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克东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桓台县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教学
  • 1篇动机
  • 1篇页面
  • 1篇页面设计
  • 1篇思维
  • 1篇趣味
  • 1篇趣味性
  • 1篇校本
  • 1篇校本课程
  • 1篇教学重点
  • 1篇课程
  • 1篇课程设计
  • 1篇教学难点
  • 1篇SCRATC...
  • 1篇ARCS动机...
  • 1篇程序设计
  • 1篇抽象思维

机构

  • 3篇桓台县实验小...

作者

  • 3篇于克东

传媒

  • 2篇中国信息技术...
  • 1篇现代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弹球游戏》微课程设计
2017年
《弹球游戏》是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校本课程《Scratch创意编程》中的一节课,属于Scratch编程综合应用的部分,主要涉及程序设计中单分支结构的知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模块的使用,教学难点是单分支结构的理解与应用。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时期,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虽然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于克东
关键词:课程设计校本课程程序设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抽象思维
《画几何图形》学习工具制作综述
2015年
特色与亮点 1.整体设计尽显趣味性由于(《画几何图形》学习工具的内容是指挥小海龟画几何图形,所以我特意将背景设置为海洋蓝,每个页面尽可能凸显出趣味性,通过精巧的页面设计、简洁的导航、合理的色彩运用,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于克东
关键词:页面设计趣味性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小学Scratch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大鱼吃小鱼》为例
2019年
Scratch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推出的一款图形化的编程软件。它是一款开源免费的编程软件,面向8岁以上的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方式可以实现程序的编写,而不需要输入代码或指令。2012年,Scratch已走进中小学课堂,但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乐观,针对教学实践中教学时间有限和无法满足全体学生需求的突出问题,学生也只能去“模仿”或完成“固定效果”。笔者参考ARCS学习动机模型对Scratch微课进行设计与制作,以《大鱼吃小鱼》为例,探讨了 ARCS在Scratch微课设计中的应用。
于克东
关键词:ARCS动机模型SCRATCH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