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英杰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心脏
  • 4篇心脏骤
  • 4篇心脏骤停
  • 4篇骤停
  • 3篇动脉
  • 3篇动脉压
  • 3篇平均动脉压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稳定性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心脏骤停后综...
  • 2篇压块
  • 2篇亚低温
  • 2篇亚低温治疗
  • 2篇预后
  • 2篇院前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碳酸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
  • 7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郑州市第三人...

作者

  • 13篇崔英杰
  • 7篇秦历杰
  • 3篇许丽君
  • 3篇王成铎
  • 2篇李庆奎
  • 1篇朱良付
  • 1篇梁新亮
  • 1篇李天晓
  • 1篇栗超跃
  • 1篇刘旭
  • 1篇常玉霞
  • 1篇白伟民
  • 1篇赵桃
  • 1篇徐雅欣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实用休克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站式卒中救治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2022年
卒中救治具有时效性强、复杂性高的特点,最大限度缩短院前、院中救治时间是提高卒中救治效率、降低患者致残率的关键。2017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启动了一站式卒中救治平台建设,该平台以多模态影像融合手术室为核心,实施集急诊接诊、影像检查、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术后评估等救治服务于一体的院前、院中和院后无缝衔接的一站式救治模式,极大优化了卒中救治物理路径。为确保平台高效、有序运行,医院采取了多学科融合、院前院中一体化建设、区域性卒中救治网络搭建等一系列保障措施。自2019年9月平台投入使用以来,截至2021年12月,累计救治患者1000余人。一站式卒中救治平台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卒中救治效率,引领了区域卒中救治体系发展,为提高我国卒中救治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赵婧革李天晓朱良付崔英杰栗超跃梁新亮
关键词:卒中一站式诊疗模式
环境温度暴露对急救呼叫的影响--基于许昌市和郑州市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逐小时环境温度暴露对许昌和郑州市急救呼叫次数的影响。方法:收集许昌、郑州市2017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的逐小时气象资料、空气污染资料和急救呼叫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计算超额危险度( ERR),评估极端温度暴露对急救呼叫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 结果:逐小时温度暴露与急救呼叫次数呈“U”型关联。在许昌市和郑州市,低温和高温均会增加每小时急救呼叫次数。低温的最早影响出现在滞后22和52 h, ERR(95% CI)值分别为0.20%(0.00%,0.39%)和0.11%(0.00%,0.22%);高温的最早影响均出现在滞后0 h, ERR(95% CI)值分别为1.59%(1.09%,2.09%)和1.45%(1.22%,1.69%)。高温在滞后4~8 h对心血管疾病的急救呼叫次数影响最大,许昌市、郑州市的累积 ERR值(95% CI)分别为8.70%(4.98%,12.75%)和3.89%(2.61%,5.22%)。 结论:高温暴露可在数小时内增加急救呼叫次数,而低温的影响在22 h后才会出现。
艾思奇秦历杰崔英杰张仕玉田飞李欢杨音林华亮
关键词:温度急救时间序列分析
Bal22型铁基超导单晶中磁通钉扎机制调控与临界电流密度提高研究
崔英杰
一种介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镁粉和碳酸盐粉末混匀,混匀后压块,所得压块置于密闭容器的内胆中;将装有镁和碳酸盐压块的密闭容器置于高温炉中进行升温反应,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黑灰色粉末;所得黑灰色粉末与稀酸反...
王成铎韩田莉崔英杰李庆奎
文献传递
郑州市院前创伤救治10年回顾分析
史晓朋秦历杰常玉霞崔英杰
脑电双频指数对接受亚低温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对接受亚低温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共纳入河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亚低温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31例,其中预后良好组10例,预后不良组21例。分别比较两组间入院时、12 h、24 h时的BIS值是否有差异,并分析其ROC曲线。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间的初始及第12小时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在第24小时的BIS值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第24小时的BIS值预测患者预后良好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截点值为43.5,敏感性70.0%,特异性71.4%。结论第24小时的BIS值是评估接受亚低温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一项有用指标。
崔英杰秦历杰
关键词:心肺复苏亚低温
平均动脉压对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院内心脏骤停(IH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其使用升压药物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0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IHCA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转出ICU时的神经功能评分(CPC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2分)与预后不良组(3~5分),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HCA患者ROCS后的24h内升压药物干预下的平均MAP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33例IHCA的患者资料。预后良好组较预后不良组患者ROSC后24h内的平均MAP更低(P=0.03);使用升压药物的最大剂量和总剂量更少(P=0.015)。平均MAP的增加(OR0.922,95%CI0.872~0.974),使用升压药物的总剂量增加(OR0.997,95%CI0.995~1.000)是预后良好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过高的平均MAP及使用升压药物的总剂量增加是IHCA患者预后良好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需要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刘旭秦历杰崔英杰张胜龙白伟民赵桃徐雅欣许丽君
关键词:平均动脉压升压药物
心肺复苏后神经功能预后与早期平均动脉压的关系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患者早期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入院的PCAS病例。纳入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超过12 h的患者共151例。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明确0~6 h MAP与受试者预后的关联性及关联性强度;通过卡方检验明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结果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患者的时间加权平均动脉压(TWA-MAP)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83.25±13.69)mmHg vs(77.06±18.37)mmHg,P=0.042;ROSC后最初的6 h内的TWA-MAP值处于71~80 mmHg(1 mmHg=0.133 kPa)组患者的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率明显优于TWA-MAP小于70 mmHg的患者(11%vs 37%,P=0.009);且TWA-MAP大于70 mmHg与大于65 mmHg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但TWA-MAP大于70 mmHg对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的影响显著(OR=4.11,95%CI:1.34~12.66,P=0.014);在TWA-MAP达到了70 mmHg以上的患者中,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率显著高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组的患者(48%vs 24%,P=0.010)。结论在PCAS的6 h内保持TWA-MAP大于70 mmHg有利于改善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
许丽君崔英杰秦历杰
关键词:脑损伤心肺复苏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平均动脉压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为其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7例治愈,1例死亡。4例有糖尿病史,4例首次发现糖尿病。结论在急诊患者中,一部分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特别是首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常因症状不典型而误诊,因此建议所有急诊患者均应常规监测指尖血糖,对于血糖过高者应及时检查血尿酮体,以避免误诊漏诊。
许丽君崔英杰秦历杰
关键词:腹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回顾性分析
一种铁基超导单晶的高温退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超导单晶的高温退火方法。将按照常规方法制备的铁基超导单晶,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放入刚玉坩埚中,然后在铁基超导单晶上方铺设一层元素单质粉;接着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将盛有物料的坩埚放入铁管中,将铁...
王成铎崔英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