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明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建湖县植保植检站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稻虱
  • 1篇稻田蜘蛛
  • 1篇优势种
  • 1篇蜘蛛
  • 1篇田间
  • 1篇田间分布
  • 1篇田间分布型
  • 1篇褐稻虱
  • 1篇分布型
  • 1篇捕食
  • 1篇捕食功能
  • 1篇捕食功能反应

机构

  • 2篇建湖县植保植...
  • 1篇江苏省植保站
  • 1篇江苏省植物保...

作者

  • 2篇祁彪
  • 2篇王东明
  • 1篇游树立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昆虫天敌

年份

  • 1篇1990
  • 1篇198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几种蜘蛛对褐稻虱捕食功能反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1990年
稻田三种优势种蜘蛛的捕食功能反应是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并随其本身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成虫的捕食量均大于若虫。在同样条件下,拟环纹狼蛛捕食量最大,粽管巢蛛次之,食虫瘤胸蛛最小。数学模拟的理论值与实验观察值十分接近,经卡平方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描述蜘蛛捕食功能反应的情况。
祁彪祁少莽游树立王东明徐宗敬秦守明
关键词:蜘蛛褐稻虱捕食功能反应
稻田蜘蛛优势种田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1989年
用四种方法测定稻田蜘蛛分布型,结果表现一致。混合种群为潘松分布,趋于正二项分布。四个优势种以草间小黑蛛为潘松分布,食虫瘤胸蛛、粽管巢蛛、拟水狼蛛均为聚集分布。应用Iwao(1971)提出的以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数((?))的关系为基础决定样本数的公式,求得混合种群理论抽样数n=25.6/(?)-1.7,表明随着蜘蛛数量的增加,所需抽样数依次减少。根据Iwao把序贯抽样过程中接受与拒收的两条直线公式,结合当地稻飞虱发生危害情况,建立了序贯抽样检定表,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保护利用稻田蜘蛛等有益生物,是害虫综合治理中必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有必要开展对蜘蛛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祁彪王东明徐宗敬秦守明
关键词:稻田蜘蛛田间分布型优势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