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群锋

作品数:15 被引量:465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企业
  • 3篇可达性
  • 3篇交通基础设施
  • 2篇对外直接投资
  • 2篇壁垒
  • 1篇低工资
  • 1篇信息壁垒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审批
  • 1篇行政审批中心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一体化
  • 1篇引力模型
  • 1篇运输数据
  • 1篇政审
  • 1篇制度壁垒
  • 1篇制造业
  • 1篇中国对外直接...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学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作者

  • 15篇吴群锋
  • 4篇刘冲
  • 2篇刘青
  • 2篇杨汝岱
  • 2篇蒋为
  • 1篇李纪珍
  • 1篇高建
  • 1篇贾珅
  • 1篇张辉
  • 1篇郭研

传媒

  • 3篇经济科学
  • 2篇经济研究
  • 2篇国际贸易问题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经济学(季刊...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产业经济研究
  • 1篇经济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经济学期刊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与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综述被引量:1
2021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科学》编辑部于2021年11月13日举办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如何凝聚中国经济学界共识和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论坛汇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122家重要期刊的136位主编、社长和编辑部负责人,围绕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如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如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如何支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将其中部分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呼倩吴群锋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界期刊主编
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行为——基于市场可达性视角的研究被引量:36
2021年
本文通过构建市场可达性指标,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一体化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额,原因是市场一体化降低了企业所在行业的临界出口生产率水平,并促进了既有出口产品的出口市场扩张。对于生产率高的企业、初始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交通基础设施扩张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于具有发展能力和潜力的企业和行业具有更大的促进效果。
吴群锋刘冲刘青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
最低工资会抑制创业吗?——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最低工资标准与企业家能力的创业选择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从理论上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与企业家能力对创业的影响。进一步,采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就最低工资标准对创业的影响进行了测算与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效应显著抑制了各地区的创业活力,这一创业抑制效应不仅表现在对创业倾向的影响上,而且体现在对创业规模的抑制效应上。研究结果同样表明:最低工资对创业的抑制效应对于不同的创业行业与创业类型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对于服务业项目的创业与创立企业、合伙企业的创业类型的创业活动具有更强的抑制效应。
吴群锋蒋为
关键词:最低工资标准创业活动企业家能力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可达性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被引量:20
2021年
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降低全国范围内的通行成本,提高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成为扩大内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构建市场可达性指标并匹配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引起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利用明代驿路作为工具变量,本文确证了这一因果关系。市场一体化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主要来源于差异化产品和向发达国家市场出口的产品。本文的研究为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提供了来自产品质量提升视角的证据。
吴群锋刘冲祁涵
关键词:产品质量产品价格
进口竞争与企业产品专业化--基于中国多产品企业的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本文以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为视角,检验了进口竞争对企业内部产品专业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企业的产品专业化程度。进口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缩小产品生产范围,使其将资源集中到少数核心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销售上来。这一过程伴随着企业产品种类的减少和企业整体产品范围偏度的集中。本文利用中国对外反倾销冲击作为进口竞争程度下降的拟自然实验,考察了企业是否受反倾销保护对其产品专业化程度影响的因果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相比加工贸易而言,一般贸易产生的进口竞争对企业产品专业化的促进作用更大;相比低收入国家而言,来自高收入国家的进口竞争对企业产品专业化的促进作用更大。本研究对如何理解进口竞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来自企业内部产品配置的证据。
刘冲张辉吴群锋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企业对外投资与出口产品多元化被引量:21
2019年
企业“走出去”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外出口两种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与作用的关系。基于产品多元化是企业战略扩张和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这一典型事实,本文以企业对外投资和出口的匹配数据为基础,研究对外投资对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的影响。基本的理论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具有的当地信息优势,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出口成本,促进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本文接下来以PSM匹配方法构造对照组并运用倍差法和三重倍差法进行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这一效应在考虑了对照组的差异性之后依然稳健,且动态效果检验显示这一促进效应是长期持久的,至少在五年之内都具有显著的效果。本文进一步的机制检验显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获得的当地市场信息不仅促进了新产品进入,同时使得老产品退出当地市场的比率下降并延长了每个产品的出口存续时期;对贸易壁垒越高的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多元化提升效应越强,体现了对外直接投资缩减企业贸易成本进而促进出口产品多元化的经济机制。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新时期如何看待对外投资与出口的关系有一定的价值。
杨汝岱吴群锋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壁垒
企业进入与创新:一个倒U型关系分析
2024年
本文对企业进入对创新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理论部分,本文构建了一个企业进入综合影响创新的理论模型。新进入企业会对在位企业同时形成竞争所产生的负向“挤出效应”以及创新投入所产生的正向“溢出效应”,二者加总导致了企业进入与创新之间形成理论上的倒U型关系。忽视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可能会导致理论解释和政策适用产生偏误。实证部分,本文运用多种尽可能长时期的数据,对理论模型中提出的企业进入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在企业层面与行业层面,本文均发现行业进入率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而稳健的倒U型关系。基于此本文从如何促进实现“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协同发展、促进中国创新水平提升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王也董小琦吴群锋
省际边界效应、区域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基于货物运输数据的估计被引量:2
2024年
本文基于2018—2020年高度细化的物流货运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估计我国省际边界效应,考察国内区域市场分割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城市间贸易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且该边界效应强度在样本期内呈上升趋势。机制分析显示,边界效应的强弱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网络中心度等因素相关。本文的分析有助于理解国内区域市场分割的新形态,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张皓辰郭研吴群锋
关键词:国内贸易
流动人口为何回流?——基于社会因素视角的分析
2025年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的回流规模增大、增速上升,对城镇化模式与人口空间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既有文献较少关注这一重要转变,也尚未对此做出有效解释。本文将婚配压力引入流动人口决策过程以对上述转变进行有效解释,以期扩展对社会性因素在经济中重要作用的认知。研究发现:第一,流动人口所面临的婚配压力会显著促进流动人口回流,本文通过各类检验并运用工具变量方法验证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二,婚配压力同时在统计上和经济上对流动人口回流有巨大解释力,在2010年之后的解释力度更大,表明近年来婚配压力等社会性因素对流动人口回流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解释宏观形态上回流人口增多的趋势;第三,房价越高、传宗接代观念越重、彩礼嫁妆费用越高的地区,婚配压力对流动人口回流的影响越大。为流动人口提供更为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针对性减轻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教育、医疗、社保、婚配等社会需求所面临的可得性约束,是新时期下构建和谐稳定新型城镇化格局、平衡区域人口分布的重要政策着力点。
王也董小琦吴群锋贾珅
关键词:社会因素
全球华人网络如何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被引量:32
2015年
在中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布局过程中,制度与文化的交融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与东道国间的制度鸿沟可能是阻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研究虽已注意到正式制度在其中的作用,但缺乏对非正式制度与文化差异的关注。文章基于制度与文化视角,阐述了海外华人网络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机制,并基于全球195个国家或地区的华人分布数据和中国对全球132个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数据,检验了海外华人网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和影响途径。研究表明:(1)海外华人网络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实现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在华人分布密集的地区更容易实现对外直接投资;(2)在海外华人越来越集中于高技能与OECD国家的背景下,高技能华人的网络与OECD国家的华人网络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更为明显;(3)从制度距离的角度来看,海外华人网络在与中国制度距离更远的国家与经济体中的影响更为明显,即海外华人网络能够弥合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制度距离而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文章对当前我国"走出去"战略推进过程中如何利用好文化与非正式制度因素具有重要的启示。
吴群锋蒋为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文化差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