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长明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养分
  • 2篇一枝黄花
  • 2篇植物
  • 2篇植物入侵
  • 2篇入侵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养分
  • 2篇外来植物
  • 2篇外来植物入侵
  • 2篇芦苇
  • 2篇垦区
  • 2篇化感
  • 2篇加拿大一枝黄...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入侵机制
  • 1篇生态修复
  • 1篇生物检测
  • 1篇湿地
  • 1篇水深

机构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叶小齐
  • 6篇邵学新
  • 6篇吴明
  • 6篇李长明
  • 3篇梁雷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湿地科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抑制四种植物扩散的化感潜力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评估湿地芦苇植物通过化感抑制非芦苇湿地植物扩散的能力,运用实验室生物活性测试的方法,比较了杭州湾湿地围垦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与其他6种主要禾本科植物的化感潜力。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田菁(Sesbania cannabina)、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和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等研究区域扩散植物种为受体,研究了芦苇水提取液对上述物种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1)除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外,7种本地禾本科植物水提液浓度(0—2.50 g·100m L^(–1))均和萝卜幼苗胚根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01);芦苇具有较强的化感潜力;(2)芦苇根、茎和叶水提液(0、2.5、5.0、10.0 g·100m L^(–1))作用下,不同物种和不同浓度处理下种子萌发指数差异显著(p<0.001),其中加拿大一枝黄花、苣荬菜和小飞蓬3种植物对芦苇水提液较为敏感,而田菁敏感程度较弱。种子萌发指数表现出低浓度(2.5 g·100m L^(–1))促进和高浓度(5.0 g·100m L^(–1)和10.0g·100m L^(–1))抑制的"低促高抑"效应特征。除田菁外,种子胚根长一般随浓度增加而降低。芦苇不同组织部位水提液对4种植物抑制程度按大小依次为叶>茎>根,叶片可能是芦苇化感物质主要来源。芦苇具有较强的化感潜力,其化感作用可能是抑制其他植物扩散的重要机制之一。
叶小齐吴明邵学新李长明
关键词:化感潜力芦苇群落生态修复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对杭州湾湿地围垦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阐明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入侵对土壤养分循环产生的影响及机理,以杭州湾滨海湿地围垦区内分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与3种土著植物群落:束尾草(Phacelurus latifolius)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养分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0~10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束尾草、白茅和芦苇(P<0.001),分别提高了91.49%、116.97%和334.88%;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也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和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全磷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全磷、碱解氮、铵态氮和全氮含量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全磷、碱解氮和全氮含量都与β-淀粉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全磷、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都与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显著提高了部分土壤酶的活性.这些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可能加速了土壤养分转化,有利于其进一步入侵.
梁雷叶小齐吴明邵学新李长明
关键词:外来植物入侵土壤养分入侵机制
模拟水位变化对杭州湾芦苇湿地夏季温室气体日通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水位是影响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子。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模拟条件下不同水位(0、5、10 cm和20 cm)对芦苇湿地温室气体(CO_2、CH_4、N_2O)夏季昼夜通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不同水位CO_2通量日变化均表现为昼低夜高,且白天为汇,夜间为源,整体均表现为CO_2的汇;不同水位CH_4通量日变化则均表现为昼高夜低,且整体上均表现为CH_4的源;N_2O通量总体上水淹后均表现为昼高夜低而0cm水位表现为昼低夜高;2)随着水位的增加CH_4和CO_2平均通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10cm水位下CH_4和CO_2平均通量最高,N_2O通量则在5cm水位最高;3)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气温、水温是土壤CH_4、N_2O通量日变化的主导因子,而土壤温度是CO_2日变化通量的主导因子,同时,土壤p H、Eh及水体p H、Eh是CO_2通量日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
盛宣才吴明邵学新李长明梁雷叶小齐
关键词:水位温室气体日变化EH
芦苇叶水提物的化感活性分析及潜在化感成分的筛选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不同溶剂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叶片水提物进行萃取,并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 Linn.)种子为实验材料对不同萃取物的化感效应进行检测;采用薄层层析和柱层析对抑制作用最强的正丁醇萃取物进行进一步分离,并采用GC-MS法对生物活性较高的组分进行组成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对含量高并具有代表性的潜在化感成分进行生物活性检测,以期筛选出芦苇叶中的潜在化感成分。结果显示:随质量浓度(20、100和500 mg·L-1)提高,芦苇叶水提物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小麦和萝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逐渐增强,其中正丁醇萃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在正丁醇萃取物的11个组分中,Fr.5、Fr.6、Fr.7、Fr.9和Fr.10组分均能显著抑制萝卜或小麦幼苗的生长,经质量浓度500mg·L-1各组分处理液处理后萝卜或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及单株鲜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采用GC-MS法从Fr.5、Fr.6、Fr.7、Fr.9和Fr.10组分中分别鉴定出11、15、15、12和22种成分,分别占各组分总相对含量的83.02%、91.31%、87.36%、97.92%和94.34%,主要成分包括糖类、醇类、有机酸类、酮类、酰胺类和酯类。对14种潜在化感成分生物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成分对小麦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经质量浓度20mg·L-1油酸酰胺、棕榈酸甲酯、亚油酸、2-苯乙胺、2-甲基烯丙醇和4-羟基-3-甲氧基苦杏仁酸处理后,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及单株鲜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芦苇叶水提物具有较强的化感活性,其潜在的化感成分为油酸酰胺、棕榈酸甲酯、亚油酸、2-苯乙胺、2-甲基烯丙醇和4-羟基-3-甲氧基苦杏仁酸。
叶小齐吴明邵学新李长明
关键词:芦苇叶水提物生物检测GC-MS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对杭州湾湿地围垦区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is)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为了阐明其对入侵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浙江省慈溪市杭州湾湿地围垦区内自然分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和3种土著植物群落:束尾草(Phacelurus Griseb)群落、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对土壤氮、磷和钾含量以及有效性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显著降低了土壤的p H(P〈0.05),对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和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1),但显著提高了碱解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P〈0.01),其中加拿大一枝黄花0~10 cm土层碱解氮含量分别是束尾草、白茅和芦苇的1.72倍、2.35倍和2.00倍。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对土壤总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1),但是却改变了活性有机碳组分,与束尾草、白茅和芦苇相比,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0~10 cm表层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96.72%、180.21%和41.47%;可溶性碳0~10 cm土层分别降低了27.27%、40.78%和4.00%,10~20 cm土层分别降低了41.36%、39.49%和29.63%;易氧化碳含量在两个土层中均显著降低(P〈0.01)。上述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降低了土壤p H,提高了土壤氮素的有效性,改变了活性有机碳组分。
梁雷叶小齐吴明邵学新李长明
关键词:外来植物入侵加拿大一枝黄花土壤养分
水深及共存对芦苇和香蒲生长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为了揭示种间作用对湿地植物在水深梯度上的分布和生长变化的影响,研究了杭州湾湿地围垦区不同水深条件下共存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香蒲(Typha domingensis)分布和生长特征的影响,测定了单生和共存芦苇、香蒲分布的水深范围和生长特征(叶片数、茎粗、株高和密度),发现单生和共存芦苇分布在浅水深和中等水深(0~50 cm深度)处;单生香蒲处于稍深位置(20~60 cm深度),而共存香蒲分布在中等和深水深(20~100cm深度)处。水深对芦苇和香蒲各生长指标有显著影响(n=33,p<0.05)。随水深加深,单生芦苇、香蒲叶片数、茎粗、株高和密度先增加后降低;共存芦苇、香蒲的株高也升高。物种共存对芦苇、香蒲的叶片数、株高,芦苇的茎粗有显著影响(n=33,p<0.05)。在相同的水深条件下,共存的芦苇和香蒲的叶片数、茎粗、密度与单生种群相比都减少,但株高都增加。水深和共存的交互作用对芦苇的叶片数、茎粗、株高有显著影响(n=33,p<0.05),但只对香蒲的叶片数有显著影响(n=33,p<0.05)。随水深加深,共存对两种植物的叶片数、芦苇的茎粗的抑制作用波动变化;共存对两种植物的株高起促进作用,同样波动变化。表明芦苇和香蒲的生长特征随水深和物种共存而变化,物种共存时芦苇分布趋于浅水区,香蒲趋于深水区;并且两种植物的生长较单生种群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种间相互作用会影响芦苇和香蒲对水深的响应。
李长明叶小齐吴明邵学新
关键词:水深芦苇香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