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健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兴隆山土壤资源质量的数值评价
- 1990年
- 本文采用模糊数学和经典数学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兴隆山林区13个主要土属进行了土壤质量的数值评价。结果,林区土壤质量依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碳酸钙、pH、海拔、坡度、土层厚度等指标可划为三级:一级土壤质量高,土壤为中基性和混合岩性淋溶灰褐土;二级土壤质量中等,土壤为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和典型灰褐土;三级土壤质量较低,土壤为粟钙土和石灰性灰褐土。
- 刘谦和李志强刘刚宋宝健
- 关键词:土壤资源
- 兴隆山地貌特征及地貌类型划分被引量:6
- 1990年
- 兴隆山受古构造运动影响,褶皱、断块成山。在强烈差异性新构造运动作用下,大幅度抬升到3,000米以上高度。同时,接受流水等外营力侵蚀、切割,形成现今的石质构造——侵蚀中高山。前山侵蚀强烈,呈齿状起伏;后山夷平面仍有保留,地势较为坦荡。以地貌成因形态为分类依据,可将全山区地貌划分为构造、侵蚀、冰缘、黄土、重力、人工等六个大类及相应的35个类型。提出兴隆山水土保持、山地合理利用及风景资源开发的问题和意见。
- 李志强刘谦和宋宝健刘刚
- 关键词:地貌
-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的形成与分布被引量:3
- 1990年
- 本文研究了由前震旦系和震旦系岩层构成的兴隆山土壤的形成和分布。结果表明:土壤形成及分布与气候、植被和海拔有显著的相互关系。随着海拔高度由2300米到3500米,温度由暖变寒,湿度由干燥到湿润,植被由落叶阔叶林(在2300米~2600米海拔范围)到以阔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2600米~3000米),再过渡到亚高山(3000米~3500米)和高山(>3500米)灌丛草甸,土体淋溶由弱变强,3000米以上土壤风化变成寒冻风化为主,相应的土壤类型依次由石灰性灰褐土和典型灰褐土到淋溶灰褐土,渐变到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到高山草甸土和高山灌丛草甸土,其中淋溶灰褐土面积最大。丰富的兴隆山土壤资源和它们相应的地理要素一起共同构成了黄土高原西部独特的生态环境。
- 刘刚宋宝健刘谦和李志强李峰祁元章
- 关键词:土壤形成土壤分布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