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昊

作品数:24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天线
  • 8篇雷达
  • 5篇微带
  • 5篇微带天线
  • 5篇孔径雷达
  • 5篇合成孔径
  • 5篇合成孔径雷达
  • 3篇信号
  • 3篇阵列
  • 3篇逆合成孔径
  • 3篇逆合成孔径雷...
  • 3篇目标识别
  • 2篇信号完整性
  • 2篇增益
  • 2篇阵列雷达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数字阵列
  • 2篇数字阵列雷达
  • 2篇天线设计

机构

  • 24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北方电子...
  • 1篇南湖实验室
  • 1篇中天通信技术...
  • 1篇电子信息系统...

作者

  • 24篇王昊
  • 9篇盛卫星
  • 6篇马晓峰
  • 4篇叶晓东
  • 3篇方大纲
  • 3篇孔繁
  • 3篇王芳
  • 2篇鲁勇
  • 2篇李建欣
  • 2篇武景
  • 2篇沈燕
  • 2篇周建强
  • 1篇倪小康
  • 1篇戴永胜
  • 1篇徐达龙
  • 1篇王岩
  • 1篇谷亚林
  • 1篇秦思
  • 1篇孟鑫
  • 1篇李强

传媒

  • 5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电波科学学报
  • 3篇系统工程与电...
  • 3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无线电通信技...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学学报
  • 1篇信号处理
  • 1篇计算技术与自...
  • 1篇武夷学院学报
  • 1篇2017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尺度交互结构卷积神经网络的SAR图像相干斑抑制方法被引量:4
2021年
结合深度学习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交互结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相干斑抑制方法。首先,通过不同尺寸的卷积核及跳跃连接构成多尺度交互特征提取模块以获得不同感受野的特征并加快网络收敛速度。然后,在多尺度交互特征提取模块之间利用简化的密集连接方式使网络能够充分利用浅层纹理特征。最后,采用残差学习策略得到抑制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不仅使用较少的计算参数量,还能保证性能的提升。
申仕煜叶晓东王昊陶诗飞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相干斑抑制卷积神经网络
FPGA平台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被引量:3
2023年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计算资源消耗大、难以在边缘侧应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平台的基于知识蒸馏的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以信号时频图作为特征提取对象,结合改进的知识蒸馏方法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轻量化处理,通过注意力图增强知识信息传递,并融合深度可分离卷积,进一步提高网络稀疏度。最后,将该轻量化网络在FPGA平台上进行结构优化,通过改进循环策略和流水线并行设计,加速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辐射源信号识别过程。仿真结果显示,利用本文提出的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网络参数量降低了81.8%,在信噪比不低于-12dB的条件下,信号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FPGA平台信号识别时间为86ms,平均功耗为2W,可满足边缘侧终端对信号实时检测以及低功耗的实际应用需求。
肖帅龚帅阁李想王昊陶诗飞
一种基于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的非模糊参数配对方法
2022年
针对多维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ESPRIT)信号参数估计存在失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分维的参数配对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包含待估计参数信息的多维特征值进行线性组合并构造判断矩阵,再根据矩阵维数对应关系进行配对。相比于其他配对算法,该文提出的算法结构简单,没有模糊参数,在特定情况下具有较高的鲁棒性,能实现参数的自动配对。最后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该文配对算法的优越性。
揭允康叶晓东王昊李莉陶诗飞
关键词:频率估计
一种四态极化捷变宽带微带天线线阵被引量:2
2008年
四态极化捷变宽带微带天线线阵由八个单元组成。单元采用双馈点口径耦合微带贴片。这种辐射单元具有宽频带以及两馈点之间高隔离度的特性。通过改变连接合成通道的移相器的相位,可以实现水平线极化,垂直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四种极化态。实测的数据表明,在四种极化状态下阵列在8~10.95GHz的频率范围内都满足VSWR〈1.5,在8.85~10.95GHz的频率范围内阵列的圆极化轴比优于6dB,线极化的交义极化优于-10dB,按10GHz的中心频率计算,带宽均为19%。该线阵也可用于柱抛物面天线的初级馈源,或通过适当的馈电网络组成二维阵。
王昊鲁勇方大纲戴永胜
关键词:极化捷变微带天线宽频带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超宽带单极子天线设计被引量:2
2021年
对于传统的天线而言,其带宽相对较窄。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对称单极子微带天线。根据特征模理论,首先对一款窄带单极子印刷天线进行特征模式分析,结合天线理论,在窄带天线结构上引入渐变结构和矩形槽,使特征模式在目标频段内谐振,并通过馈电激励方式激发出该特征模式,从而使天线带宽得到拓展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特征模理论设计的天线具有140.86%的相对带宽,在2.88~16.6 GHz的工作频段内阻抗匹配良好,并且具有良好的辐射性和稳定的增益,其工作频率覆盖UWB频段、无线局域网、射频识别、全球微波互联接入及Ku频段。
王岩李奕欣王昊丁振东陶诗飞
关键词:超宽带单极子增益
基于Gabor幅值特征和相位特征相融合的ISAR像目标识别被引量:7
2013年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abor小波变换幅值特征和相位特征相融合的ISAR像目标识别算法。首先将ISAR像进行Gabor多尺度分析,对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Gabor幅值图像划分为若干矩形不重叠的子块,分别计算每个子块的直方图分布,将其联合起来作为Gabor的幅值特征;然后结合象限二进制编码和局部异或算子提取Gabor相位信息的局部相位模式,对得到的局部相位模式同样提取分块直方图特征;再把提取的幅值特征和相位特征相融合作为ISAR像最终的Gabor特征;最后在c 2统计量作为不相似度量计算的特征空间里,采用最近邻分类器完成5类目标的分类识别。通过使用Greco电磁软件仿真的5类目标的ISAR数据对该方法进行目标识别的验证,并与目前已有的几种Gabor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能够明显地提高识别率。
王芳盛卫星马晓峰王昊
关键词:逆合成孔径雷达目标识别GABOR滤波器
基于快速高斯网格法的非线性光谱复原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中的非线性光谱复原精度低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快速高斯网格(FGG)法的非线性光谱复原方法。首先研究了基于FGG法的非均匀傅里叶变换理论,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FGG法的高复原精度及其可行性。搭建了双折射偏振干涉光谱测量实验装置,利用该方法对非等间隔采样的干涉信号进行了光谱复原处理,复原结果与光谱仪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理论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采用FGG法能够有效实现非线性光谱复原。
沈燕柏财勋王昊周建强李建欣
关键词:光谱学傅里叶变换
基于直方图统计量的逆合成孔径雷达目标识别被引量:5
2012年
将原用于人脸识别的基于Gabor局部二进制模式的识别技术用于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像的雷达目标识别,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将ISAR像进行Gabor小波变换,提取不同尺度和方向的Gabor幅值图谱;然后把幅值图谱分成小的子区域,用多尺度局部二值模式提取空域增强的直方图作为特征,最后在χ2统计量作为不相似度量计算的特征空间里,采用最近邻分类器完成五类目标的分类识别。与目前已有的几种典型ISAR目标识别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能够明显地提高识别率。
王芳盛卫星马晓峰王昊
关键词:逆合成孔径雷达GABOR滤波器目标识别
基于脊间隙波导的低副瓣多波束阵列天线设计
2024年
为了克服毫米波频段传统多波束阵列天线损耗高、效率低以及等幅激励情况下副瓣电平较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间隙波导技术的低副瓣多波束阵列天线设计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巴特勒矩阵的双层多波束馈电网络拓扑结构,将传统巴特勒矩阵的4个输出端口与不等功分器相连,拓展为8个输出端口,实现输出功率的重新分配,以达到低副瓣设计的目的。接着,设计了基于脊间隙波导的双层和单层定向耦合器、交叉结和不等功分器,完成了低副瓣多波束阵列天线的整体设计。最后,进行了天线实物加工和测试,测试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副瓣电平得到了有效降低,验证了所提出的低副瓣多波束阵列天线的性能。
权钰李想王昊陶诗飞曹建银丁振东
关键词:毫米波多波束低副瓣阵列天线
用馈电校正优化设计双馈点圆极化微带天线被引量:2
2007年
该文提出用馈电校正的方法来改善圆极化天线的轴比性能。通过增加附加并联枝节改变双馈电点处信号幅度和相位的相对分布,抵消高次模辐射和馈电网络寄生辐射的影响,将高次模辐射和寄生辐射都考虑在内,来实现馈电校正。在X波段采用全波一体化优化方法设计出双馈点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该文给出了仿真结果及实测数据。获得的实测结果为:中心频率为10GHz,电压驻波比小于2的带宽为33.85%,圆极化轴比小于3dB的带宽为22.4%。与校正前的结果相比,轴比带宽从16.2%提高到22.4%。
王昊鲁勇方大纲
关键词:微带天线圆极化优化设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