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 作品数:57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自噬在染料木素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istein)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自噬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在抗肿瘤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5、10、20、40、60、80 mg/L)染料木素及80 mg/L染料木素联合2 mmol/L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分别作用于HCT116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通过双荧光素酶慢病毒载体构建LC3及突变LC3(LC3 Mu)基因过表达的HCT116细胞,经100 mg/L的染料木素处理24 h后,荧光显微镜观测荧光在细胞内聚集情况。不同浓度(0、10、50、100 mg/L)染料木素处理HCT116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LC3蛋白Ⅱ/Ⅰ的比例。结果:CCK8法细胞增殖实验的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24 h、48 h、72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5.70 mg/L、34.44 mg/L、20.56 mg/L,而3-MA可以降低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抗增殖作用(P<0.01)。荧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可以诱导HCT116细胞中LC3荧光蛋白的聚集(P<0.01),从而参与自噬小体的形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染料木素浓度的增加,LC3蛋白Ⅱ/Ⅰ的比例逐渐升高(P<0.01)。结论:染料木素可能通过上调LC3蛋白Ⅱ/Ⅰ的比例诱导细胞内自噬体的产生,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 孙健石磊季青王依屹张珏
- 关键词:结肠癌染料木素自噬HCT116细胞LC3
- 一种益气复元膏方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气复元膏方及其应用,其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备得到:生晒参80‑120份、炙黄芪120‑180份、生黄芪120‑180份、太子参120‑180份、潞党参120‑180份、怀山药120‑180份、生薏苡...
- 张晓天蒋梦琳丘俊鑫石磊孙静郭丽雯唐嘉仪余承鸿
- 文献传递
- 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患者血清补体C1q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水平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科收治的PM/DM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补体C1q、肌酸激酶(CK),同时检测PM/DM患者抗抗合成酶抗体(Jo-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比较不同临床症状和抗体表达的PM/DM患者血清中补体C1q和CK水平,绘制出研究对象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补体C1q和CK诊断PM/DM的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血清中补体C1q[(241.26±26.10)mg/L vs(125.04±11.87)mg/L]和CK[(561.03±29.48)mU/ml vs(161.74±15.86)mU/ml]水平增高(t=22.201,P=0.026;t=65.331,P=0.012),但PM患者和DM患者血清中补体C1q[(254.63±29.24)mg/L vs(240.18±25.72)mg/L]及CK[(557.19±50.10)mU/ml vs(585.42±63.64)mU/m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7,P=0.165;t=1.358,P=0.185);有肌痛、四肢肌无力、雷诺现象、关节痛、向阳疹、肺间质病变、Gottron征、V字征、吞咽困难和其他脏器受累患者血清中补体C1q和CK水平高于无相应症状患者(P<0.05);Jo-1和ANCA阳性患者血清中补体C1q[(189.25±24.20)mg/L vs(352.19±30.22)mg/L;(207.31±16.29)mg/L vs(298.16±34.29)mg/L]和CK[(524.56±51.32)mU/ml vs(752.56±49.61)mU/ml;(497.36±54.28)mU/ml vs(651.22±58.26)mU/ml]水平低于阴性患者(χ^2=8.536,P=0.019;χ^2=7.694,P=0.037和χ^2=12.696,P=0.027;χ^2=10.763,P=0.046);抗RNP抗体阳性患者血清中补体C1q[(316.00±34.82)mg/L vs(225.46±41.38)mg/L]和CK[(624.18±26.10)mU/ml vs(468.25±24.27)mU/ml]水平高于阴性患者(χ^2=6.712,P=0.041;χ^2=11.751,P=0.038);补体C1q和CK诊断PM/DM的ROC曲线分别为0.842和0.783,约登指数分别为0.811和0.534,二者对诊断PM/DM都有一定的价值,但补体C1q的诊断价值高于CK,以231.820 mg/L作为临界值,补体C1q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5%和92.10%,均�
- 石磊王依屹张珏
-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补体C1Q肌酸激酶
- 护肝片调控Src激活FXR减少胆汁酸蓄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 2025年
- 目的:探究护肝片通过调控酪氨酸蛋白激酶类固醇受体辅激活因子(Src)激活肝细胞法尼醇X受体(FXR),从而减少胆汁酸蓄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CL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健康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护肝片低、中、高剂量(10、20、40 mg/kg)组,护肝片+PP2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或溶剂灌胃,1次/d,连续7 d;第8天除正常组外其余6组均给予75 mg/kg 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建立大鼠胆汁淤积模型,护肝片+PP2组建模后腹腔注射1.5 mg/kg p-Src抑制剂PP2溶液,1次/d,连续2 d。采用酶标仪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护肝片对CLI大鼠肝组织中Src、p-Src、FXR蛋白表达的影响;检测PP2对CLI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含量的影响;HE染色检测p-Src/Src蛋白对CLI大鼠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FXR与Src蛋白间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P2对p-Src/Src及FX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UDCA组和护肝片低、中、高剂量组均不同程度地降低ANIT引起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UDCA组及护肝片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形态学有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p-Src/Src、FX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UDCA组及护肝片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p-Src/Src、FXR蛋白表达明显上升。(2)与模型组比较,护肝片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与护肝片高剂量组比较,护肝片+PP2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p-Src抑制剂PP2可明显抑制护肝片对大鼠肝组织形态学的改善。结论:护肝片可以通过调控Src磷酸化激活大鼠肝细胞FXR受体,使胆汁酸蓄积减少,从而治疗CLI。
- 张斌孙沁梅安梓铭石磊
- 关键词:护肝片法尼醇X受体胆汁淤积
- 一种益气复元膏方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气复元膏方及其应用,其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备得到:生晒参80‑120份、炙黄芪120‑180份、生黄芪120‑180份、太子参120‑180份、潞党参120‑180份、怀山药120‑180份、生薏苡...
- 张晓天蒋梦琳丘俊鑫石磊孙静郭丽雯唐嘉仪余承鸿
- 一种基于标记数据的创伤性脑损伤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记数据的创伤性脑损伤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通过构建第一数据特征提取模型、第二数据特征提取模型以及第三特征提取模型,以深度分析大数据中的时间特征以及空间特征,实现大数据的准确分...
- 石磊陈晨成思杨永利费智敏章杨杨詹有芳张珏邓琳
- 用于甲状腺治疗的临床采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临床采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用于甲状腺治疗的临床采样装置。该用于甲状腺治疗的临床采样装置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推杆本体,所述推杆本体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拉簧,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甲状腺治疗的临床采样装置的...
- 阎良江云石磊
- 一种脑卒中风险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属风险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脑卒中风险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抓取脑卒中风险评估知识大数据和历史临床大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脑卒中风险知识图谱;进行数据二次处理;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构建脑卒中...
- 石磊 杨森 陶吉明 房敏 张弢 刘德志 杨永利 沈徐婷
-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情况调查
- 2025年
-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并腹水培养阳性患者117例,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耐药的因素。结果在本组117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细菌14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4株(链球菌18株、肠球菌11株、葡萄球菌25株)和革兰氏阴性菌89株(大肠埃希菌43株、其他肠杆菌22株、不动杆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14株);在117例患者中,47例应用头孢曲松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8.7%,26例应用头孢吡肟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3.1%,19例应用头孢他啶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8.9%,25例应用头孢哌酮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0.0%;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68.0%、52.0%、40.0%和56.0%,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分别为62.8%、39.5%、25.6%和32.6%;47例耐药组既往SBP发作史和抗生素暴露史分别为23.4%和27.7%,显著高于非耐药组的7.1%和10.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SBP发作史(OR:2.673,95%CI:1.556~4.592)和广谱抗生素暴露史(OR:2.295,95%CI:1.309~4.024)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多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值得临床重视和处理。
- 沈莉莉赵琳石磊
-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
- 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血清尿酸(U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接受诊治的163例人员进行研究。根据血压情况分成血压正常组50例,高血压前期组55例,高血压组58例;根据血清UA水平分成UA〈228μmol/L组52例,UA为228~345μmol/L组56例,UA〉345μmol/L组55例,对比不同血压组血清UA和血脂水平,分析不同血清UA水平对应的血压情况及血清UA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前期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345μmol/L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均显著高于UA〈228μmol/L及UA为228-345μmol/L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为228-345μmol/L组SBP及DBP水平均显著高于UA〈228μ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血清UA水平与患者SBP及DBP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血压水平与其血清UA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 石磊王依屹鲁传翠张珏
-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压前期血清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