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辉
- 作品数:18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铁基非晶/铝微叠层复合材料工艺及性能研究
- 非晶合金作为一种结构奇特且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一直受到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的极大关注。但是,非晶合金由于临界尺寸和制备工艺等限制,仍旧难以作为大型结构材料得以推广和应用。目前,非晶合金的产业化主要以铁基非晶带材作为软磁...
- 张光辉
- 关键词:叠层复合材料铁基非晶合金铝箔力学性能
- 构筑ZnO/ZrO2-ZSM-5串联催化剂用于CO2加氢合成芳烃
- 张新宝张光辉宋春山郭新闻
- 关键词:甲醇合成
- 利用原位光谱技术解析纳米催化剂构效关系
- 张光辉李文慧郭新闻宋春山
- 关键词:原位表征X射线衍射原位红外光谱
- α-MoC负载铟及其改性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利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α‑MoC负载铟及其改性催化剂以及所述的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等体积浸渍的方法将硝酸铟负载于程序升温碳化法得到的α‑MoC上,其间可添加Z...
- 石川郭新闻刘洋王建洋张光辉
- 文献传递
- 钴铁尖晶石在CO_(2)加氢中的结构演变与催化特性被引量:1
- 2023年
- 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结构明确的钴铁尖晶石(CoFe_(2)O_(4))在催化CO_(2)加氢转化中的结构演变与催化特性。原位XRD分析结果表明,CoFe_(2)O_(4)在预还原过程中形成Co_(3)Fe_(7)合金,Co_(3)Fe_(7)合金在反应中保持稳定,且其催化加氢能力较强,转化产物主要为甲烷与C_(2)-C_(4)烷烃(C_(2)^(0)~C_(4)^(0))。K-CoFe_(2)O_(4)(将CoFe_(2)O_(4)用K_(2)CO_(3)助剂改性)的预还原过程中出现富钴合金(K-Co1Fe1)向富铁合金(K-Co_(3)Fe_(7))的转化,且需要更高的预还原温度才能使Co_(3)Fe_(7)合金完全形成。反应过程中,K-Co_(3)Fe_(7)逐渐被碳化并形成双金属碳化物K-(Co_(1-x)Fe_(x))5C2。K-(Co_(1-x)Fe_(x))5C2催化CC偶联能力较强,低碳烯烃(C2=~C4=)与液态烃类(C5+)的时空收率分别达到8.7 mmol/(g·h)与4.6 mmol/(g·h)。DFT计算结果表明,(Co_(1-x)Fe_(x))_(5)C_(2)具有适宜的加氢能垒与较低的C—C偶联能垒,利于碳链增长。
- 王明瑞张蒙蒙丁凡舒袁菲张光辉聂小娃郭新闻
- 关键词:活性相DFT计算
-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用能分析及优化
- 本文通过对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的实际能耗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耗能设备的实际能耗数据和设计能耗值进行比较,找出实际能耗大于设计能耗的设备和部位,使用物料平衡、热量平衡来分析判断实际能耗大于设计能耗的原...
- 张光辉
- 关键词:化工装置能耗分析节能措施
- CO<Sub>2</Sub>加氢制烃含碳铁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Sub>2</Sub>加氢制烃的含碳铁基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以双金属ZIFs为前驱体,引入铁源后,通过在惰性气氛中热解制备得到以Fe<Sub>5</Sub>C<Sub>2</Sub>和Fe<...
- 郭新闻刘军辉张光辉宋春山
- 文献传递
- 一种硅基键合石墨烯陶瓷散热器一体化结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功率的电子元器件散热领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硅基键合石墨烯陶瓷散热器一体化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大功率半导体芯片、锡焊层、铜金属线路和硅基键合石墨烯陶瓷散热器,所述的硅基键合石墨烯陶瓷散热器包括陶...
- 阮诗伦张光辉孙秀洁吴昕哲杨华龙梁晓颖李朝阳
- PtSn@S-1&β-Mo_(2)C串联催化剂CO_(2)氧化丙烷脱氢制丙烯性能研究
- 2024年
- PtSn双金属催化剂因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中。然而在高温下,催化剂易产生积炭从而导致稳定性降低。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CO_(2)-PDH)因其有望在转化丙烷的同时兼具消除积炭和推动脱氢反应正向移动的特点,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将逆水煤气催化剂β-Mo_(2)C与丙烷脱氢催化剂PtSn@S-1串联用于CO_(2)-PDH反应中,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并结合XRD、CO_(2)-TPD、C3H6-TPD及热重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O_(2)-PDH反应中,PtSn@S-1串联加入β-Mo_(2)C后,粉末混合的串联催化剂PtSn@S-1&β-Mo_(2)C的稳定性明显提升,并在连续运转1440min内未出现失活现象,催化剂的高稳定性归因于反应过程中CO_(2)消除了部分积炭。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在n(CO_(2)):n(C3H8)为1.0、m(PtSn@S-1):m(β-Mo_(2)C)为1.0:0.4时,粉末混合的串联催化剂PtSn@S-1&β-Mo_(2)C在CO_(2)-PDH反应中表现出最佳性能,丙烷转化率在反应500min后稳定在43.0%以上,丙烯选择性超过99%。
- 夏瑶靓边凯刘思蕊王志群张光辉郭新闻
- 利用原位光谱技术解析纳米催化剂构效关系
- <正>随着当代催化科学和原位光谱学技术的发展,催化剂的原位表征在催化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团队结合多种谱学技术,包括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原位X射线衍射、原位红外光谱和球差电镜技术,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一系...
- 张光辉李文慧郭新闻宋春山
- 关键词:原位表征X射线衍射原位红外光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