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阳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中山王的理想:兆域图铜版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以中山王■墓椁室出土的兆域图铜版入手,分析陵墓整体的空间布局,复原其从设计到营建的过程。从艺术史角度切入,探寻墓葬设计建造者的希望、追求和最终获得的结果。
- 莫阳
- 关键词:陵墓
- 试论襄阳南朝画像砖墓的营建及图像布局被引量:4
- 2018年
- 南北朝时期襄阳地区集中出现了一批砌筑考究、图像精美的画像砖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方特色。本文主要以襄阳南朝画像砖墓为研究对象,以视觉分析的研究方法讨论其营建特点,并发现画像砖的垒砌与墓葬中图像的布局直接相关。
- 莫阳
- 砖上的“画框”:试论襄阳南朝画像砖墓的年代问题
- 2023年
- 南北朝时期在以襄阳为中心的区域内,集中出现了一批结构精巧、图像丰富的画像砖墓。本文以图像研究的方式,考察这些画像砖的制作程序,从中提取可用于判定年代的关键因素,并对这些墓葬之间的早晚关系做出判断。
- 莫阳
- 关键词:南朝年代学
- 从敦煌“天王决海”题材壁画看毗沙门信仰与于阗之关系
- 2015年
- 本文从敦煌地区带有榜题的壁画入手,探讨与"天王决海"题材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某一题材在某地的出现和流行,通常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反映了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内,文化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情况。本文从"天王决海"这一题材出发,试图从图像流传的角度,把握信仰的变迁,并由此审视唐五代时期区域文化间的交流。
- 莫阳
- 关键词:毗沙门天王
- 狞厉之美 辉熠异域——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之青铜器被引量:2
- 2017年
-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几千年。无数独具中华民族特色和风格的青铜器,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对中国及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何林莫阳
- 关键词:青铜器文物馆藏民族特色文化气息
- 北魏洛阳永宁寺泥塑初探
- 2024年
- 北魏洛阳永宁寺位于北魏都城核心区,是由皇室出资营建的佛教寺院。根据记载,寺内有九级木塔,高百余米,是中古中国最高的建筑。1979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永宁寺遗址进行多次发掘,揭露出寺院遗址及塔基全貌,并获得大量泥塑像残块,为认识北魏时期的佛教建筑和艺术提供了丰富资料。本文从文献入手,还原永宁寺所处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环境,并进一步以风格和技术为手段,探索永宁寺出土泥塑的来源问题。
- 莫阳
- 关键词:北魏
- 有形之手:从物勒工名到中山工匠
- 2017年
- 1974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平山县三汲公社调查一处战国时期古城,并发掘战国墓葬30座、墓上建筑遗迹2处、车马坑2座、杂殉坑1座、葬船坑1座,出土文物19000余件。[1]这一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后的研究普遍认为,这里就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都城与王陵。这批材料后来结集为《(?)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2](以下简称《(?)墓》)和《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3](以下简称《灵寿城》)刊布。
- 莫阳
- 关键词:错金银
- 战国中山国中山三器的再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中山三器包括中山王■鼎、中山王■方壶和[妾子][次虫]蚪盗圆壶,它们是战国中山国的礼器。镌刻于三件器物上的铭文,为研究中山国史和该时期北方诸国间关系,提供了信实可靠的依据。该文从中山三器铭文的内容、书体和对它们的观看三方面入手,分别讨论战国中山国历史、文化来源等问题,并尝试对其使用空间进行初步复原。
- 莫阳
- 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东周墓M1发掘简报被引量:1
- 2023年
-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为配合汉魏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工程,恢复遗址内历史景观道路的风貌,在前期考古勘探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对汉魏洛阳城内城从南至北第三条东西向大道——阊阖门至建春门大道进行了分段式发掘。在内城中大道遗址沿线共布设探沟4条(编号2020CJT1~4).
- 郭晓涛莫阳杜博瑞刘涛郭松波张盈辉(绘图)王铭杰(绘图)李潇檬(绘图)武笑迎(绘图)王向阳张忠朴(摄影)杜博瑞(摄影)莫阳拍(摄影)
- 关键词:东周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