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佳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静电纺丝制备g-C_3N_4/C纳米纤维及其可见光降解性能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g-C_3N_4纳米片与聚丙烯腈进行静电复合纺丝,再经预氧化和碳化制得g-C_3N_4/C纳米纤维。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am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分析可见光响应性。研究表明,复合纳米纤维对罗丹明B表现出较好的可见光降解活性,源于无定形相/石墨相混合结构的碳基体能够降低g-C_3N_4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的几率。复合纳米纤维膜在光催化降解搅拌条件下始终能保持完整,经过多次回收和光催化实验,对罗丹明B的光降解率依然较高,表现出较优异的循环利用稳定性。
- 杨佳佳蒋克望林雪梅应宗荣张文文
- 关键词: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可见光光降解
- “一锅法”水热制备CuS/C复合材料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采用三水合硝酸铜为铜源、硫脲为硫源、D-葡萄糖酸钠为络合剂,发展了简单的"一锅法"水热直接一步合成CuS/C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有机元素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研究发现,样品主要由花状CuS球组成,同时含有质量分数约为6%的光滑炭球,CuS球表面分布有花瓣状褶皱,形成的大量孔道有利于离子传输,并增大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研究表明,在1 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719 F·g^(-1),与不加络合剂制备得到的CuS(382 F·g^(-1))相比,比电容显著提高,并且在充放电1000次后比电容保持在80%左右,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赵双生应宗荣杨佳佳凡川
- 关键词:水热硫化铜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
- 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表面浸润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经不同温度预氧化和碳化后得到碳纳米纤维膜(CNFM),通过FTIR、TG、XRD、SEM、RAMAM等表征手段探究了预氧化和碳化过程中纤维膜结构的变化,并考察了不同阶段纤维膜的表面浸润性。研究表明:PAN纤维膜预氧化温度选定在270~290℃范围较为合适;随碳化温度的升高,碳纳米纤维(CNFs)的类石墨层状结构有序化提高,石墨层间距减小;碳化膜的最大接触角可达158.3°±1.0°,表面呈现超疏水性。
- 蒋克望何谦应宗荣刘信东杨佳佳
- 关键词: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预氧化碳化浸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