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晶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钟祥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瑞舒伐他汀后处理通过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表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RS)后处理是否可以通过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表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方法使用SD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4h。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5)和RS后处理组(n=15)三组,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肌酸激酶(CK)活性、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中HMGB1的表达水平。结果 RS后处理能明显减少梗死面积(P<0.05)及LDH、CK活性(P均<0.05);明显抑制MDA的升高和SOD的活性(P均<0.05);明显抑制HMGB1的表达(P<0.05)。结论 RS后处理对心肌I/R的保护作用与抑制HMGB1的表达有关。
- 胡晶晶陈小云周伟刘福兴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高迁移率族蛋白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肾交感消融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过度自噬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肾交感神经消融(RSD)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n=6),IR组(n=6)和RSD+IR组(n=6)。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去甲肾上腺素(iNE)浓度和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生化法检测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表达;WB法检测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Ⅱ。结果与SO组比较,IR组中iNE浓度显著增加、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cTnI显著增加,心肌组织MDA表达显著增加,SOD、T-Aoc活性减低,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Ⅱ表达显著增加。与IR组比较,RSD可以显著抑制心肌组织iNE表达、减轻心肌损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增加抗氧化能力、抑制心肌细胞过度自噬。结论RSD是心交感消融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自噬,减轻心肌IR损伤。
- 胡晶晶周伟胡笑容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自噬
- 老年重症肺炎应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讨论临床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应用常规抗生素干预,研究组(n=30)同时结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机支持时间、临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呼吸机支持时间、临床死亡率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可减少APACHEⅡ评分,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改善预后。
- 胡晶晶王奎姚杰
-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低分子肝素抗生素
- 体表心电图引导下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心动过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体表心电图引导下球囊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心动过缓病人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脏临时起搏电极类型不同分为球囊漂浮电极组(41例)和普通电极组(38例),球囊漂浮电极组置入球囊漂浮电极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普通电极组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比较两组起搏成功时间、起搏成功率及留管时间;电极右室心尖部到位率、电极右室流出道到位率及导管脱位率;起搏阈值、起搏感知灵敏度;观察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普通电极组比较,球囊漂浮电极组起搏成功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成功率、留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电极组比较,球囊漂浮电极组导管脱位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阈值、起搏感知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漂浮电极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普通电极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漂浮电极可缩短起搏成功时间且成功率、阈值、感知灵敏度及到位率与普通电极相似,高危病人可采用床旁心电图引导下球囊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
- 胡晶晶周伟彭杰张长江
- 关键词:心动过缓球囊漂浮电极普通电极心脏临时起搏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PCI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患者233例,其中合并糖尿病89例(DM组),未合并糖尿病144例(Non-DM组)。2组均行PCI治疗,治疗后进行基因型测定、血小板活性测定及氯吡格雷抵抗测定。比较2组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PCI预后的影响。结果 CYP2C19基因型共6种(*1/*1)、(*1/*2)、(*1/*3)、(*2/*2)、(*2/*3)和(*3/*3),分别有107例(45.9%)、80例(34.3%)、16例(6.9%)、24例(10.3%)、6例(2.6%)和0例。DM组CYP2C19野生型携带者与突变型携带者无显著差异(44.9%vs.46.5%,x^2=0.056,P=0.82)。DM组中,W亚组与M亚组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抵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Non-DM组中,W亚组与M亚组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抵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DM组的PCI患者预后无显著影响(x^2=0.095,P=0.758);但在Non-DM组PCI患者中,CYP2C19野生型患者临床预后明显优于突变型患者(x^2=11.31,P=0.001)。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PCI预后仅限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影响不显著。
- 胡晶晶陈小云周伟刘福兴
- 关键词:CYP2C19糖尿病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影响桡动脉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TRI)中诱导发生桡动脉痉挛(RAS)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0例行TR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RAS组和非RA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史等基本资料,术中及术后前臂疼痛、桡动脉脉经异常、进入途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桡动脉内径资料;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RAS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480例患者中有162例(33.75%)患者发生RAS,RAS更多发生在女性、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有吸烟史的人群中(P<0.05);RAS组患者的中、重度前臂疼痛及桡动脉内径异常发生比例显著高于非RAS组(P<0.05);同时,RAS组桡动脉直径与导管外径比值及桡动脉直径与身高比值显著低于非RAS组(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性别是RAS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吸烟史、高血脂、桡动脉异常及中、重度前臂疼痛是R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AS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常见并发病症,其中吸烟史、高血脂、桡动脉异常及中、重度前臂疼痛是R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陈晓云黎明江刘复兴胡晶晶周伟田家齐刘波
- 关键词:桡动脉痉挛
- 左心室起搏电极位置对CR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指标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左心室起搏电极位置对CR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钟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120例成功植入CRT-P/D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左心室电极在左前斜45°(LAO 45°)和右前斜30°(RAO 30°)将左心室起搏电极位置分为前壁组(n=47)与后侧壁组(n=73)两组以及基底组(n=45)、中间组(n=50)、心尖组(n=25)三组。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心功能指标、反应性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后侧壁组患者的dQRS、LVEDD、LVESV低于前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侧壁组术后总反应率高于前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基底组、中间组的LVEDD、dQRS低于心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组、中间组的LVEF高于心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组、中间组、心尖组术后6个月总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起搏电极放在左心室后侧壁非心尖区临床疗效更好。
- 胡晶晶周伟彭杰张长江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预后
-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FVC、FEV1和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阻肺伴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升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胡晶晶王奎姚杰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炎肺部感染盐酸氨溴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