身体意识残缺女性
对称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变革被引量:8
2017年
对称作为诗歌形式建构的重要方式,在具体创作实践中又可细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是倾向于整齐一律的"对仗";二是融"一致"与"不一致"于一体的"对称"。在五四时期的新诗变革中,诗歌中的对称形式发生了现代转变,使诗歌初步完成了从以整齐一律为主导的旧体诗形式,到自由多元的现代诗体形式的变革。新诗的对称主要体现在诗形建构、节奏安排以及诗意构筑等方面。多样自由的对称形式为新诗的诗形建构提供了多样化途径;以对称形式安排的音节和韵,为新诗节奏的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持;多元化的对称推动了新诗诗意建构的复杂化。所有这些既为中国现代诗歌增添了更加多维的表达空间,也为五四新文学的思想与精神革命注入了全新内涵。
王泽龙高健
关键词:新诗诗形节奏诗意精神向度
意义对称与现代自由体诗歌“内在旋律”的生成——以郭沫若、艾青的新诗创作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意义对称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歌节奏建构的重要方式,为自由体诗歌"内在旋律"的最终生成提供了重要支持。郭沫若与艾青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歌创作的重要代表,虽然在"内在旋律"的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郭沫若倾向于以"情绪的自然消涨"来建构诗歌的内部节奏;艾青则注重以"情绪的韵律表达"来增加诗歌节奏间的和谐,但现代意义对称的灵活使用却始终是他们建构诗歌"内在旋律"的重要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意义对称在节奏建构上的丰富性。
高健
学术评价、学术创新与学术期刊的现状与思考——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高层论坛综述被引量:3
2015年
2015年10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之际,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的"学术评价与学术创新高层论坛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在桂子山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新华文摘》等学术期刊的主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等13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高健何美菊
关键词:学术评价学术制度期刊界
对称形式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7年
对称形式作为诗歌形式建构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中国新诗形式变革中也完成了自身的现代转变,保证了新诗从传统诗歌中的顺利突围。目前,学界从现代诗体研究、现代诗人个体研究以及比较诗学研究等角度,对现代诗歌对称形式的探讨日趋深入,但对对称形式概念的廓清和界定、发生的历史语境及演变机制、独特的美学功能等问题的探索仍然有待进一步拓宽与深化。
高健
关键词:现代诗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