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敬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堆制
  • 2篇循环利用
  • 2篇蚯蚓
  • 2篇废弃物
  • 1篇堆制发酵
  • 1篇畜禽粪
  • 1篇畜禽粪便
  • 1篇循环农业
  • 1篇养鸡
  • 1篇养殖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效益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剂
  • 1篇牛粪
  • 1篇农业
  • 1篇农业固体废弃...
  • 1篇禽粪
  • 1篇中碳
  • 1篇猪场

机构

  • 7篇安徽省农业科...
  • 3篇合肥学院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何成芳
  • 7篇陶敬
  • 6篇朱鸿杰
  • 6篇闫晓明
  • 6篇董雪云
  • 5篇陆钰
  • 4篇郑露露
  • 3篇陈志豪
  • 2篇王荣富
  • 1篇张正旺
  • 1篇张洁

传媒

  • 4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江淮地区苗木林地养鸡的生态效益被引量:4
2016年
选择江淮地区郁闭度为0.5~0.7,林龄为5a的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苗木林地,研究不同鸡养殖密度对林木生长、林下植被生物量以及土壤碳含量的影响,对该林牧共生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适度的林下养殖能促进苗木的生长和林地土壤碳的积累。林下养鸡促进了广玉兰胸径的增长,养殖密度为300只·hm^-2时,对苗木生长的促进最强,胸径增长量较对照组提高37.5%。林下养鸡对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有一定影响,养殖密度为300,450和600只·hm^-2时,林下植被生物量较试验前分别下降22.1%,78.4%和80.4%,林下植被碳储量较试验前分别下降21.7%,63.8%和65.9%。适宜的养殖密度能有效促进土壤总碳和有机碳含量的积累,养殖密度为300只·hm^-2时土壤总碳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40.1%和10.5%。综合分析得出,养殖密度以300只·hm^-2为最佳,能有效促进苗木生长和土壤碳的积累,并控制对林地环境的破坏。
陈志豪闫晓明何成芳朱鸿杰陶敬陆钰
关键词:生态效益
循环农业内涵及典型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在资源和环境阈值的约束下,中国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循环农业对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推动作用尤为重要。为此,特对循环农业内涵、原则及其理论基础进行综合梳理,并基于不同分类原则对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进行总结,以期在现有研究角度和方法的基础上,为循环农业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章甜甜闫晓明郑露露陶敬董雪云何成芳朱鸿杰
关键词:循环农业
农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及循环利用方式被引量:16
2016年
通过对比国外农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状况,分析我国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现状。结合我国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特点以及农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存在的问题,采用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学理论,提出一些关于我国农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的必要措施。
郑露露闫晓明陶敬董雪云陆钰何成芳朱鸿杰
关键词:农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
蚯蚓对牛粪中碳、氮及其他营养物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试验地位于安徽肥东县桂和养牛场,选择6个地块作为消解床,新鲜奶牛粪采用均匀堆垄铺在消解床上。分析了60 d内奶牛粪便自然堆制和蚯蚓堆制2种处理方式的堆制物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蚯蚓粪p H、总碳、有机碳、全氮、全钾含量均低于传统的牛粪自然堆制物,全磷、速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均高于牛粪自然堆制物,蚯蚓粪的速效氮和速效磷占全氮和全磷的百分比均分别逐渐升高。由此认为,与自然堆制相比,牛粪蚯蚓堆制加快了堆制物矿化速率,提高了堆制物速效养分含量。
陆钰张正旺闫晓明王荣富何成芳陶敬陈志豪董雪云
关键词:奶牛粪蚯蚓
一种优质蚯蚓粪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蚯蚓粪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以牛粪和牛粪沼渣为原料,加入稻草和玉米秸秆粉碎物,在获得的混合物中接种EM发酵菌,自然堆制发酵15天,获得蚯蚓培养料,然后再以蚯蚓培养料为蚯蚓养殖基质,按照蚯蚓和蚯蚓培养料...
陆钰闫晓明王荣富何成芳朱鸿杰陶敬陈志豪董雪云郑露露
文献传递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不同阶段猪粪降解效果的研究
2017年
养殖场猪粪的不当处理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研究其降解变化,可以为养殖场粪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恒温培养试验,研究在保育和育肥两个阶段时分别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菌)对新鲜猪粪发酵中的有机质、全磷、全氮、硝态氮及铵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有机质的降解速度和TN、NH_4^+-N转化量。保育阶段,T2、T3处理TN下降了20.3%,NH_4^+-N下降了66.7%,T1处理TN和NH_4^+-N分别下降17.8%和55.7%,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7.3%和50.7%。育肥阶段,接种菌剂的处理NH_4^+-N较培养初期下降了66.7%,对照为50.9%。试验末期,随着铵态氮降低,硝态氮有升高的趋势,大于5 g的复合菌剂添加量对猪粪降解效果不显著(P>0.05),保育期和育肥期猪粪中有机质、全磷、全氮和硝态氮及铵态氮变化趋势一致。研究表明,复合菌剂对猪粪的TN、NH_4^+-N降低作用明显,但是添加量超过一定范围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末期的NO3--N增强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推算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处理的猪粪TN降低20.3%,肥料化利用,氮素循环利用趋于平衡。
朱鸿杰李彩丹何成芳陶敬董雪云
关键词:畜禽粪便微生物菌剂理化特性降解
规模化猪场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及关键技术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应用沼气(厌氧)+A/O处理+三级氧化塘/农田消纳模式对规模化猪场粪污进行处理。该处理模式由4个系统构成,包括废弃物排放控制系统、沼气回收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物质循环利用系统。废弃物排放控制系统通过水泡粪工艺使养猪场污水日排放量减少70%,沼气回收利用系统通过全混式厌氧反应器对粪污中温厌氧发酵产生清洁能源沼气,污水处理系统由A/O池和三级氧化塘处理实现污水无害化,物质循环利用系统充分利用猪场粪渣、沼渣和沼液。年出栏10万头规模化猪场应用该模式,运行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解决规模化猪场区域内部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问题,避免粪污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有望为规模化猪场建立一种实用生态型技术模式。
董雪云陶敬张洁闫晓明陆钰郑露露何成芳朱鸿杰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废弃物循环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