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日本大学全球卓越中心计划的评价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
- 2015年
- 在全球化背景下,日本近期启动了全球卓越研究中心计划(GCOE)。GCOE评价是由专家、政府官员和项目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开放同行评价,评价涵盖科研产出、人才培养与大学战略实现,有助于大学科研创新的长期发展。GCOE引入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独立、客观、公平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并发展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评价体系。GCOE计划的实施对推进日本大学和相关高水平研究机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经验为我国高校科研能力提升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的评价提供了启示。
- 杨希冯倩倩
- 科研体系中研究生资助的充足性——中美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分析比较了中美理工科研究生助研经费的充足性,发现我国理工科研究生助研经费充足性更低,并且相比美国,资助没有倾向于基础学科,这可能使基础学科领域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从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机制角度,探讨了科研体系人才培养经费不足的原因。
- 杨希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科研拨款
- 北欧高校卓越计划投入模式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欧国家大力发展卓越研究计划,以推动科研水平提升和一流大学建设。丹麦的"大学研究投资资本计划"、芬兰和挪威的"卓越研究中心计划"以及瑞典的"林奈环境建设计划"主要面向高校。这些项目针对有巨大潜力的学科,采取长周期风险投资理念。投入经费不仅来自政府与高校配套拨款,还吸纳了国内外多元主体支持。资金配置采用整体拨款,并配合绩效评价机制,有力提升了卓越计划投入产出的效率。
- 杨希刘念才
- 关键词:一流学科高等教育投入
- 技术赶超中的高等教育财政--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及启示被引量:6
- 2017年
-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技术赶超,需要以提升人才技能与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重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财政具有差别化的成本分担、集中资源的一流大学建设、充足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以及建立公立高校绩效问责机制等特点。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在技术赶超阶段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提供政策启示。
- 杨希钟宇平
-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成本分担高校科研经费
- 一流大学建设与高校教师科研产出被引量:7
- 2017年
- 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在推动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提升投入-产出绩效的挑战。本研究利用亚洲变革中的学术职业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方法,尝试分析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对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对发表国际学术论文和专利有促进作用,但对国内论文没有显著影响。获得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的高校相比普通高校,横向项目经费投入-产出效率更高,但纵向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率在两类高校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研究最后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计划投入机制的改革提供了政策建议。
- 杨希
-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