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作品数:7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更多>>
基于SysML的空间有效载荷测试路径自动生成方法 2024年 为简化对空间有效载荷这一复杂系统的集成测试工作,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tems engineering,MBSE)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建模语言(system modeling language,SysML)的测试路径自动生成方法。所提方法所需的信息全部来源于载荷设备在数字设计阶段所构建的SysML数字模型。首先,对载荷的SysML活动图进行预处理;之后,根据载荷运行特性与活动图特性构建测试路径搜索模型,并以此提出改进蚁群算法以搜索全部测试路径;最后,基于SysML用例图在全部测试路径中进一步进行搜索,从而获取指定功能的测试路径。以空间燃烧科学实验载荷为例展示所提方法的详细过程,并对算法性能进行分析。在200次重复实验中,所提方法所得测试路径的覆盖率达到100%,最大迭代次数为27。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会产生大量的无效测试路径,大大提高测试路径规划工作的效率。 金鑫 贺宇峰关键词:系统建模语言 蚁群算法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室内平面地图构建方法 被引量:1 2024年 单一数据源信息不充分、传感器本身及传感器之间的标定存在误差导致室内地图创建不精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室内平面图构建算法,该算法利用RGB-D传感器获取室内场景中的三维结构特征,并将其融入激光雷达点云中,从而构建具有三维结构特征的室内平面地图。在该算法中,先将RGB-D传感器中深度相机采集到的图像转换为伪激光雷达点云;然后,使用基于多项式函数拟合的过滤器对伪激光雷达点云进行分层和校准,并对激光雷达点云和伪激光雷达点云进行融合;最后,利用融合后的点云数据创建室内二维平面地图。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点云分层过滤和校准方法可以有效融合激光雷达点云和伪激光雷达点云,融合点云构建的室内二维平面地图精度明显提高。 冯冠元 张健 苗语 蒋振刚 师为礼 金鑫关键词:激光雷达 数据融合 基于SysML的空间有效载荷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2024年 针对空间有效载荷系统高复杂性和高可靠性需求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SysML (System Modeling Language)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融入MBSE (Model Based System Engineering)思想,提出了基于SysML的空间有效载荷系统故障分析流程.基于SysML对空间有效载荷系统建立了故障分析相关的模型,其中,为满足故障分析建模的需求,对SysML元模型进行扩展定义,从而实现对组件间关系和故障表征与直接关联组件间关系的描述;基于所建模型构建故障诊断的整体框架,并提供从SysML数字模型到FTA (Fault Tree Analysis)的转换逻辑,从而实现对所有故障可能性的获取.通过案例分析,对提出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流程进行分析,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金鑫 金鑫关键词:系统建模语言 故障诊断 故障树分析 基于相对角动量的空间非合作目标机动仅测角检测方法 被引量:3 2023年 针对传统方法在空间非合作目标小脉冲轨道机动检测过程中性能不佳的问题,在构建了一种基于相对角动量的新型待检特征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无源光学相机仅测角信息的轨道机动检测新方法。首先,在轨道坐标系下建立了基于Clohessy-Wiltshire方程的相对动力学模型和相机偏离质心安装时的相对视线角测量模型;然后,给出了相对角动量的定义并量化分析了以相对角动量作为机动检测特征标志的优越性;接着,设计了基于二次滑窗方差比值的机动检测算法框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所提算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和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近圆轨道目标的快速轨道机动检测,机动时间点检测误差在60 s以内。 龚柏春 金鑫 金鑫 陈修桥关键词:空间非合作目标 介孔薄膜和自组装多层膜的同步辐射GISAXS研究 掠入射X射线散射具有无损、能提供大面积表面结构的统计信息等优点,通过与同步辐射光源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原位过程结构演变的观察,掠入射X射线散射技术逐渐成为原位研究薄膜材料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掠入射X射线散射的实验方法还不完... 杨春明 赵镍 金鑫 王玉柱 边风刚 王劼关键词:介孔薄膜 自组装多层膜 SrFe_(1.5-x)Co_xO_(3.25+δ)体系结构、相组成和电导研究 2000年 利用碘量法测定了SrFe_(1.5-x)CO_xO_(3.25+δ)系列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金属平均价态,结合XRD谱图研究了温度、钴含量对其结构、相组成的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钻含量增加,体系由层状相过渡到钙钛矿相,并伴随有尖晶石相的出现。此外,由交流四端子法测量了SrFe_(1.5-x)Co_xO_(3.25+δ)系列样品的总电导率随钴含量的变化关系,总电导率随钻含量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对于钻含量较多的样品,电导率在~900℃附近的较窄的温度范围内,出现一最大值。本文探讨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邓增强 刘卫 张国光 金鑫 陈初升关键词:电导率 层状相 2014年冬季西太平洋雅浦海山与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比较研究 2020年 2014年冬季对西太平洋雅浦Y3海山区和从西太平洋暖池区到黑潮源区之间的大洋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海山区和大洋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分布,并比较了两个海域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差异,结合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海山对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Y3海山区和大洋海域的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存在差异,二者的群落相似度系数为68.4%,两个海域的优势种/类群也不尽相同,海山区的优势种/类群是磷虾各期幼体、尖额磷虾和蛮?,而大洋海域的优势种/类群分别是磷虾后期幼体、手磷虾、蛮?、尖额磷虾和莹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在海山区的平均丰度和最大丰度都要高于大洋海域,但海山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占比都低于大洋海域,因而Y3海山对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的海山效应不明显。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海山区的首要影响环境因子是盐度,而大洋海域则是温度;海山区和大洋海域的大型浮游动物丰度分别与200m层盐度和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两个调查海域均未发现大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陶振铖 王延清 金鑫 李超伦关键词:丰度 环境因子 西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