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良
作品数:
16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丁振华
南方医科大学
张颖
南方医科大学
郝帅
南方医科大学
王颖慧
南方医科大学
周美娟
南方医科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2篇
专利
4篇
期刊文章
领域
6篇
医药卫生
主题
9篇
细胞
8篇
皮肤
7篇
皮肤鳞癌
7篇
皮肤鳞状细胞
7篇
皮肤鳞状细胞...
7篇
细胞癌
7篇
鳞癌
7篇
鳞状
7篇
鳞状细胞
7篇
鳞状细胞癌
6篇
动物
6篇
实验动物
6篇
辐射环境
6篇
标志物
4篇
血清
4篇
下调
4篇
工频
3篇
器官
3篇
趋化
3篇
趋化因子
机构
16篇
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16篇
周良
14篇
丁振华
8篇
张颖
6篇
郝帅
3篇
王颖慧
2篇
周美娟
2篇
李姗姗
2篇
王鹏飞
2篇
郝帅
1篇
刘红霞
1篇
欧程山
传媒
1篇
环境与健康杂...
1篇
中华放射医学...
1篇
生理科学进展
1篇
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1篇
2023
1篇
2022
1篇
2021
3篇
2019
1篇
2018
7篇
2017
1篇
2016
1篇
2015
共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一种8Gy电离辐射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离辐射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实验动物置于辐射环境中,照射完成后取出;2)照射完毕24小时后抽取实验动物血清;3)检测实验动物血清外泌体中的miRNA电离辐射标志物,当miRNA含量超过未受照...
周良
丁振华
张颖
郝帅
周美娟
欧程山
文献传递
外泌体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6年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纳米级囊泡样小体。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DNA和RNA等,在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调控的动态过程,而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影响肿瘤的转移。外泌体不但可以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力的生物标志物,而且可以决定肿瘤转移的器官趋向性,参与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促进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迁移,以及影响肿瘤转移后的增殖能力,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并且对肿瘤的免疫逃逸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期外泌体在影响肿瘤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
张颖
郝帅
周良
丁振华
关键词:
外泌体
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血管新生
免疫逃逸
LINP1在诊治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LINP1在诊治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LINP1在诊断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LINP1能够非常有效地区分正常人和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可作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标志物...
周良
梁枭婷
文献传递
一种6.5Gy电离辐射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离辐射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实验动物置于辐射环境中,照射完成后取出;2)照射完毕24小时后抽取实验动物血清;3)检测实验动物血清外泌体中的miRNA电离辐射标志物,当miRNA含量降低为未受...
丁振华
周良
张颖
郝帅
文献传递
靶向KTN1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药物
本发明公开了靶向KTN1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药物,发明人以皮肤鳞癌特征性的EGFR高表达的细胞株A431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发现通过靶向下调KTN1,可以抑制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的EGFR的表达,最终改善或治...
丁振华
周良
高琳
李姗姗
文献传递
HOXA9、CRIP2互相作用抑制HIF-1α介导的糖酵解以阻遏皮肤鳞癌发生发展
被引量:9
2018年
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简称皮肤鳞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排名第二的癌症,其恶性程度高、转移能力强,5年生存期只有22%~56%,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00万。过量紫外辐射暴露是诱发皮肤鳞癌的首要环境因素,亟需深入了解紫外线诱发皮肤鳞癌的分子机制、并有针对性地开发有效的皮肤鳞癌新疗法。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对紫外辐射敏感,其表达水平与与皮肤鳞癌细胞增殖和糖酵解代谢水平密切相关,并与皮肤鳞癌分级呈正相关,但之前的研究并未揭示其调控机制。
周良
王颖慧
周美娟
丁振华
关键词:
皮肤鳞癌
糖酵解
CARCINOMA
皮肤鳞状细胞癌
关于工频电磁辐射的趋化因子剂量标志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工频电磁辐射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实验动物置于辐射环境中;2)抽取实验动物血液,分离血清;3)检测血清中工频趋化因子标志物的含量,分析得到工频电磁环境的情况。其中,工频电磁辐射趋化因子标志物为...
丁振华
周良
郝帅
张颖
文献传递
HOXA9基因在制备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HOXA9基因在制备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基因治疗领域。发明人及其整个团队经过两年的实验研究,以皮肤鳞癌特征性的细胞株A431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发现靶向上调HOXA9,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
王颖慧
丁振华
周良
王鹏飞
文献传递
关于工频电磁辐射的微小RNA剂量标志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工频电磁辐射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实验动物置于辐射环境中;2)抽取实验动物血液,提取RNA;3)检测RNA中工频miRNA标志物的含量,根据miRNA标志物的含量确定工频电磁辐射情况。并且公开...
周良
丁振华
张颖
郝帅
文献传递
紫外线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DNA的损伤效应以及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紫外辐射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DNA断裂损伤的影响和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彗星电泳研究照射剂量为0~90mJ/cm。时,紫外辐射对DNA的损伤效应以及不同浓度(0.1、1.0、10.0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的保护作用。结果:在0~90mJ/cm2照射剂量范围内,未检测到UVA对DNA的损伤效应。UVB和UVC组,彗星电泳图和5个检测指标(TailDNA%、TailLength、CometLength、TailMoment、OliveTailMoment)均显示随照射剂量增加对DNA损伤加重的量效关系,且相同剂量UVC造成的损伤〉UVB。0.1μ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可明显减轻紫外辐射引起的DNA损伤。结论:在0~90mJ/cm2剂量范围内,紫外辐射可引起DNA断裂并存在量效关系。白藜芦醇可保护DNA免于紫外辐射所造成的DNA断裂损伤。
刘红霞
周良
丁振华
关键词:
紫外线
DNA损伤
彗星电泳
白藜芦醇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